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下面的例句,从所学课本中任选一篇,仿写两个句子。要求:内容相近,形成排比句式。
犹记得悲情万丈的《哈姆莱特》,在复仇里延宕犹疑,成就一个不朽的艺术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书当如此,在阅读中,永远都能感知文化的魅力,带来心灵的涤荡。
当前题号:1 | 题型:语言表达 | 难度:0.99
长句变短句。
曾把母鸡下蛋的啼叫和诗人的歌唱相提并论,说都是“痛苦使然”的尼采的这个家常而生动的比拟恰恰符合中国传统里一个苦痛比快乐更能产生诗歌,好诗主要是不愉快、烦恼或“穷愁”的表现和发泄的流行的意见
当前题号:2 | 题型:语言表达 | 难度:0.99
仿照下面的示例,以“爱,无处不在”为开头,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的修辞手法和句式与示例相同。
美,无处不在。
每一滴水都折射出一个多彩的世界,
每一双眼睛都嵌进一幅斑斓的图画,
每一条小溪都倒映一串迷人的风景。
爱,无处不在。
当前题号:3 | 题型:语言表达 | 难度:0.99
仿照下面语段中划线部分补写句子,与划线句子组成排比句。要求:句子工整,比喻恰当。
困难是什么?对于懒汉,它是不可逾越的高山;对于   ,它是 ;对于 ,它是 。对于弱者,他是不能自拔的深渊;对于有志者,他是丰厚宝贵的财产。
当前题号:4 | 题型:语言表达 | 难度:0.99
仿照“山岚像茶杯上的云烟,颜色越来越浅,你越走越远”,写一句话,要求结构与修辞相似。
当前题号:5 | 题型:语言表达 | 难度:0.99
下面有一副描写《红楼梦》中宝黛初会情景的对联,但顺序已被打乱,请根据原文内容重新排序,使其通顺连贯、对仗工整。要求:使用序号排出上下联,不要抄写文字
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对联:①痴宝玉   ②见过宝哥哥   ③似何处  ④初识欣喜
⑤如梦里    ⑥一见惊疑 ⑦娇黛玉   ⑧重逢林妹妹
上联:
下联:
当前题号:6 | 题型:语言表达 | 难度:0.99
“点赞”为一网络用语,意为对某现象、言论或行动表示赞同、欣赏或支持。阅读下面文字,将话语补充完整,使补充的话语与前一划线句构成排比。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不但是汉语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而且蕴蓄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成为一种长效的民族素质的滋养剂。徜徉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长廊中,我为屈原《湘夫人》所塑造的哀怨与执着的湘水女神点赞;        
当前题号:7 | 题型:语言表达 | 难度:0.99
仿照下面的示例,另选话题,再写两句话,要求比喻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
自卑,是秋冷中随风坠地的黄叶;自信,是冬寒里斗霜傲雪的红梅。
当前题号:8 | 题型:语言表达 | 难度:0.99
仿照下列句子,另选一个学科名作为开头,再写一个结构大致相同的句子。(3分)
示例:语文是一幅意境高远的图画,你尽可以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
当前题号:9 | 题型:语言表达 | 难度:0.99
照下面的示例,以“诗”为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句式和示例相同。(4分)
示例:怀古诗是古城下的一位老者,颓墙、老树,萧索、荒凉,让人叹惋又感怀。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语言表达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