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先秦是百家争鸣的黄金时期,产生了众多的思想家和学派。有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以荀子、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等。
B.孔子是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最深远影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学者。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礼”,他的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仁的基本面是“克己复礼”。
C.孔子积极投身于政治,想要改变天下无道的现实,当时就有人反对他,甚至还有人嘲讽他,但他并不在意这些,还是积极地去做,但最后还是失败了。
D.《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道是宇宙中的终极存在,它创造了万物。道也是一种规律性的东西。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主要记述孔子的言行,内容涉及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文学、教育等各方面,是了解儒家学说最直接、最宝贵的资料。
B.记录墨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墨子》一书,由墨子的弟子整理而成。墨子宣传“非攻”与“兼爱”,其学说与孔子的儒学在战国时期影响极大,与儒学并称为“显学”。
C.道家经典《老子》由老子所著,以其“言道德之意”,所以又称“道德经”。老子,姓李名耳,为道家创始人。
D.道家学派的另一著作《庄子》,是庄周所著,其文语汇丰富,多用寓言,想象丰富,形成一种汪洋恣肆,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独特风格。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论语·八佾》)
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老子·修身》)
【小题1】以上三则材料在个人修养上表现出的共同点是什么?
【小题2】第二、三则中,孔子和老子的观点和表达观点的方式有什么不同之处?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当前题号:3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老子·第二章》)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絮矩之道也。(《大学》)
【小题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
【小题2】依据以上材料,简要概述道家的“圣人”和儒家的“君子”各自的特点。
当前题号:4 | 题型:名著阅读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