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我的信义宣誓,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待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伯爵。”这一仪式应出现于
A.古代印度河流域B.中世纪的欧洲C.封建社会的日本D.古代两河流域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改变以往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办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这场改革使得
A.雅利安人大举入侵B.罗马教廷权力至高无上
C.封建等级制度形成D.法兰克王国一分为三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某些国家和地区,流行着一条常规:“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此语反映的是哪一地区的制度
A.古代两河流域B.古代印度河流域C.封建时代的欧洲D.封建时代的日本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日耳曼人建立的王国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是
A.查理曼B.屋大维C.凯撒D.克洛维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中世纪的西欧是由一个从封建制度确立到鼎盛,再到向资本主义变化的动态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各个阶层的封君封臣的关系一旦形成,双方就有了封建的权利和义务。封君要确保封臣……土地财产的享有;人身安全;社会荣誉等。封臣……其一是提供军役,其二即给予封君“协助金”以示资助。其三是“劝告”与作证。

——摘编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

材料二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  特许状授予城市居民各种特权,是为了使市民们更好地从事商业交易,这些权利主要包括:市民可以在城市里自由活动,这是市民享有的个人自由;市民可以随时向城市法庭提出诉讼请求和控告,这是司法自由;市民可以控制自己的财产,并随便处置它们,这是承认城市市民财产私有制。

——冯正好《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特许状》

材料四  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马克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你认为“封君”与“封臣”这种关系有什么意义?
(2)材料二中,你可以提取哪些有效的历史信息?
(3)材料一、二中,体现了中世纪西欧哪些封建性质的组织形式?
(4)材料三中,中世纪城市的自治是以何种形式得到确认的?这些“城市”获得了哪些自由和特权?
(5)材料四中,在当时的农村出现的这种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是什么?你如何评价这种方式?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改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在谁主政改革期间,雅典达到全盛?怎样评价改革后高度发展的雅典民主政治?
(2)7世纪中期,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一系列改革,是谁主导了这场改革?改革的名称是什么?在政治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改革对日本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3)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改革,形成了以什么为纽带的封建制度?在这种制度之下,封君和封臣形成一种怎样的依附关系?
当前题号:6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依据知识卡片所列内容,判断卡片中的“他”指的是
A.伯利克里B.亚历山大C.屋大维D.查理曼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同学们在进行自主学习时查阅了以下内容,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A.古希腊罗马文化B.拜占庭帝国的兴衰
C.中世纪的欧洲D.跨入近代社会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一个拥有几个封臣的封君本人也许就是更高一级封君的封臣,而更高一级封君又是一个更大关系网络中的封君手下的一名封臣。”与这一现象有关的是( )
A.大化改新B.西欧封建等级制度C.罗马教廷的统治D.西欧城市重新兴起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臣服礼、授职礼,领主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对材料信息解释错误的是
A.领主与附庸之间有严格等级性B.领主与附庸之间权利义务分离
C.附庸必须向领主提供兵役服务D.领主不能任意侵害附庸的荣誉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