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是借景抒情手法的运用。请你用一段散文化的语言来描绘这幅画面。
当前题号:1 | 题型:语言表达 | 难度:0.99
下面一则通知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

关于举办中国传统节日讲座的通知

为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文化,学校将于4月19日在图书馆401室举办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知识讲座,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讲座内容:本次讲座主要牵涉以下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等。

二、讲座嘉宾:本次讲座我们应邀了德高望重的方老师,他将抛砖引玉,以深入浅出的语言,丰富详实的历史材料,为大家带来一顿精神上的文化大餐。

三、其他说明:请各班主任认真组织,期望同学们踊跃参加,准时莅临图书馆,细心聆听方老师的精彩讲座。

学校教务处

2019年4月17日

当前题号:2 | 题型:语言表达 | 难度:0.99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学生会经过调査研究,写出了《我校食堂服务质量调查报告》,提出了很多建议,并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
B.王明给送还失物的人发短信:日前丢失钱包,蒙您及时送回,感激不尽,明天我将于百忙中专程前往致谢,请在家等候。
C.刘菲菲同学写了一则寻物启事:本人昨天不慎将语文书遗失在操场看台上,如有捡到者,请从速交还。
D.看见张老师的儿子和女儿正在一起开心地做智力游戏,她向张老师赞道:“令郎与令爱真是太聪明了!”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鲁迅先生的小说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在思想上从观念批判的高度,对社会时弊和国民的劣根性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它在艺术上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还吸取了外国短篇小说的创作手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鲁迅对小说人物的塑造,最重要的是写出了人的灵魂。他说自己写《阿Q正传》就是要努力“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来”。③__________________,就是把人的最本质、最有个性并且最富有社会意义的性格写出来。
当前题号:4 | 题型:语言表达 | 难度:0.99
下面是有机农产品评定的流程示意图,请把这个示意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字。

当前题号:5 | 题型:语言表达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新闻材料,概括主要内容。要求:不超过30字。

新华社北京10月2日电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的专家日前介绍了一种新兴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步态识别:只看走路的姿态,50米内,眨两下眼睛的时间,摄像头就能准确辨识出特定对象。

自动化研究所副研究员黄永祯介绍,虹膜识别通常需要目标在30厘米以内,人脸识别需在5米以内,而步态识别在超高清摄像头下,识别距离可达50米,识别速度在200毫秒以内。

此外,步态识别无需识别对象主动配合,即便一个人在几十米外带面具背对普通监控摄像头随意走动,步态识别算法也可对其进行身份判断。

步态识别还能完成超大范围人群密度测算,对100米外1000平方米1000人规模进行实时计数。这些技术能广泛应用于安防、公共交通、商业等场景。

当前题号:6 | 题型:语言表达 | 难度:0.99
观察下面的漫画,回答后面的问题。

(1)简要描述漫画的主要内容,要求语言简洁,表述充分。
(2)请根据漫画内容设计一条公益广告语。要求体现漫画的思想内容。
当前题号:7 | 题型:语言表达 | 难度:0.99
下列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杜牧诗歌中虚实的运用和处理微妙复杂,变化无穷。______,善于给读者创造驰骋想象和联想的广阔天地,正是古代诗歌既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又能“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奥秘之所在。
A.善于在人生和自然的千变万化中发现虚与实的辩证关系,善于把握虚实之间相互沟通、交融和转化的契机
B.善于在人生和自然的千变万化中把握虚实之间相互沟通、交融和转化的契机,善于发现虚与实的辩证关系
C.善于把握虚实之间相互沟通交融和转化的契机,善于在人生和自然的千变万化中发现虚与实的辩证关系
D.善于发现虚与实的辩证关系,善于在人生和自然的千变万化中把握虚实之间相互沟通交融和转化的契机
当前题号:8 | 题型:语言表达 | 难度:0.99
张明借的《樊川文集》需要还给图书馆,假如你是图书管理员,请用一段文字向他表述这个流程图,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当前题号:9 | 题型:语言表达 | 难度:0.99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艺术的对象就是自然。就认识观点而言,艺术是自然在人的头脑里的“反映”,是一种意识形态;①______,艺术是人对自然的加工改造,是一种劳动生产,所以艺术有“第二自然”之称。②______?这个问题也就是人为什么要劳动生产的问题。答案很简单,劳动生产是为了适应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并且不断地改善和提高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一切艺术都要有一个创造主体和一个创造对象,因此,③______。人的条件包括艺术家的自然资禀、人生经验和文化教养;物的条件包括社会类型、时代精神、民族特色、社会实况和问题等。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语言表达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