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题)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某班同学以“改革”为主题展开探究性学习。
(制度更新)
(1)改革能够实现社会制度的更新。请举例十九世纪中期世界历史上的两次改变了社会性质的重要改革。请你回答出其中的一次改革的内容。
(自我调整)
(2)改革能够削弱由现有制度的缺陷带来的危害。为了应对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弊端所导致的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是如何应对的?对其他国家的发展有何借鉴意义?
(不断探索)
(3)中国的改革是在探索中前进的,哪一理论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包括哪些重要组成部分?
(4)综上所述,中国要全面深化改革可以借鉴哪些成功的经验?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某校八年级(1)班的历史课外活动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也参与进来,和他们一起完成。
任务一(理论创新——开辟特色道路)
时间
会议
内容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1982年
 
中共十三大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7年
中共十三大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坚持以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992年

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1997年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上表反映了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请将表格空缺部分补充完整,并简述这一理论的历史地位。
任务二(人物评价——感悟丰功伟绩)
(2)下面是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对邓小平的评价。想想看,邓小平得到如此赞誉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邓小平。

——乔治·布什

任务三(形成成果完善理论体系)
(3)在下面***代表大会上分别确立了哪些党的指导思想?

任务四(总结提升——归纳共性特征)
(4)试归纳上述***的理论成果的共同点。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实践中逐步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成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结合所学回答:
(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什么时间召开的?确立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2)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目标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又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
(4)为什么要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当前题号:3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他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
材料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1)材料一中的中国道路被称为“不同于西方民主国家”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是什么?其开创者是谁?你怎样看待这个开创者?
(2)材料二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发展的哪一重要成果?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什么?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如图是历史学习的提纲。复习的主题是
A.建国后农村政策的新变化B.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C.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D.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新成就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