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好,国家强;中国梦,教育造。”这句话告诉我们
A.只要有“好教育”,就能实现“强国梦”
B.国家的崛起和发展很大程度上依靠教育
C.实现“中国梦”就会有“好教育”
D.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10月15日1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后续将进行测试与试验评估,并与此前发射的卫星进行组网,适时提供服务。根据计划,后续还将发射两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和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年底将建成基本系统,为“一带一路”参与国家提供服务。这说明
A.科技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B.人类社会的进步是世界各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结果
C.我们需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科技创新是实现民族振兴的基石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7年7月20日,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国家正式宣布:举全国之力,在2030年一定要抢占人工智能全球制高点。人工智能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党中央、国务院正式下文:从小学教育、中学科目,到大学院校,逐步新增人工智能工程,建设全国人才梯队。对此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能够彻底消除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科技差距
B.有利于抢抓人工智能发晨的重大战略机遇
C.有利于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
D.可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船队成员——“向阳红18”科学考察船在国家海洋局深海基地靠港,圆满完成30天的共享航次任务。此次最大工作深度达到8213米,刷新了下潜深度的最新世界纪录。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领先于世界
B.发展科技是我国的中心工作
C.说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取得显著成效
D.科技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出门前有专车等侯、按按手机可以网络挂号、机器人可以“擦玻璃”……应运而生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在进人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这说明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科学技术已越来越成为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
③科学技术是创造财富的基础
④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十三五”时期的中心工作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近几年,我国科技创新领域捷报频传:“神威·太湖之光”的中国速度、“潜龙二号”的中国深度、“神州十一号”的中国高度、“长征五号”的中国力度,不断刷新“中国智造”的新记录。这些成就说明了
A.发展科学技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途径
B.科学技术定会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C.我国在科技发展的某些领域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
D.我国致力于建设科技强国的目标已经成为了现实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网约车”技术引进我国之后,已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据统计,现在每天有1400多万人通过手机约车,享受着出行的廉价与便捷。对“网约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科学技术深刻影响着我们人类的生活方式
B.“网约车”给人类生活方式带来了根本性变化
C.“网约车”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D.更多地引进科技就能使我国成为科技强国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近几年来,中国老百姓深刻体会到了创新正在改变他们的生活:共享单车,打通了城市出行的“最后一千米”;高铁,北京——广州朝发夕至;网购,足不出户“逛超市”;新媒体,随时随地阅览海量信息。这说明(   )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科技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 
③科学技术已越来越成为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 
④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已成为当前我国的中心工作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8年,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水平,形成线上线下结合的创新、创业格局,“互联网+”模式的推广,农村淘宝的推行,偏远地区的农民再也不用担心农产品卖不出去了。农民利用互联网技术销售土特产的形式体现了和谐社会(   )
A.民主法治B.充满活力
C.公平正义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才之成出于学”.下列说法中,与这一古语寓意相符的是
①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②教育能唤起人的活力,摆脱愚昧,增长才于
③教育发展了,国家必定强大,其他的不重要
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