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罕弗受玉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①,子罕勿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②,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节选自《左传》)
(注释):①子罕:人名,春秋时代来围的地方官。②玉人;加工玉器的工匠。【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故敢献之_____________ (2)我以不贪为宝_____________
【小题2】对选文划线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两人)都丧失了珍宝,不如让别人拥有这个宝贝。 |
B.(我们两人)都丧失了珍宝,比不上别人有这个宝贝。 |
C.(我们两人)都丧失了珍宝,还不如各人持有自己的宝贝。 |
D.(我们两人)都丧失了珍宝,不像人们有他们的宝贝。 |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寒叔。寒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共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且使遽告于郑。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国之不继,吾其还也。”灭滑而还。
晋原轸曰:“秦违寒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奉不可失,敌不可纵。纵敌,患生;违天,不祥。必伐秦师!”遂发命,遽兴姜戎。子墨衰絰,梁弘御戎,菜駒为右。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崤,获百里孟明視、西乞术、白乙丙以归。文赢请三帅,公许之。先轸朝,问秦囚。公曰:“夫人请之,吾舍之矣。”先轸怒,不顾而唾。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已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曰:“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眚掩大德。”(选自《左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管:管理 |
B.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 市:做买卖 |
C.且使遽告于郑 遽:立即 |
D.郑有备矣,不可冀也 冀:希求 |
A.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 |
B.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 |
C.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日/孤违塞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 |
D.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日/孤违塞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 |
A.驻守在郑国的杞子派人告诉秦穆公,让秦穆公派兵偷袭郑国,自己可以做内应 |
B.秦国老臣蹇叔不赞同劳师袭远的做法,但利令智昏的秦穆公拒绝了蹇叔的意见。 |
C.晋国老臣原轸认为秦穆公贪婪伐郑,是天赐晋国良机,决心截击秦军营救郑国。 |
D.秦穆公虽因贪图疆場之利贸然出师,但失败后能勇于认错,不失为英明的君主。 |
(1)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2)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甲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选自《左传》
乙
昭阳为楚伐魏,覆军杀将得八城。移兵而攻齐。陈轸为齐王使,见昭阳,再拜贺战胜,起而问:“楚之法,覆军杀将,其官爵何也?”昭阳曰:“官为上柱国,爵为上执珪。”陈轸曰:“异贵于此者何也?”曰:“唯令尹耳。”陈轸曰:“令尹贵矣!王非置两令尹也,臣窃为公譬可也。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今君相楚而攻魏,破军杀将得八城,又移兵,欲攻齐,齐畏公甚,公以是为名居足矣,官之上非可重也。战无不胜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后归,犹为蛇足也。”昭阳以为然,解军而去。
——选自《战国策·齐策二》
注释:陈轸,战国时期纵横家、谋士。陈轸凭借口舌之利,为齐国击退楚国大军。【小题1】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
B.敢以烦执事 执事: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 |
C.爵为上执珪 上执珪:楚国最高的爵位 |
D.今君相楚而攻魏 相:做宰相 |
A.未成/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
B.未成/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
C.未成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
D.未成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
A.佚之狐和陈轸都是春秋时期著名的谋士,在国家危难之际,以口舌之利力挽狂澜。 |
B.甲文中的烛之武从国家利益角度陈述利害,使得秦军退兵。 |
C.乙文中的陈轸通过打比方讲故事的方式陈述利害,使得楚将昭阳退兵。 |
D.乙文中的楚将昭阳之所以能被陈轸的言辞打动,是触动了他个人的实际利益。 |
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②王非置两令尹也,臣窃为公譬可也。
③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
A.《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作品,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字逸少,祖籍琅琊临沂,后迁居会稽山阴。王羲之善书法,有“书圣”之称。又因他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 |
B.《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人因此被成为“雨巷诗人”,叶圣陶说《雨巷》是“替新诗的音乐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
C.《烛之武退秦师》选自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左传》,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左传》是对历史著作《春秋》较为详细的叙述。 |
D.《战国策》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主要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作者在记叙历史事件时,有时为了突出谋臣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