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大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黃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野歌
李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喷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漾漾。
(注释)①《野歌》写于作者遭谗落第之后、长安任职之前。②鸦翎羽箭:用乌鸦羽毛做成的箭。山桑:即桑树,木质坚韧、可制弓箭。③衔芦鸿:口衔着芦苇的大雁。④麻衣:这里指寒士穿的粗布麻衣。⑤黑肥:形容衣服肮脏肥大。⑥枯荣:贱贵。指人生的得意和失意。上面两首诗虽然都出自李贺之手,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简要分析。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历来为人传诵。请自选一角度,做一赏析。(2)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朝代)的_________(作者)。(2)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所展现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战事。 |
B.首句用黑云暗喻敌军,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的情况,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
C.“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是说塞上的泥土在晚霞映衬下凝成胭脂色,写出了边塞风光的秀美。 |
D.全诗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浓墨重彩地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守边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小题1】对该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中“城欲摧”表现了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
B.“角声满天”从侧面表现战争的规模。 |
C.“塞上燕脂凝夜紫”一句从正面写战争,给人以悲壮之感。 |
D.“半卷红旗临易水”使人联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预示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
别云间
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小题1】找出诗中表现国家沦陷的诗句并解释其意思。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首联“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采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小题3】“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难在何处?
【小题4】这首诗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写作背景相似,都是诗人在被押解途中所作,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有何异同?请你简要分析。
①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②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节选《纪念白求恩》)
【小题1】文段②中“只”字表达了作者的某种心情,最恰当的一项是( )A.遗憾 愧疚 | B.难过 沉重 | C.自责 悲痛 | D.羞愧 难过 |
A.先描写后议论 | B.先说明后叙述 | C.先叙述后议论 | D.先叙述后抒情 |
A.文段②中的“这点精神”是指“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
B.文段②最后一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议论热情洋溢,收束极其有力。 |
C.文段②是对全文的总结。讲了两层意思:一是叙述往事。二是阐述学习白求恩精神的重大意义。 |
D.文段①②***同志热情讴歌了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
A.禁锢gù 亵渎xiè 成吉思汗hàn 强聒不舍guō |
B.教诲huì 喑哑yīn 分外妖娆fèn 窸窸窣窣sū |
C.解剖pō 襁褓qiǎng 繁衍生息yǎn 怒不可遏è |
D.拮据jū 恣睢suī 衣衫褴褛lǚ 五行缺土háng |
A.在迎新春联欢晚会上,两位小朋友模仿的小品让我们都忍俊不禁地开怀大笑。 |
B.二十四节气,是人类认识自然、遵循自然规律的典范。它启迪我们,顺自然而为,方能事半功倍,五谷丰登;逆自然而行,则必遭其惩罚。 |
C.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提出方案,仔细调查,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
D.防止避免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不让戾气弥漫校园,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 |
A.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 |
B.“好吧。”他在心里想:“谁爱怎么读就怎么读,我不管了。” |
C.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
D.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小题1】词的上片主要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对“虚”与“实”的具体体现作简要分析。【小题2】“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用比喻修辞来描绘战斗场面,有何表达效果?
【小题3】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