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历史事件之间都有内在联系,下列事件中搭配正确的是
A.蒙巴顿方案的出台——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
B.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
C.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马歇尔计划的支持
D.经济全球化——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它与联合国一起成为支撑、协调当今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这里的“它”是指
A.七十七国集团B.上海合作组织C.二十国集团D.世界贸易组织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B.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
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D.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2010年1月,日本《读卖新闻》发表社论:“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要想应对经济危机、气候变化、恐怖主义以及核扩散等全球课题,离不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协调。”这篇社论表明( )
A.日本欲以此树立大国形象,充当全球化的领导者
B.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离不开发展中国家的参与
C.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
D.发展中国家力量增强,是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大海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一条船上。”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必然会导致世界经济走向衰退
B.解决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需要各国的合作
C.当今世界经济联系密切,各国间经贸往来频繁
D.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各地区有巨大的影响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认为: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经济全球化
A.推动了世界贸易日益规范化B.促进了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
C.拉大了穷国与富国间的距离D.有利于国际资源的优化配置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中国人喝着美国的可口可乐,美国人用着韩国人的三星手机,非洲人开着中国的奇瑞汽车……这种现象说明
A.人们生活方式现代化
B.社会物质产品多样化
C.世界经济全球化
D.世界格局多极化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当前,越来越多的沃尔玛、肯得基、麦当劳等跨国公司连锁店落户岳阳城。这种现象反映了
A.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B.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C.生活方式单一化
D.知识经济时代来临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面对欧盟不公正的举措,我们也可以向世界贸易组织提出申诉,其中的一个原因在于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职能是()
A.降低世界各地进口关税水平B.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C.解决各成员国间的贸易争端D.扩充和完善共同市场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有人认为新航路开辟之后全球化己经开始,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里开始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材料说明
A.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B.经济全球化不利于发达国家的发展
C.经济全球化导致世界秩序混乱
D.经济全球化对各国来说均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