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任命善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于决断的杜如晦做宰相,说明唐太宗(  )
A.广纳贤才,知人善任B.重视农业,发展生产
C.开明开放,海纳百川D.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某皇帝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在治国过程中轻徭薄赋,广纳贤才,虚心纳谏,开创了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盛世局面,史称(  )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有人说:“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得出这个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武则天(  )
A.改国号为周B.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C.修订法律,废除酷刑苛法D.减轻人民负担,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上述诗句真实地反映了
A.隋朝的疆域辽阔
B.唐朝民族关系和睦
C.唐朝对外交流广泛
D.唐朝盛世辉煌景象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隋朝于公元六世纪末高调登场,却又匆忙谢幕。在历史的长河中书写了一段宛若昙花绽放般短暂的辉煌。《昙花王朝——隋帝国的短暂与辉煌》一书(如下图)详细介绍了这一段历史。书中不应出现的内容是(    )
A.重新统一全国B.创设科举制C.出现“开元盛世”D.开凿大运河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唐太宗吸取了隋亡的教训,励精图治,在位期间出现了清明的统治时期,史称
A.开元盛世B.文景之治C.光武中兴D.贞观之治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内奸,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  )
A.七国之乱B.唐太宗对突厥出兵
C.八国之乱D.安史之乱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关于这一时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它们是唐朝末年以来藩镇割据的延续B.北方政局相对稳定,经济有一定发展
C.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D.政权分立,但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唐朝末年领导农民起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的是
A.陈胜
B.黄巢
C.项羽
D.吴广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果把“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B.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