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果蝇的眼形(粗糙眼与正常眼)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决定,相关基因与眼形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果蝇(雌雄均有)杂交得到F1,F1相互交配得到F2。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上述眼形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 ,上图体现了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 。
(2)若F2中正常眼:粗糙眼=1:1,则基因A、a和B、b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 ;若F2中与亲本眼形相同的个体占________ ,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3)若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请以现有的基因型果蝇为材料,设计代杂交实验只通过判断子代眼形,从F2的粗糙眼中筛选出双隐性纯合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上述眼形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
(2)若F2中正常眼:粗糙眼=1:1,则基因A、a和B、b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为
(3)若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请以现有的基因型果蝇为材料,设计代杂交实验只通过判断子代眼形,从F2的粗糙眼中筛选出双隐性纯合子。
2.单选题- (共19题)
2.
下列关于水及其参与的生命活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体的体液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
B.细胞衰老后,其自由水含量较正常细胞的高 |
C.在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中都有水生成 |
D.自由水和结合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3.
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没有碳就没有生命 |
B.Fe2+和I-分别参与构成血红蛋白和甲状腺激素 |
C.甜菜中的蔗糖经水解可产生葡萄糖和果糖 |
D.细胞中的磷脂分子在核糖体和内质网上合成 |
4.
将水稻根部组织浸在溶液中达到离子平衡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离子 | 外部溶液的离子浓度(mmol·L-1) | 根细胞内部的离子浓度(mmol·L-1) |
Mg2+ | 0.25 | 3.00 |
NO3- | 2.00 | 28.00 |
H2PO4- | 1.00 | 21.00 |
A.溶液通氧状况与根细胞吸收这三种离子的状况均有关 |
B.当溶液缺氧时,根细胞长时间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可能会损伤细胞 |
C.若提高温度,则根细胞吸收这三种离子的速率不会发生变化 |
D.若抑制根细胞膜上蛋白质的活性,则根细胞对这三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会降低 |
5.
如图表示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其中a表示相关物质,①~③表示物质运输的三种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可表示氧气、二氧化碳或水进入细胞 |
B.②可表示组织液中的Na+进入神经细胞 |
C.③可表示肠腔液中的葡萄糖进入小肠绒毛细胞 |
D.图中三种运输方式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
6.
如图中实线表示最适温度条件下测定的酶催化效率V与pH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pH为a时该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 |
B.pH为c时,该酶已经失活且活性不能恢复 |
C.曲线①②分别是升高、降低温度后测定的结果 |
D.改变图中的条件,该酶的最适pH仍保持不变 |
7.
下列关于酶和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TP是高能磷酸化合物,能为细胞直接供能 |
B.酶是大分子化合物,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
C.细胞内酶的合成需要消耗能量和相关酶的催化 |
D.人在剧烈运动时,细胞内ATP与ADP的转化加快 |
8.
下列有关植物生命活动中,细胞内物质含量或比值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结合水/自由水的值,幼苗的比成熟植株的高 |
B.O2/CO2的值,线粒体内的比细胞质基质内的高 |
C.暗处理植株后,叶绿体内C5/C3的值升高 |
D.细胞进人分裂间期后,细胞膜表面积/细胞体积的值下降 |
9.
可利用干细胞在体外培育,并定向诱导培育出组织和器官。下列有关干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的干细胞具有连续分裂能力,是未分化的细胞 |
B.利用干细胞培育出器官,未体现出细胞核的全能性 |
C.造血干细胞含有一整套基因,能分化出多种血细胞 |
D.干细胞分化成相应组织细胞的过程中会合成特异性蛋白质 |
10.
人体在个体发育的过程中会经历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存在基因的复制和表达的现象 |
B.红细胞与浆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
C.衰老细胞的黑色素合成增多,会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 |
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红细胞与白细胞的凋亡速率不同 |
11.
下列关于DNA和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
B.叶绿体含有DNA和RNA |
C.原核细胞中的质粒是小型环状的DNA分子 |
D.RNA呈单链结构,分子中不存在碱基对 |
12.
某学校同学在调查两种独立遗传的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由于患者家系的代数较少,只绘制出了如下图所示的遗传系谱图(不考虑X、Y同源区段)。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由于Ⅱ-4和Ⅲ-1都是乙病患者,故乙病可能是伴Y染色体遗传 |
B.若甲、乙两病中有一种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Ⅲ-1的致病基因只来自Ⅱ-4 |
C.若乙病是血友病,则Ⅱ-2有1/2的概率产生含乙病致病基因的卵细胞 |
D.若人群中甲病的发病率为1/104,则Ⅱ-5与一正常人婚配后所生孩子患甲病的概率为1/303 |
13.
噬菌体展示技术是将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导入噬菌体的基因中,使外源蛋白和噬菌体蛋白融合表达,融合蛋白质随子代噬菌体的重新组装而展示在噬菌体表面的一项技术,具体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可用动物细胞代替大肠杄菌培养噬菌体 |
B.外源基因表达所需要的模板和原料来自宿主细胞 |
C.子代噬菌体表面的融合蛋白具有特定的生物功能 |
D.若用35S标记噬菌体外壳,则可在子代噬菌体表面融合蛋白上检测到35S |
14.
