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遂灭商君之家。”这段材料说明
A.商鞅变法失败了
B.太子即位后顺应民心处死商鞅
C.改革必须顺应历史潮流
D.改革可能遇到重重阻力,会付出沉重代价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是描述公元前350年生活在咸阳某人发迹的故事,你认为哪个是不可能的(  )
A.他在一次战争中杀敌有功,得到了几十亩土地的赏赐
B.几年后,他辛勤耕种这些土地,粮食丰收,政府免除他的徭役
C.他因才能出众,被国君赏识,直接派到某县任职
D.后来,他卖掉土地去经商,得到政府的奖励,成为大富翁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现代考古在战国时期的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镢、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
A.生铁铸造由秦、魏两国垄断经营B.铁制农具在战国已经比较成熟
C.铁制农具在战国是陪葬必需品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两种古代文明有什么不同?造成这两种文明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古代文明呈现出的主要特征。面对不同文明,我们应该持怎样的态度?
材料二 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是不分出身、性别、贫富,凡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享有民主权利,也就是参政、议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样的权利。但雅典的民主,又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它不是古代中国式的一人统治,一家之言。

——摘自郭小凌《雅典民主制的得失》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学,如何理解“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经济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下列材料涉及不同时期的经济现象,阅读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民失作业,而大饥馑……自天子不能具钧驷(四匹同样颜色的号拉的车),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京师之钱巨万,腐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史记》

材料四:汉末到五胡乱华,北方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一到一半,或走或死。各种胡人填补了汉人地区减少的人口,同时也因为他们,更多的汉人流亡南方。

——许倬云《万古江河》

材料五:(南朝时)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显著进步,推动了杜会的大变革。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生产取得重大发展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西汉前期济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政策?
(3)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汉末起“汉人流亡南方”对南方经济的影响。
(4)材料五中的“本业”指的是什么?写出“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你认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商鞅变法的措施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
A.承认土地私有B.奖励军功C.奖励生产D.建立县制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古籍中赞扬某水利工程是写道:“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项水利工程是(   )
A.灵渠B.都江堰C.大运河D.江南河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下列说法中与当时实际不相符的是(  )
A.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B.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C.商业活动逐渐活跃D.纸币被更多的使用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战国时期引起社会变革的最根本因素是(  )
A.各国之间频繁的战争B.诸侯争霸
C.铁农具和牛耕的普遍使用D.百家争鸣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春秋末期,我国劳动人民已经懂得了用畜力代替人力进行生产耕作,其依据是(   )
A.牛耕的出现B.马车的出现C.铁器的出现D.骡耕的出现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