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损失。”不能论证上述结论的史实是
A.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
B.批斗干部知识分子,民主与法制受到践踏
C.林彪集团阴谋策动反革命政变
D.粉碎“四人帮”集团,结束“文化大革命”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悟空跳山没跳过,他说山中有妖魔。大山一听哈哈笑,这是社员炼的铁。”“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些诗歌反映的史实是
A.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B.大跃进运动
C.工厂停产“闹革命”D.人民公社运动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明明集邮册里有一张珍贵的邮票(如下图)该邮票产生的时代应是
A.建国初期B.“三大改造”时期C.“大跃进”时代D.“文革”时期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下图表现的场景“农民积极报名入社(1955年)”。这里的“社”是
A.农业互助组B.农业生产合作社C.手工业生产合作社D.人民公社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提出“人制定宪法”:劳动人民参与立宪,把他们认为应该如何管理国家的意见集中起来,上升为国家意志。实践这一思想的会议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选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发人深省的往事)

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纷纷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

(1)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是什么?它给我们留下什么历史教训?
(回味无穷的话语)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明权属于农民。”“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

——《邓小平文选》

(2)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中国农村的改革”指的是什么?
(3)请举出一个1980年建立的经济特区并说说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鼓舞人心的数据)
时间
国内生产总值
工业增加值
粮食产量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78年
3642亿元
1607亿元
30477万吨
343元
2007年
246619亿元
107367亿元
50150万吨
13786元
 
(4)以上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   )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八大D.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图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的某一历史事件, 关于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1956年公私经济成分比例情况
A.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B.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C.为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建国以来我国在经济体制建设的道路上进行不懈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一1953~1957主要国家工业总产值

表二1952~1957年中国主要产品产量简表年平均增长速度(%)

——摘编自《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和《***的九十年》

(1)据材料一两表概括指出,这一时期我国工业生产所呈现的特点有哪些?形成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材料二  1980~2016年深圳市生产总值

(2)从材料二的图中反映出深圳经济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出现这种发展趋势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就经济方面来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这就造就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4年)

(3)据材料三指出,打破僵化模式的关键是什么?概括说明要实现这一关键目标必须解决好哪些问题?
材料四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化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1993年《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4)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是要发挥哪一经济手段的作用?为保证这一体制的社会主义性质,对所有制提出了什么要求?
(5)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建国后我国经济体制发展所呈现的趋势?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但仍然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的科技成就的是
①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②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③我国首先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岛素
④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