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历史

题干

商品经济的发展是西欧迈向近代社会的经济根源。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封建庄园逐渐流行开来。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

——摘自部编版九上历史教材

材料二 农民逐渐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土地集中成为趋势,14世纪后一些富裕农民通过多种方式建立了租地农场。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

——摘自部编版九上历史教材

材料三 从欧洲的经济发展史来看,直到中世纪的晚期,新的生产方式,如手工工场,逐渐得到了发展,商业资本也因此得到了迅猛发展。这在西方史学家眼中,被称为“前工业革命”的资本主义。这些东西在我国历史上也有,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萌芽”。

——孟彦弘《中国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欧洲庄园的主人和劳动者分别是谁?中世纪西欧庄园的性质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农民逐渐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租地农场里的“农业工人”与租地农场主之间是什么关系?这种关系的实质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欧洲“前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特点。13—14世纪欧洲生产领域出现了“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经营方式”,这种变化对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20-04-06 05:47: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到12世纪,劳作者阶层不仅包括农民,也包括数量日益增长的商人、工匠、手工业者和医生、律师 等充斥于欧洲日益兴盛的城市之中的职业人员。城市劳动人口的增长促进了城镇的发展,他们的管辖权力和中世纪的政治秩序框架显得格格不入。由于领主们手中有军事权力,他们能够控制小的城镇并征收赋税,随着市镇的发展,城市人口也逐渐增多,发展到足以抵制贵族的要求并自己支配城市事务的地步。富庶城 镇的市民要求领主颁给他们免除政治义务的特许状,允许他们自己管理城市的事务。城市自主权的获得推 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13 世纪,城市中的手工工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它们有固定的产品质量标准,主动采用新的生产技术,同类型的手工工场形成价格联盟,以维持和市场之间的供需平衡。资本主义经济正 是在这一过程中于欧洲城市落户生根。

——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以下表述是以上信息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填)“正确”:违背了以上信息所表达的意思,请 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填)“错误”;是上以上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填)“未涉及”。
(1)12 世纪的劳动者阶层包括农民、商人、工匠、手工业者、医生、律师等。( )
(2)中世纪城市政治秩序框架的建立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
(3)获得自主权的城市免除对领主的政治义务,自己管理城市事务。( )
(4)租地农场与手工工场都是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组织形式。( )
(5)城市人口的增多,手工工场的发展共同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 )

同类题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基督教会和西方资产阶级学者认定耶稣是基督教的创始者,他们的主要依据是《新约》,圣经的传说,但这些传说多是互相矛盾的神话。《新约全书》有一个形成过程,其中各篇作品并非出于一人之手,也不是同一时期的作品,而且在流传和编订过程中,经过多人之手增删更改,加工润色,最后才汇集成书。记载耶稣故事的各种《福音书》,是基督教产生以后很久才陆续出现的。当时,初期的基督教会从犹太教逐渐分离出来,基督教内部又宗派林立,互相进行激烈的斗争。在斗争中,各教派根据各自的政治需要编写《福音书》,按照各自的观点来描绘救世主耶稣的形象。

——《基督教二千年》P10

材料二  1073年当上教皇的格列高利七世公开宣布,尔后主教由他亲自指派。国王亨利四世的回应是:将来这个职位继续由“朕”安排。皇帝态度强硬,教皇于是开除了他的教籍。这场争执继续僵持多年,最后终于取得折中:皇帝可以就主教人选施展若干影响力,但实际赐予主教权杖并为他们圣袍加身的,必须是教皇本人。这两大权力中心为了互斗,宁可把自己在国内的权威当成交易拱手让人,结果,地方权力不减反增,小虾米变成了自治体,根本不把他们的君王放在眼里。

——《极简欧洲史》约翰·赫斯特著P171

材料三  15世纪初,亨利王子从西非沿岸南下,教皇任命他为骑士团长,该骑士团拨出大量钱财供他用于在西非传教。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往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
材料四 西欧的殖民扩张给整个世界带来了极大的改变。欧洲白人大量渗入南非和美洲。美洲土著和印第安人在欧洲白人的侵略和屠杀中大量死去,非洲黑人又被大量贩卖到美洲。欧印混合种人、黑白混合种人随之而生。

——杨和平《世界近代史教学内容研究二题》

(1)请根据材料一回答,基督教是由耶稣创立的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2)材料二反映中世纪的欧洲出现了什么问题?
(3)根据材料三分析,这些探险家们的精神动力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分析,西欧的殖民扩张给世界带来了哪一方面的改变?

同类题4

中世纪的西欧是由一个从封建制度确立到鼎盛,再到向资本主义变化的动态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各个阶层的封君封臣的关系一旦形成,双方就有了封建的权利和义务。封君要确保封臣……土地财产的享有;人身安全;社会荣誉等。封臣……其一是提供军役,其二即给予封君“协助金”以示资助。其三是“劝告”与作证。

——摘编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

材料二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  特许状授予城市居民各种特权,是为了使市民们更好地从事商业交易,这些权利主要包括:市民可以在城市里自由活动,这是市民享有的个人自由;市民可以随时向城市法庭提出诉讼请求和控告,这是司法自由;市民可以控制自己的财产,并随便处置它们,这是承认城市市民财产私有制。

——冯正好《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特许状》

材料四  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马克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你认为“封君”与“封臣”这种关系有什么意义?
(2)材料二中,你可以提取哪些有效的历史信息?
(3)材料一、二中,体现了中世纪西欧哪些封建性质的组织形式?
(4)材料三中,中世纪城市的自治是以何种形式得到确认的?这些“城市”获得了哪些自由和特权?
(5)材料四中,在当时的农村出现的这种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是什么?你如何评价这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