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经济的发展是西欧迈向近代社会的经济根源。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封建庄园逐渐流行开来。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农民逐渐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租地农场里的“农业工人”与租地农场主之间是什么关系?这种关系的实质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欧洲“前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特点。13—14世纪欧洲生产领域出现了“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经营方式”,这种变化对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一 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封建庄园逐渐流行开来。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
——摘自部编版九上历史教材
材料二 农民逐渐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土地集中成为趋势,14世纪后一些富裕农民通过多种方式建立了租地农场。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摘自部编版九上历史教材
材料三 从欧洲的经济发展史来看,直到中世纪的晚期,新的生产方式,如手工工场,逐渐得到了发展,商业资本也因此得到了迅猛发展。这在西方史学家眼中,被称为“前工业革命”的资本主义。这些东西在我国历史上也有,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萌芽”。——孟彦弘《中国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欧洲庄园的主人和劳动者分别是谁?中世纪西欧庄园的性质是什么?(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农民逐渐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租地农场里的“农业工人”与租地农场主之间是什么关系?这种关系的实质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欧洲“前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特点。13—14世纪欧洲生产领域出现了“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经营方式”,这种变化对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中世纪的西欧是由一个从封建制度确立到鼎盛,再到向资本主义变化的动态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材料一中,你认为“封君”与“封臣”这种关系有什么意义?
(2)材料二中,你可以提取哪些有效的历史信息?
(3)材料一、二中,体现了中世纪西欧哪些封建性质的组织形式?
(4)材料三中,中世纪城市的自治是以何种形式得到确认的?这些“城市”获得了哪些自由和特权?
(5)材料四中,在当时的农村出现的这种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是什么?你如何评价这种方式?
材料一 各个阶层的封君封臣的关系一旦形成,双方就有了封建的权利和义务。封君要确保封臣……土地财产的享有;人身安全;社会荣誉等。封臣……其一是提供军役,其二即给予封君“协助金”以示资助。其三是“劝告”与作证。
——摘编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
材料二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 特许状授予城市居民各种特权,是为了使市民们更好地从事商业交易,这些权利主要包括:市民可以在城市里自由活动,这是市民享有的个人自由;市民可以随时向城市法庭提出诉讼请求和控告,这是司法自由;市民可以控制自己的财产,并随便处置它们,这是承认城市市民财产私有制。
——冯正好《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特许状》
材料四 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马克思
请回答:(1)材料一中,你认为“封君”与“封臣”这种关系有什么意义?
(2)材料二中,你可以提取哪些有效的历史信息?
(3)材料一、二中,体现了中世纪西欧哪些封建性质的组织形式?
(4)材料三中,中世纪城市的自治是以何种形式得到确认的?这些“城市”获得了哪些自由和特权?
(5)材料四中,在当时的农村出现的这种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是什么?你如何评价这种方式?
“据统计,16世纪,英国贵族(庄园领主)从他出租的土地所得租金与同一块土地承租者(租地农场主)用农场经营所得收入的比是1:10。”材料主要是反映了
A.庄园领主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
B.英国的租地农场出现得最早,也最为典型 |
C.出现从分散的手工工场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 |
D.租地农场主成为农业工人劳动的实际剥削者 |
下列表述符合西欧中世纪庄园法庭情况的是
A.道格拉斯和格里芬是庄园的专职法官 |
B.琼斯家的前面是新建的庄园法庭 |
C.佃户莱尔顿因未按规定缴纳足额的租税而受到起诉 |
D.法庭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手段是将违法者逐出法庭 |
11世纪以来,西欧许多的地区,劳役被固定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农奴不再为领主提供劳役的合法途径是
A.逃离庄园 | B.缴纳迁徙税 |
C.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 | D.自发垦殖成为新的领主 |
13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庄园法庭的每个案例都会被记录下来 |
B.庄园法庭惩罚违法行为的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 |
C.主持庄园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 |
D.庄园法庭维护了庄园领主的利益 |
西欧中世纪乡村典型的组织形式是庄园,张明同学的学习笔记与史实不符合的是
A.9世纪开始,大约11世纪遍布欧洲各地 | B.庄园可耕地的1/3到1/2属于直领地 |
C.佃户通过耕种“直领地”获得“份地” | D.佃户不能参与庄园法庭案件的审理 |
下列对西欧封建庄园的农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庄园的大部分土地租给农奴耕种 |
B.农奴要向领主缴纳租税,并为其服劳役 |
C.农奴终年劳累,常用怠工和逃亡等方法发泄不满 |
D.农奴有人身自由,可以自由地做一切事情 |
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下列关于西欧庄园表述,正确的有
①9世纪流行,11世纪遍布各地 ②庄园里的经济是自给自足
③领主可以随意没收佃户的份地 ④庄园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①9世纪流行,11世纪遍布各地 ②庄园里的经济是自给自足
③领主可以随意没收佃户的份地 ④庄园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罚款20先令。从13世纪的西欧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可知
①佃户因侵犯了领主的权益而受罚 ②庄园法庭判依据是习惯法或村法
③领主可以凭借庄园法庭奴役佃户 ④佃户不能利用法庭维护自己权益
①佃户因侵犯了领主的权益而受罚 ②庄园法庭判依据是习惯法或村法
③领主可以凭借庄园法庭奴役佃户 ④佃户不能利用法庭维护自己权益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