在遗传物质的发现历程中存在“DNA仅仅是在多糖荚膜合成中作为一种外源化学介质进行干扰而导致转化作用,而不是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起作用”的观点。1949年泰勒从R型肺炎双球菌中分离出一个更加粗糙、更加不规则的新的菌落,即突变型ER型菌,进行实验后得到了如下实验结果,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①活的ER型菌+R型菌的DNA→R型菌
②活的ER型菌+S型菌的DNA→R型菌
③转化出的R型菌+S型菌的DNA→S型菌
①活的ER型菌+R型菌的DNA→R型菌
②活的ER型菌+S型菌的DNA→R型菌
③转化出的R型菌+S型菌的DNA→S型菌
A.S型菌DNA加到ER型菌中,实现ER型向R型的转化,这属于基因突变 |
B.该实验有力地驳斥了“DNA仅仅是一种外源化学介质”的观点 |
C.该实验证明了R型菌本身带有一种转化因子 |
D.②中R型菌也具有微弱的合成荚膜的能力,并且可转授给ER型菌 |
15.
某科研人员让黑身棒眼雌果蝇与灰身圆眼雄果蝇交配,F1中雌果蝇全表现为灰身圆眼,雄果蝇全表现为灰身棒眼。已知灰身和黑身、棒眼和圆眼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控制黑身和灰身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
B.F1雌雄果蝇交配,所得F2表现为灰身和黑身,这属于基因重组 |
C.F1雌雄果蝇交配,所得F2雌果蝇中杂合子占3/4 |
D.F1雌雄果蝇交配,所得F2中棒眼的基因频率为1/2 |
16.
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其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A(黄色)和a(白色)控制。在家蚕群体中,白色雌蚕的比例远大于白色雄蚕的比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基因和a基因位于W染色体上,A基因为显性基因 |
B.A基因和a基因位于W染色体上,a基因为显性基因 |
C.A基因和a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A基因为显性基因 |
D.A基因和a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a基因为显性基因 |
17.
某野生型雌果蝇偶然发生基因突变,变为突变型果蝇,让该突变型雌果蝇和野生型雄果蝇杂交,F1的性别比例为雌性:雄性=2:1。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野生型为显性性状,突变型为隐性性状 |
B.含有突变基因的雌雄果蝇均死亡 |
C.F1的雌雄果蝇中,突变型:野生型=2:1 |
D.若让F1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则F2中雄果蝇有1种表现型 |
18.
下图表示生物重要的储能物质A(糖类)水解后氧化分解的部分途径,其中字母代表物质、序号代表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物质X是葡萄糖、Y是丙酮酸,则物质A是淀粉 |
B.过程①②可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物质M是酒精或乳酸 |
C.过程③发生在线粒体中,物质N是ATP |
D.过程①②有水的生成,过程③有[H]的消耗 |
19.
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豌豆具有自花传粉、闭花受粉和性状易区分等优点 |
B.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以完成杂交 |
C.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检測演绎推理的结论是否正确 |
D.F23:1的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
20.
某植物的红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受等位基因(A、a)控制,且含有a基因的配子有一定比例的会死亡。现有两组杂交实验,见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合 | 亲本 | F1 |
组合一 | ♂红花×♀白花 | 红花372株,白花185株 |
组合二 | ♂红花×♀红花 | 红花409株,白花51株 |
A.A、a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
B.由组合一可知,含有a基因的雌雄配子会死亡 |
C.由组合一、二可知,含有a基因的雌雄配子的死亡率相同 |
D.组合二的F1红花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4 |
3.实验题- (共1题)
21.
某生物小组为探究紫鸭趾草细胞液的渗透压(以蔗糖溶液浓度表示)大小,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原理:
细胞外界溶液浓度的大小会影响植物细胞的形态。成熟植物细胞在高渗溶液中会失水,从而发生________;在等渗溶液中保持原状;在低渗溶液中会吸水膨胀。
(2)实验步骤:
①配制________________蔗糖溶液;
②选用叶龄、生长状况等相同的紫鸭趾草叶片表皮,制作一组临时装片;
③用显微镜观察表皮细胞的形态、颜色;
④取下装片,分别用步骤①配制的蔗糖溶液处理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⑤用显微镜观察各装片表皮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
⑥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注:“-”表示不能发生,“+”表示能发生,“+”越多表示程度越大)
(3)实验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紫鸭趾草叶片表皮细胞液的渗透压与浓度在________g·mL-1之间的蔗糖溶液的相当。为了进一步得到更为精确的数据,应________________。
(1)实验原理:
细胞外界溶液浓度的大小会影响植物细胞的形态。成熟植物细胞在高渗溶液中会失水,从而发生________;在等渗溶液中保持原状;在低渗溶液中会吸水膨胀。
(2)实验步骤:
①配制________________蔗糖溶液;
②选用叶龄、生长状况等相同的紫鸭趾草叶片表皮,制作一组临时装片;
③用显微镜观察表皮细胞的形态、颜色;
④取下装片,分别用步骤①配制的蔗糖溶液处理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⑤用显微镜观察各装片表皮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
⑥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蔗糖浓度(g·mL-1) | 0.20 | 0.25 | 0.30 | 0.35 | 0.40 | 0.45 | 0.50 | 0.55 |
质壁分离程度 | - | - | - | - | + | ++ | +++ | +++ |
(注:“-”表示不能发生,“+”表示能发生,“+”越多表示程度越大)
(3)实验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紫鸭趾草叶片表皮细胞液的渗透压与浓度在________g·mL-1之间的蔗糖溶液的相当。为了进一步得到更为精确的数据,应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9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