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图表现的场景“农民积极报名入社(1955年)”。这里的“社”是
A.农业互助组B.农业生产合作社C.手工业生产合作社D.人民公社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提出“人制定宪法”:劳动人民参与立宪,把他们认为应该如何管理国家的意见集中起来,上升为国家意志。实践这一思想的会议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图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的某一历史事件, 关于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1956年公私经济成分比例情况
A.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B.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C.为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建国以来我国在经济体制建设的道路上进行不懈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一1953~1957主要国家工业总产值

表二1952~1957年中国主要产品产量简表年平均增长速度(%)

——摘编自《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和《***的九十年》

(1)据材料一两表概括指出,这一时期我国工业生产所呈现的特点有哪些?形成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材料二  1980~2016年深圳市生产总值

(2)从材料二的图中反映出深圳经济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出现这种发展趋势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就经济方面来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这就造就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4年)

(3)据材料三指出,打破僵化模式的关键是什么?概括说明要实现这一关键目标必须解决好哪些问题?
材料四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化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1993年《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4)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是要发挥哪一经济手段的作用?为保证这一体制的社会主义性质,对所有制提出了什么要求?
(5)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建国后我国经济体制发展所呈现的趋势?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1953—1957年的“一五”计划的特点是
A.工业门类齐全B.优先发展重工业
C.地区分布均衡D.工业技术领先世界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其实是一场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的社会整合运动,这场运动成功实现了对小农经济的有效整合,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该“运动”的第二阶段是(  )
A.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B.全行业公私合营   C.农业互助组   D.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这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通过和平方式并采取有偿办法对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实行国有化,在一定年限内让资本家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得一部分利润的政策。这种政策是(  )
A.股份分红政策 B.廉价收购政策 C.和平赎买政策 D.无偿没收政策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阶级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一“基本国情”开始于(  )
A.***的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北京同仁堂是全国中药行业中著名的老字号,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1954年,经营该品牌老店的经理乐松生响应号召,把该店交给了国家。这一行为发生的时代背景是(  )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B.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
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新中国的成立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