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的中国日益融入当今的世界。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我们中学生应该
①具有国家观念,树立全球意识
②要学会正确对待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
③要关心国际形势,关注世界大事 
④要培养平等和参与意识。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面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整个地球将人类的生命和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②解决这些世界性的问题,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
③创造一个和谐友爱的社会,需要每个社会成员满怀责任感
④我们要了解世界,关注世界,树立忧患意识和使命感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人类居住的地球很大,但是,现在人类又给自己居住的这个星球起了一个新的名字——地球村。地球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村落,其主要原因是
①人口的迅速增长   
②交通工具的飞速发展
③通信技术的更新换代   
④网络技术的全面应用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经济发展势必造成环境破坏和资源短缺。
当前题号:4 | 题型:判断题 | 难度:0.99
《流浪地球》是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影片故事设定在2075年,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而面对绝境,人类将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人类新家园的故事。该影片于2019年农历大年初在中国内地上映,引起观众的强烈反响。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保护地球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②地球村的烦恼也不少
③我国的文化创作、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④保护地球、共建和谐地球村已成为人类的共识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工业化开始以来,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8℃,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一再创下历史新高,如果不加以控制,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可能再攀升5℃,这将对地球上的生命造成毁灭性影响。

材料二 2018年12月4日,波兰卡托维兹,第24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提前3年完成了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到50%的承诺;目前我们的森林蓄积量已经增加了21亿立方米,超额完成了2020年的目标。第七十三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埃斯皮诺萨说,中国的做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成就增强了人们对对抗气候变化的信心。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在环境治理方面我国取得显著成效,主要得益于哪些国策、战略的实施?
(2)你认为我国还有哪些做法增强了人们对对抗气候变化的信心?
当前题号:6 | 题型:分析说明题 | 难度:0.99
材料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指出:改革开放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资源消费量急剧增加,环境压力越来越大q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是我国今后经济社会发展应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
材料二: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两侧材料表明我国正在实施什么战略?我国这一战略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你认为符合材料的良好生活方式有哪些?
(3)请你分析,造成我国资源、环境形势严峻的原因有哪些?
当前题号:7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大业实现的关键。
当前题号:8 | 题型:判断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