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秦岭南北景观图”,完成下列要求。

【小题1】秦岭以南属于我国的( )。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小题2】秦岭是一条( )走向的山脉。
A. 东-西
B. 东北-西南
C. 南-北
D. 西北-东南
【小题3】下列各项目中属于秦岭以北地区的是( )。
A. 西双版纳雨林
B. 赛龙舟
C. 黑土地
D. 泼水节

【小题1】秦岭以南属于我国的( )。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小题2】秦岭是一条( )走向的山脉。
A. 东-西
B. 东北-西南
C. 南-北
D. 西北-东南
【小题3】下列各项目中属于秦岭以北地区的是( )。
A. 西双版纳雨林
B. 赛龙舟
C. 黑土地
D. 泼水节
我国疆域辽阔,地形、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呈现显著的区域差异。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四大地理区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①区域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
B. ②区域和①③④区域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因素
C. ③区域的主要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
D. ④区域平原面积广大,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
【小题2】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大致和1月份0℃等温线一致 B. 大致和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C. 秦岭山脉的走向是东西走向 D. 此线是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小题1】关于四大地理区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①区域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
B. ②区域和①③④区域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因素
C. ③区域的主要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
D. ④区域平原面积广大,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
【小题2】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大致和1月份0℃等温线一致 B. 大致和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C. 秦岭山脉的走向是东西走向 D. 此线是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2017年春晚分会场,其中桂林分会场为图中数字
【小题2】春晚分会场②是
【小题3】①、②、③三个春晚分会场中,哪个夜幕降临最早
【小题4】图中a、 b、c三条河流,流量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小题5】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甲、乙、丙分别是
【小题6】丙、丁两地区的分界线是
【小题7】此野生动物生活在

【小题8】能够描述丙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诗句是
【小题9】下列三幅景观图,其中反映丁地区的是
材料一:大美中国梦,金鸡报春来。2017年春节联欢晚会秉承“东西南北中、全民大联欢”的创作基调,再次携手四个风格鲜明、各具特色的地区作为春晚分会场,与地处北京的中央电视台一号演播大厅主会场交相辉映,绘就“五地共庆、四海同欢”的美好盛景,营造举国同庆、喜迎除夕的联欢氛围。

材料二: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

【小题1】2017年春晚分会场,其中桂林分会场为图中数字
A.① | B.② | C.③ |
A.我国最大城市 |
B.六朝古都之一 |
C.以“园林”著称城市 |
A.① | B.② | C.③ |
A.a>b>c | B.b>a>c | C.c>b>a |
A.青藏地区、西北地区、南方地区 |
B.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
C.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北方地区 |
A.长江 |
B.0℃等温线 |
C.800mm等降水量线 |

A.甲地区 |
B.乙地区 |
C.丙地区 |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B.清明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
C.春有百花冬有雪,秋有凉风夏有荷 |
A.![]() | B.![]() | C.![]() |
读中国四大区域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划分四大区域的依据
【小题2】图中甲、乙两区域的界线大致是
【小题3】进入四月,有大量油菜花盛开的地区是
【小题4】下列四处的自然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是
【小题1】我国划分四大区域的依据
A.人口密度、经济水平 | B.热量差异、干湿程度 |
C.地形差异、地势高低 | D.综合自然、人文特点 |
A.秦岭—淮河一线 | B.大兴安岭—阴山 |
C.年均温0℃等温线 | D.400mm等年降水量线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驴友”足迹. 天南地北的“驴友”相聚内蒙古,畅谈他们的旅程.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西藏“驴友”:我们的旅程多在第一级阶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 ___________高原(地形区),该地区具有海拔__________,气候寒冷的特点,发现那里的藏民都身穿 ___________,以适应早晚温差的变化。
(2)安徽“驴友”:我们的旅程多在淮河两侧,两侧地理景观差异很大,北侧耕地类型是以 ______为主,主要种植 ______(粮食作物);南侧耕地类型是以 ______为主,主要种植 ______(粮食作物);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______级阶梯上。
(3)内蒙古“驴友”:我们的旅程多在素有“绿色宝库”美称的大兴安岭两侧,在东侧看到土壤肥沃、黑土广布的 ________________(地形区),在西侧领略到了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___________是该地区传统的民居。

(1)西藏“驴友”:我们的旅程多在第一级阶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 ___________高原(地形区),该地区具有海拔__________,气候寒冷的特点,发现那里的藏民都身穿 ___________,以适应早晚温差的变化。
(2)安徽“驴友”:我们的旅程多在淮河两侧,两侧地理景观差异很大,北侧耕地类型是以 ______为主,主要种植 ______(粮食作物);南侧耕地类型是以 ______为主,主要种植 ______(粮食作物);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______级阶梯上。
(3)内蒙古“驴友”:我们的旅程多在素有“绿色宝库”美称的大兴安岭两侧,在东侧看到土壤肥沃、黑土广布的 ________________(地形区),在西侧领略到了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___________是该地区传统的民居。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区域
A . B .
C . D .
(2)A与B的分界线是 岭—— 河。
(3)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降水最丰富的是 ,海拔最高的是 ,气候最干旱的是 ,黄土高原所在的是 。(填字母代号)
(4)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其中,濒临海洋的是: 、 ;属于非季风区的是: 、 。(填字母代号)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区域
A . B .
C . D .
(2)A与B的分界线是 岭—— 河。
(3)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降水最丰富的是 ,海拔最高的是 ,气候最干旱的是 ,黄土高原所在的是 。(填字母代号)
(4)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其中,濒临海洋的是: 、 ;属于非季风区的是: 、 。(填字母代号)
下列属于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的是
A.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
B.1月份0℃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
C.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
D.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