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光武中兴》主要讲述了一位历史人物领导义军扫灭新莽,成功开创繁荣局面的故事。下列措施与这位历史人物无关的是(  )
A.释放奴婢B.建立刺史制度
C.合并郡县,裁减官员D.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国人喜欢把“秦皇汉武”并称,其主要原因是
①都是我国封建时代重要的君主
②都采用创新的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③采用的制度对后世影响巨大并对历史起了推动作用
④都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
⑤都推崇儒学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此建议
①主张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②使太学在全国各地普遍设立
③有利于思想上的大一统
④直接消除了诸侯国的威胁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③④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中央集权空前加强。下列属于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的是
①开创三省六部制
②实行“推恩令”
③盐铁官营,铸造五铢钱
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⑤设立军机处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⑤
D.①③④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到处一片荒凉景象。那时牲畜奇缺,皇帝的马车都配不上毛色一样的四匹马,将相有的只能乘牛车。
材料二 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意发展农业生产。文帝、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他们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
材料三 到景帝后期,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线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社会状况?
(2)依据材料二,请概括汉初统治者为改变当时的社会状况采取了哪些措施?
(3)文帝和景帝两位皇帝统治时期出现的统治局面被称作什么?
(4)有了前几代皇帝的奠基,西汉终于在哪位皇帝时进入了鼎盛?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有关内迁的各少数民族的说法,错误的有
A.东汉、魏晋时期,西南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加速了民族融合
B.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历史上称为“五胡”
C.内迁的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互相影响,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融合
D.西晋向内迁的少数民族征收重税,激化了民族矛盾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东汉末年以来,北民南迁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
B.南方经济发展需要北方的劳动力和生产技术
C.南方气候温暖湿润
D.北方统治者强制移民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三国时期,孙权派大将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夷洲”指的是今天的( )。
A.黄岩岛B.钓鱼岛C.台湾D.海南岛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青年歌手林俊杰在歌曲《曹操》中唱道:“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歌词中的“分三国”是指历史上的三国鼎立,其形成的标志是
A.208年,赤壁之战
B.220年,曹丕称帝
C.221年,刘备称帝
D.222年,孙权称王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诸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读下图,回答问题。

(1)你知道图中A、B、C分别代表的是哪三个国家吗?它们的建立者是谁?
A:    
B:    
C:    
(2)图中D、E两点曾发生过两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写出当时的作战地点。
(3)三国时,吴国船队曾到达台湾,找出台湾的位置并写出当时的名称。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