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历来就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界线,俗话说:秦岭南北,人文不同。下列是以秦岭为界线的是
A.0℃等温线 | B.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 |
C.我国人口界限 | D.我国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分界线 |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不包括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小题2】(小题2)图中秦岭﹣淮河一线与下列界限大致一致的是()
①一月0℃等温线
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③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
④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⑤800mm年等降水量线
⑥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小题3】(小题3)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正确的有()
①因地制宜,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
②加强土地保护,防止过度开发利用
③尽量将这些地方开发成耕地,增加粮食产量
④将山坡绿化与发展农业经济相结合,进行生态治理

【小题1】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不包括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A.滇、黔 | B.蜀、渝 | C.秦、晋 | D.新、闽 |
①一月0℃等温线
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③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
④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⑤800mm年等降水量线
⑥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A.①②③④ | B.③④⑤⑥ | C.①④⑤⑥ | D.②③④⑤ |
①因地制宜,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
②加强土地保护,防止过度开发利用
③尽量将这些地方开发成耕地,增加粮食产量
④将山坡绿化与发展农业经济相结合,进行生态治理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读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下图),完成问题

【小题1】图中阴影部分代表的地形区是()
【小题2】下列关于山脉①②的描述,正确的是()

【小题1】图中阴影部分代表的地形区是()
A.内蒙古高原 | B.华北平原 | C.云贵高原 | D.黄土高原 |
A.山脉①是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
B.山脉①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
C.山脉②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
D.山脉②是我国地势第一、二阶梯的分界线 |
与我国南、北方地区分界线大体一致的是
A.1000毫米年降水量线 | B.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
C.800毫米年降水量线 | D.季风区与非季风分界线 |
以下是四个同学外出旅行日记摘录,结合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四个同学的见闻描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小题2】界线A的地理意义,描述正确的是( )
【小题3】界线C的确定,主导因素是( )

【小题1】四个同学的见闻描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①──四季有花常见雨 |
B.②──高寒缺氧植被稀 |
C.③──大漠黄沙驼铃响 |
D.④──青稞美酒锅庄舞 |
A.七月0℃等温线穿过的地方 |
B.800mm年等降水量线穿过的地方 |
C.秦岭--黄河一线穿过的地方 |
D.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
A.位置 | B.地形和地势 |
C.气候 | D.降水 |
图中是中国局部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与甲界线大致吻合的是()
【小题2】(小题2)①②两地区主要农作物搭配正确的是()
【小题3】(小题3)下列四幅景观图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小题1】与甲界线大致吻合的是()
A.1月0℃等温线 |
B.400mm等降水量线 |
C.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
D.亚热带与热带的分界线 |
A.①﹣甘蔗 | B.②﹣油菜 | C.①﹣咖啡 | D.②﹣小麦 |
A.![]() | B.![]() | C.![]() | D.![]() |
受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南、北方地区自然景观差异显著,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是()
【小题2】(小题2)诗句“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下列叙述与其反映的特征最相符的是()
【小题1】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是()
A.黑河﹣腾冲一线 |
B.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
C.秦岭﹣淮河一线 |
D.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一线 |
A.我国夏季普遍高温 |
B.我国南方地区降水比北方多 |
C.我国冬季南北温度差很大 |
D.我国大多数地区雨热同期 |
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上图中甲、乙两大高原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有关甲图中A.B两条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山的东侧是东北平原

【小题1】关于上图中甲、乙两大高原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大高原表面起伏较大,农田以水田为主 |
B.两大高原气候温暖湿润,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
C.甲高原降水丰沛,植被茂密;乙高原降水稀少,沙漠广布 |
D.甲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表形成千沟万壑的特点;乙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
A.A山的东侧是东北平原
A.A山是我国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
B.B山与我国1月0℃等温线大致吻合 |
C.B山是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
下图为“中国地理分区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贝贝旅行回来说:“我去了一个雪山连绵,牦牛成群的地方,还看到了长江、黄河源头的标志。”根据贝贝的描述,请问她去的是图中哪个区域?()
【小题2】下列地理事物,属于图中甲、乙两区域之间的分界线是()
【小题3】下列关于图中虚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小题4】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下列区域与现象搭配不正确是()

【小题1】贝贝旅行回来说:“我去了一个雪山连绵,牦牛成群的地方,还看到了长江、黄河源头的标志。”根据贝贝的描述,请问她去的是图中哪个区域?()
A.丁 | B.丙 | C.乙 | D.甲 |
A.喜马拉雅山脉 | B.秦岭 | C.大兴安岭 | D.南岭 |
A.该线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
B.该线大致是黑龙江省黑河至云南省腾冲的连线 |
C.该线反应了我国人口分布极不均衡 |
D.该线东南部人口少,密度小;西北部人口多,密度大 |
A.甲——划龙舟,吃粽子,馒头为主食,看二人转 |
B.乙——住窑洞,听陕北民歌,看安塞腰鼓 |
C.丙——吃哈密瓜,骑骆驼,看大漠风光 |
D.丁——喝青稞酒、吃酥油茶 |
我国地理分界线较多,其中与“秦岭—淮河一线”大致相吻合的分界线是
A.黑河—腾冲一线 |
B.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
C.1月0℃等温线 |
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