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以下哪个不属于四大地理区域( )
A.南方地区 | B.北方地区 | C.东北地区 | D.青藏地区 |
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
(2)A地区的气候类型______;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_____;农业类型是______农业。
(3)B地区的气候类型_________;耕地类型是______,农作物熟制是_______,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
(4)C地区的气候类型______;耕地类型是_____,农作物熟制是_______,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
(5)D地区的气候类型_______;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_____;农业类型是_____农业;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
(6)在①②两地中,地形以平原为主的是_____,以高原为主的是______。
(7)②③两地中,水土流失严重的是_____,森林资源丰富的是____。
(8)A、B两区的分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_____。B和C两区的分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____。D和其他三个地区分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_____。
(9)图中E______山脉 F_____(山)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
A._______ | B.______ | C._____ | D.______ |
(3)B地区的气候类型_________;耕地类型是______,农作物熟制是_______,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
(4)C地区的气候类型______;耕地类型是_____,农作物熟制是_______,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
(5)D地区的气候类型_______;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_____;农业类型是_____农业;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
(6)在①②两地中,地形以平原为主的是_____,以高原为主的是______。
(7)②③两地中,水土流失严重的是_____,森林资源丰富的是____。
(8)A、B两区的分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_____。B和C两区的分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____。D和其他三个地区分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_____。
(9)图中E______山脉 F_____(山)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甲、乙、丙、丁四个区域分别是 ( )
【小题2】图中甲区域与乙区域之间的分界线是 ( )
【小题3】确定丁区域与甲乙丙三个区域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
【小题4】甲区域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
【小题5】下列气温和降水量图,符合丙地区气候特征的是 ( )
【小题6】符合丁地区农业类型的是( )

【小题1】甲、乙、丙、丁四个区域分别是 ( )
A.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南方地区 |
B.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
C.青藏地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 |
D.南方地区、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
A.秦岭—淮河 | B.昆仑山—祁连山 |
C.大兴安岭—太行山 | D.秦岭—黄河 |
A.气温和降水 | B.海陆位置 | C.地形 | D.纬度位置] |
A.盆地和山地 | B.高原和平原 | C.丘陵和平原 | D.高原和盆地 |
A.![]() | B.![]() |
C.![]() | D.![]() |
A.旱作农业 | B.水田农业 | C.灌溉农业 | D.河谷农业 |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此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在自然景观和人类活动等方面,均有明显的差异。
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界限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的是( )
A.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 |
B.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
C.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
D.地势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 |
A.A地交通运输以陆路运输为主 |
B.B地以水田为主,种植水稻、甘蔗、甜菜 |
C.A地河流冬季结冰,影响了繁忙的水运 |
D.B地屋顶坡度小,墙体高 |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轮廓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对四大地理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小题2】在一场有关四大地理区域的知识竞赛上,因回答错误被淘汰出局的是( )

【小题1】下列对四大地理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所示地区的地形以高原为主 |
B.乙图所示地区的土壤以黄土地为主 |
C.丙图所示地区的植被主要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
D.丁图所示的地区的气候主要特征是湿热 |
A.小刚:甲图所示地区既有辽阔草原,又有雄浑大漠 |
B.小红:乙图所示地区四季常绿,盛产稻米 |
C.小明:丙图所示地区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
D.小兰:丁图所示地区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 |
图示为我国某区域山脉和地形区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

【小题1】我国1月0℃等温线大致通过图中山脉甲,该山脉的名称是( )
【小题2】右图所展现的农业劳动场景,主要分布于左图中的( )

【小题1】我国1月0℃等温线大致通过图中山脉甲,该山脉的名称是( )
A.大兴安岭 | B.秦岭 | C.昆仑山脉 | D.巫山 |
A.①地区 | B.②地区 |
C.③地区 | D.以上说法都不对 |
下面为我国四大地理单元及部分代表性景观照片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照片甲、乙所示景观分别多见于图中的( )
【小题2】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我国南、北方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人文风情,不符合实际的是( )
【小题3】小明同学参加夏令营,乘火车从哈尔滨出发,沿京哈—京广线去广州,其沿途见闻不可信的( )
【小题4】下列地理环境的特点,属于③地区的有( )
①气候温暖湿润 ②耕地以水田为主
③河网密集,水运便利 ④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小题1】照片甲、乙所示景观分别多见于图中的(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① | D.④② |
A.民间体育——南骑马北滑雪 | B.饮食习惯——南米饭北面食 |
C.民居风格——南尖顶北平顶 | D.传统交通——南乘船北骑马 |
A.依次经过的大平原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
B.沿途气温差异巨大,越向南气温越高 |
C.沿途作物的熟制由一年一熟过渡到一年三熟 |
D.沿途耕地利用类型由旱地逐渐过渡到水田 |
①气候温暖湿润 ②耕地以水田为主
③河网密集,水运便利 ④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北方浩瀚,天地辽阔,人间绝色,最美中国。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为 ,试分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黄土高原地表特征为 ;该地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请从土壤和气候两方面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4)黄土高原地区十分重视环境整治与生态重建工作,针对水土流失的状况,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请写出两条治理措施。
(5)北京地理位置优越,读图可知北京的地势特点为
(6)201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阅兵,很多外国高层政要领导人来北京祝贺,这体现北京的主要城市职能之一是全国 中心
(7)北京是一个国际性旅游城市,有众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名声古迹中,请你列举两例
材料一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依据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特点 划分为中国四大区域。
材料二 黄土高原是我国四大高原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
材料三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就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又是现代化大都市,正努力成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
(2)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为 ,试分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黄土高原地表特征为 ;该地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请从土壤和气候两方面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4)黄土高原地区十分重视环境整治与生态重建工作,针对水土流失的状况,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请写出两条治理措施。
(5)北京地理位置优越,读图可知北京的地势特点为
(6)201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阅兵,很多外国高层政要领导人来北京祝贺,这体现北京的主要城市职能之一是全国 中心
(7)北京是一个国际性旅游城市,有众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名声古迹中,请你列举两例
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甲、乙两大区域的分界线大约是
【小题2】下列描述丁区域的是

【小题1】甲、乙两大区域的分界线大约是
A.青藏高原边缘线 | B.秦岭-淮河线 |
C.400mm年等降水量线 | D.二、三阶梯分界线 |
A.林海雪原银装索裹,冰雕晶莹剔透 | B.草原荒漠广布,绿洲瓜果香甜 |
C.鱼米之乡,河湖交错纵横 | D.雪山连绵,牦牛成群河湖交错纵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