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强准备以隋唐时期的历史内容为素材,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你认为下列切入点可供其选择的是( )
A.民族大汇聚B.社会大变革C.繁荣与开放D.政权分立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文物是指历代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价值的物质遗存。下面图片体现的主题是( )
A.清朝的建筑风格B.唐代的对外交往C.明朝的建筑成就D.明朝的对外交往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果把“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  )
A.国家的产生和统一B.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据下图,玄奘西行的目的地是
A.吐蕃
B.波斯
C.大食
D.天竺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对外交往有利于文明互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学研究者按照史料的呈现方式通常将史料分为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等。下图壁画展现了三名唐朝官员(左)在接见外国使节的场景。他们在向唐朝的代表表达敬意。


(1)根据材料回答,材料一中的壁画属于什么类型的史料?从中我们能够了解到唐朝哪一方面的历史?

材料二:唐朝时,中日交流频繁。日本派遣十几批使节把唐朝的先进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等传回日本。在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扬州大明寺的一位高僧接受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2)根据材料二回答日本派遣使节来唐朝的目的是什么?材料中的高僧是谁?

材料三: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他遍访天竺名寺,研习佛法。10多年后,他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3)材料三中的“他”是谁?他为研究中外交流史留下的珍贵文献叫什么?

(4)以上材料反映了唐朝外交的典型特点是什么?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吐蕃是我国藏族的祖先。唐朝时,唐蕃关系友好,历经了1200多年的唐蕃会盟碑至今依然屹立在拉萨大昭寺门前。以下人物中,为唐蕃和睦作出重要贡献的是
A.鉴真
B.玄奘
C.文成公主
D.元昊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时期,农业生产工具不断改进(如下图)。


(1)请写出材料一中生产工具的名称。

材料二:下图为《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吐蕃求婚使者的场景。

 

(2)材料中的“吐蕃”是今天哪一少数民族?唐太宗将哪位公主嫁到了吐蕃?

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昔》

(3)杜甫的诗描写了唐朝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这一盛世景象历史上称之为什么?出现在哪位皇帝统治时期?

材料四:唐都长安的城市规划井然有序,城中的东市、西市是主要的商业区;城内所建100多个坊是居民区,居住人口达百万。长安城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商业繁荣。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4)根据材料四回答唐都长安的地位如何?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某历史兴趣小组收集了松赞干布、文成公主《步辇图》唐蕃会盟碑的文物图片在班内进行了一次展览。据此判断,这次展览主要反映
A.唐与靺鞨的关系
B.唐与吐蕃的关系
C.唐与回纥的关系
D.唐与南诏的关系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唐朝的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吐蕃人是今天哪一民族的祖先(  )
A.满族
B.维吾尔族
C.藏族
D.白族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