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下面两幅图思考:

(1)图A反映了什么事件?图B反映了什么事件?
(2)就事件的性质来看,图A和图B事件有何相同之处?你怎样看待这些事件?
当前题号:1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20世纪初以来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硝烟已经殆尽,却给整个人类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创伤。今天,我们要以史为鉴,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材料一 两次世界大战一览表

名 称

时 间

参战国 家

卷入人口

伤亡人数

经济损失

一 战

4年多

30多个

15亿

0.3亿

3300多亿美元

二 战

6年多

60多个

20亿

0.6亿

4万多亿美元

 

——摘自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上表所示内容说明了什么?两次世界大战都有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作战,分别说出各自对立的集团名称。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战争的长期化,使饱受战乱之苦的各国人民强烈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渴望和平。几乎所有政治家都认为……有必要防止如此巨大的灾难再度发生,于是建立具有政治约束力的国际常设机构的想法应运而生。   

——摘编自吴于廑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请回答: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建立了什么“国际常设机构”?二战后哪一机构代替了此机构。

材料三 一战后,苏俄自动退出了争霸的行列;德国和奥匈帝国战败,已没有资格参加角逐;所剩下的就是美、英、法、意、日五个主要战胜国。它们之间的经济、军事实力又相差甚远,这就要按战后的实力对比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建立战后世界新秩序。

——徐天新,许平、王红生主编《世界通史·现代卷》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战后建立了什么世界新秩序?如何评价这一体系?

材料四 这场革命的爆发是二月革命后一系列事件发展的必然结果,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为了本阶级的利益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人们相信布尔什维克,认为只有推翻无能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工农自己的政权,国家才能有出路。

——摘编自齐世荣 廖学盛《20世纪的历史巨变》

(4)材料工中的“这场革命”指的是哪次革命?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引发这场革命的原因。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曾表示德国“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促使德国调整外交战略,在全球范围内争夺殖民地的历史因素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
C.南北战争D.普法战争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1914年6月28日,一颗仇恨的子弹飞出,积蓄了35年的矛盾决堤了,积压了27年的军火爆炸了,6500万人参加了战争,1537万人被战争的洪水淹没,是一颗子弹杀死了1537万人。”从中可以读到的信息不包括
A.暗杀行为带来极大危害
B."一颗子弹”指萨拉热窝事件,它直接导致一战爆发
C.此事件引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D.这段话描述了凡尔登战役的残酷性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历史事件可以用来说明
1882年5月,德、奥、意签订了《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
1892年,法俄两国缔结军事协定
1904年,英法签订《英法协约》
1907年,英俄签订《英俄协约》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
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根据下图《欧洲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对峙图》,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1)请将下列地点的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三国同盟的核心国B.一战的导火线事件的发生地点
(2)据图指出,相对于三国协约,三国同盟在地理位置分布上有何特点?
当前题号:6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当前题号:7 | 题型:判断题 | 难度:0.99
如下图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两大军事集团示意图。其中由①②⑤所代表的国家组成了(  )
A.同盟国集团B.协约国集团
C.轴心国集团D.反法西斯同盟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大国崛起会面临很多挑战,“修昔底德陷阱”描绘了一个大国崛起的真实困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分析雅典和斯巴达冲突时提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权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多数以战争告终,这就是被后人奉为国际关系“铁律”的“修昔底德陷阱”。这种历史现象近代以来不乏其例,最典型的是20世纪前半叶的德国。

——摘编自沈志华、余伟民《斯大林是怎样掉入“修昔底德陷阱”的》

材料二 战后苏联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在国境周边建立一条“缓冲带”,国境线不断向前推移,发展和控制的共产党国家越来越多。看起来毫无节制的扩张,让苏联自称维护本国安全的说辞变得没有可信度,昔日的盟友产生了巨大的怀疑和防范,最终出现政策的“误判”和对抗。苏联不断参与亚洲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热战中,坐实了对手当初的疑虑。苏联与其对手一同坠入“修昔底德陷阱”。
材料三 面对后冷战时代大国的关系变动,正在崛起的中国客观上形成了对冷战“胜利者”美国的挑战,人们都在谈论会不会出现“新冷战”的局面。中国是否构成新的霸权,是很多人担忧的事情。

——摘编自沈志华、余伟民《斯大林是怎样掉入“修昔底德陷阱”的》

(1)根据材料一的叙述,列举2个让德国落进“修昔底德陷阱”的欧洲“既有的统治霸权”国家。是什么原因促使德国向它们发起挑战?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战后苏联扩张的最初目的是什么?为什么它会掉入“修昔底德陷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为什么会让很多人担忧?
(4)结合上述材料和中国的对外政策,谈谈中国要怎样做才能避开“修昔底德陷阱”。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29—1933年美国失业率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什么造成这种情况,美国罗斯福政府针对这一失业率状况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中期,有人在纽约做了一次民意测验,结果发现,罗斯福总统最受欢迎,他的后面才是上帝,而且上帝票教还远选落后于罗斯福。

——摘自《历史——经济成长历程》(岳藏书社)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总统最受欢迎的原因。
材料三  1913年,当德国全面超越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强国时,德意志战车启动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成为人类历史上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当这个新兴的大国遵循欧洲大国均势原则的时候,它在和平的环境中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成为欧洲第一经济强国;但是,当它试图为自己争取阳光下的地盘而发动战争后,则一败涂地。
(3)根据材料三,说出德国走过的两种不同道路,其结果如何?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