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史
- 秦朝的兴衰
- + 大一统的汉朝
- 休养生息和文景之治
- 年号和古代纪年方法
- 东汉衰败
-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 两汉经济的发展
- 秦汉的科技与文化
- 中国近代史
- 中国现代史
- 世界古代史
- 世界近代史
- 世界现代史
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说:“自从儒家成为官方承认的学问,并可以作为晋身之阶以后,表面上看来儒家是胜利了,但实际上却使它逐渐丧失了其独立的批评与自由,……”由此可见,作者认为儒学
A.推动封建教育的发展与繁荣 |
B.吸收了道家、法家等各派的合理成分 |
C.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
D.成为维护统治的工具 |
下侧《汉代讲经图》为东汉画像砖的拓片摹本,反映了当时学校教育的场景。当时学校所讲的“经”主要是( )


A.法家思想 | B.儒家学说 |
C.道家理论 | D.佛教观点 |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下令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这样,诸侯王的疆土越来越小,势力大为减弱,材料中采取的措施是
A.推行郡县制 |
B.设立锦衣卫 |
C.颁布推恩令 |
D.实行行省制 |
电视剧《光武中兴》主要讲述了一位历史人物领导义军扫灭新莽,成功开创繁荣局面的故事。下列措施与这位历史人物无关的是( )
A.释放奴婢 | B.建立刺史制度 |
C.合并郡县,裁减官员 | D.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此建议
①主张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②使太学在全国各地普遍设立
③有利于思想上的大一统
④直接消除了诸侯国的威胁
①主张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②使太学在全国各地普遍设立
③有利于思想上的大一统
④直接消除了诸侯国的威胁
A.①②③④ |
B.①③ |
C.①②③ |
D.③④ |
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中央集权空前加强。下列属于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的是
①开创三省六部制
②实行“推恩令”
③盐铁官营,铸造五铢钱
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⑤设立军机处
①开创三省六部制
②实行“推恩令”
③盐铁官营,铸造五铢钱
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⑤设立军机处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④⑤ |
D.①③④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到处一片荒凉景象。那时牲畜奇缺,皇帝的马车都配不上毛色一样的四匹马,将相有的只能乘牛车。
材料二 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意发展农业生产。文帝、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他们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
材料三 到景帝后期,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线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社会状况?
(2)依据材料二,请概括汉初统治者为改变当时的社会状况采取了哪些措施?
(3)文帝和景帝两位皇帝统治时期出现的统治局面被称作什么?
(4)有了前几代皇帝的奠基,西汉终于在哪位皇帝时进入了鼎盛?
材料一 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到处一片荒凉景象。那时牲畜奇缺,皇帝的马车都配不上毛色一样的四匹马,将相有的只能乘牛车。
材料二 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意发展农业生产。文帝、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他们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
材料三 到景帝后期,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线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社会状况?
(2)依据材料二,请概括汉初统治者为改变当时的社会状况采取了哪些措施?
(3)文帝和景帝两位皇帝统治时期出现的统治局面被称作什么?
(4)有了前几代皇帝的奠基,西汉终于在哪位皇帝时进入了鼎盛?
汉朝时,派使臣出使大秦,他从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西行,先后要经过的地点是
①今新疆境内
②河西走廊
③西亚
④大秦
①今新疆境内
②河西走廊
③西亚
④大秦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③④ |
C.①②④③ |
D.②①④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