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古往今来,贫困问题一直是世界面临的最尖锐的社会问题之一。世界各国为此都进行了很多的尝试和探索。
材料一  1978年11月,安徽小岗村农民自发搞起包产到户,这一做法很快在安徽其他地方铺开。1979年春,马啸公社浪广和方家两个大队的干部群众眼见毗邻的安徽贫困山村实行包产到户后面貌大变,也开始效仿。当年,这两个大队农民的粮食产量和经济收入均实现翻番。
(1)据材料一,指出农村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具体做法是什么?这一做法为什么会得到迅速推广?根据材料及所学指出这种做法产生的积极作用有哪些?
(2)根据材料及所学,归纳概括改革开放40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和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相同点是
A.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深化改革开放
C.巩固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D.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工厂为世界制造,世界工厂因创新而不断变迁;创新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不竭动力。
材料一 工业革命与世界工厂的变迁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末
20世纪中期(二战以后)
20世纪末
工业革命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世界工厂
英国
美国
日本
 
特点
制造中心科技中心贸易中心
制造中心科技中心
制造中心
分散化
 

——摘自孙林岩《全球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发展》

材料二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美国抛弃了英国模式,转向重工业发展……凭借其在科学技术上的领先,以及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上无法比拟的优势,成为了新的“世界工厂”。

——周斌、李水凤《中国:做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

材料三 中国商品充斥于世界各个角落,以至于有“离开中国,世界就无法生活”的说法……但是中国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品牌、市场网络、管理诀窍还在欧美日等跨国公司手中,这就出现了“中国发展,外国赚钱”的局面,利润流向国外。一个公认的事实是,中国的制造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

——摘自陶金珏《当代中国世界工厂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一,“世界工厂”的产生起源于哪一历史事件?并概括能成为“世界工厂”国家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美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离开中国,世界就无法生活”说明了什么?如何才能改变“中国发展,外国赚钱”的现状?
(4)综上所述,从“世界工厂”的变迁中,我们可借鉴的主要经验是什么?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