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史
- 繁盛一时的隋朝
-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 唐朝的经济与社会风貌
- 科举制的创立与发展
- + 唐朝时期的民族关系
- 唐朝时期的民族关系及特点
- 唐朝时期的中外交往
- 隋唐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 中国近代史
- 中国现代史
- 世界古代史
- 世界近代史
- 世界现代史
唐朝时期,汉族与少数民族加强联系的方式有
①唐朝册封少数民族首领
②唐朝与少数民族政权通婚
③中原政权在边疆设立管辖机构
④汉族与少数民族进行贸易往来
①唐朝册封少数民族首领
②唐朝与少数民族政权通婚
③中原政权在边疆设立管辖机构
④汉族与少数民族进行贸易往来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下列史实中能够说明“唐蕃一家”的是
A.文成公主入藏 |
B.唐太宗设立管理西域的机构 |
C.唐玄宗册封回鹘首领 |
D.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 |
对外交往有利于文明互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学研究者按照史料的呈现方式通常将史料分为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等。下图壁画展现了三名唐朝官员(左)在接见外国使节的场景。他们在向唐朝的代表表达敬意。

(1)根据材料回答,材料一中的壁画属于什么类型的史料?从中我们能够了解到唐朝哪一方面的历史?
材料二:唐朝时,中日交流频繁。日本派遣十几批使节把唐朝的先进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等传回日本。在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扬州大明寺的一位高僧接受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2)根据材料二回答日本派遣使节来唐朝的目的是什么?材料中的高僧是谁?
材料三: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他遍访天竺名寺,研习佛法。10多年后,他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3)材料三中的“他”是谁?他为研究中外交流史留下的珍贵文献叫什么?
(4)以上材料反映了唐朝外交的典型特点是什么?
吐蕃是我国藏族的祖先。唐朝时,唐蕃关系友好,历经了1200多年的唐蕃会盟碑至今依然屹立在拉萨大昭寺门前。以下人物中,为唐蕃和睦作出重要贡献的是
A.鉴真 |
B.玄奘 |
C.文成公主 |
D.元昊 |
某历史兴趣小组收集了松赞干布、文成公主《步辇图》唐蕃会盟碑的文物图片在班内进行了一次展览。据此判断,这次展览主要反映
A.唐与靺鞨的关系 |
B.唐与吐蕃的关系 |
C.唐与回纥的关系 |
D.唐与南诏的关系 |
贞观十五年,吐蕃的一位赞普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题中的“赞普”和“公主”指的是
A.尺带珠丹和文成公主 |
B.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
C.尺带珠丹和金城公主 |
D.松赞干布和金城公主 |
唐太宗说:“其(夷狄)情与中夏不殊……四海可使如一家。”下列史实中,与唐太宗直接相关并体现上述观念的是
A.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 B.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 |
C.设置驻藏大臣管理西藏 | D.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