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对世界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关于全球化,学术界并未形成完整理论学说,也未达成完全的共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据材料二,指出“全球化真正开始”的标志。“全球化真正开始”的标志起源于哪一历史事件?
(3)如果说“全球化是中性的”,中国应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
(4)材料四中提到“深重罪孽”“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材料一 全球化的起源
对于“全球化”的起源问题学术界一直没有达成共识,大多数学者认为全球化起源于16世纪。也有人认为全球化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此时第一次出现了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支柱的、真正具有实际影响力的三大国际经济组织,这标志着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已经纳入到全球管辖的范畴,从此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也应运而生。
材料二 经济全球化的历程
有学者把全球化分为六个阶段:
1492—1760年是世界市场形成前的准备阶段。
1760—1870年是资本主义工业化和世界市场的形成阶段。
1870—1914年是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阶段。
1914—1945年是全球化倒退阶段。
1945—1990年是全球化新发展阶段。
冷战结束以来是全球化真正开始阶段。
材料三 经济全球化的性质
经济全球化的性质是什么?它和资本主义是什么关系?学术界对此有三种观点:全球化是中性的;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和资本主义有密切关系。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四 全球性问题
树立“天人合一”思想,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它在给人类带来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令人战栗的深重罪孽,更带给我们深刻的反思。未来我们应该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魏德胜《从系统观的角度审视全球性问题》
(1)材料一中关于“全球化的起源”,形成了哪两种观点?你能用哪一历史事件来印证“大多数学者”的观点。(2)据材料二,指出“全球化真正开始”的标志。“全球化真正开始”的标志起源于哪一历史事件?
(3)如果说“全球化是中性的”,中国应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
(4)材料四中提到“深重罪孽”“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文章称:地图改变世界,是因为地图改变贸易线路,而贸易线路则改变财富流向与世界分工体系。请回答:
(1)举一具体史实说明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地理大发现的重大成果。
(2)新航路开辟后,殖民者在欧洲、非洲和美洲之间进行的贸易被称为什么?它对殖民者有何影响?
(3)拉丁美洲中南部是反抗哪国殖民者的主战场?下图人物所领导的起义有怎样重大的历史作用?
(1)举一具体史实说明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地理大发现的重大成果。
(2)新航路开辟后,殖民者在欧洲、非洲和美洲之间进行的贸易被称为什么?它对殖民者有何影响?
(3)拉丁美洲中南部是反抗哪国殖民者的主战场?下图人物所领导的起义有怎样重大的历史作用?

《全球通史》指出:“公元1500年之后的时代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时代,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这表明新航路开辟( )
A.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B.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
C.世界的商业往来日益密切 | D.世界格局发生了改变 |
如图为1492年开辟的一条新航路示意图,此次航行( )


A.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 | B.打开了绕道非洲南端通往东方的航路 |
C.发现了美洲 | D.到达了印度西海岸 |
在15世纪以前,历史学家所写的已知世界的历史都存在着局限,最明显的是空间知识上的局限。这种情况的打破得益于
A.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 B.历史学家获得更多原始材料 |
C.丝绸之路的开通 | D.东西方历史学家互相交流借鉴 |
欧洲殖民国家将美洲、非洲和亚洲殖民地的马铃薯、玉米、番茄、烟草、茶叶等作物运回欧洲;把欧洲的葡萄酒、啤酒和毛纺织品销往殖民地。这一进程客观上( )
A.增加了殖民地的人口 | B.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
C.丰富了欧洲市场 | D.促进了洲际间交通的发展 |
今天菲律宾的马克塔岛,有一块关于航海家麦哲伦的双面碑。碑文正面记载“当地人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麦哲伦”;碑文背面记载“麦哲伦的船队于1522年返抵西班牙,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据材料可知麦哲伦
①是第一个真正到达东方印度的航海家 ②船队的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
③被杀是因为菲律宾人认为他是殖民入侵者 ④航海得到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①是第一个真正到达东方印度的航海家 ②船队的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
③被杀是因为菲律宾人认为他是殖民入侵者 ④航海得到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建立通往亚洲的商路是比寻找新土地和资源更为诱人的事,但是,倘使没有先进的造船工艺和导航技术,即使最强烈的动机也无法使欧洲航海者完成他们的探险。”材料强调的是( )
A.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 | B.新航路开辟的社会根源 |
C.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 | D.新航路开辟的积极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