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生物
题干
将水稻根部组织浸在溶液中达到离子平衡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离子
外部溶液的离子浓度(mmol·L
-1
)
根细胞内部的离子浓度(mmol·L
-1
)
Mg
2+
0.25
3.00
NO
3
-
2.00
28.00
H
2
PO
4
-
1.00
21.00
A.溶液通氧状况与根细胞吸收这三种离子的状况均有关
B.当溶液缺氧时,根细胞长时间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可能会损伤细胞
C.若提高温度,则根细胞吸收这三种离子的速率不会发生变化
D.若抑制根细胞膜上蛋白质的活性,则根细胞对这三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会降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20-03-30 06:10:5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是细胞内消化的主要场所。溶酶体的内部为酸性环境(pH≈5),与细胞质基质(pH≈7.2)显著不同。以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在核糖体合成的
B.细胞质基质中的 H
+
运入溶酶体可能是协助扩散或者主动运输
C.溶酶体膜上的蛋白质不会被自身水解酶水解
D.一个细胞中少量的溶酶体破裂不会导致细胞被水解
同类题2
海带细胞能逆浓度梯度从海水中吸收碘的主要原因是
A.海水中碘的含量高
B.细胞膜上运输碘的载体多
C.海带细胞壁为全透性
D.碘的渗透性强
同类题3
图1表示小肠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情况.为进一步探究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与细胞内、外液葡萄糖浓度差的关系,有人设计了如图2实验(记作甲):锥形瓶内盛有130mg/dL的葡萄糖溶液以及生活的小肠上皮组织切片。溶液内含细胞生活必须的物质(浓度忽略不计)。实验初,毛细玻璃管内的红色液滴向左缓缓移动,5min起速率逐渐加快,此时,锥形瓶内葡萄糖溶液的浓度为amg/dL。
(1)图1显示:曲线AB段、BC段,小肠细胞吸收葡萄糖方式依次属于
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CD段变化原因可能是载体失活而不是载体饱和,理由是:当载体饱和时,
_____
而使细胞内浓度升高,这与事实矛盾。
(2)图2锥形瓶红色液滴的移动直接显示瓶内
____
含量的变化。
(3)为验证5min时造成红色液滴移动速率加快的直接因素,需要设计一个对比实验(记作乙):乙实验装置的不同之处是5min 时用呼吸抑制处理小肠上皮组织。假定呼吸被彻底阻断,预期结果:①实验开始5min时,液滴移动情况是:实验甲突然加快,实验乙
____
;②葡萄糖溶液浓度变化情况是:实验甲
____
,实验乙
____
。
(4)若用相等质量的成熟红细胞替代小肠上皮细胞,红色液滴移动情况是
______
。
同类题4
下图表示人体内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部分代谢途径,图中 A、B、C、D、E、F、G 表示物质,①、②、③、④表示过程。
(1)在过程①、②、③、④中,需要氧气参与的是_____(填编号)。当氧气不足时,会生成物质 E_____。
(2)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分解成物质 B,物质 B 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是_____,过程①的名称叫_____,发生的场所是_____。
(3)如果体内糖类供应不足,脂肪也可作为能源物质,经脂肪酶的作用水解为____和_____,得到的中间产物需要进入线粒体,经过_____循环的过程进行氧化分解。
(4)人体中氨基酸的主要途径有食物中蛋白质的消化分解,糖类等物质的转变和____,糖类转变为氨基酸需要经过_____作用。
(5)多余的氨基酸在体内不能储存,氨基酸分解时,氨基最终在人体内转化成物质_________,从能量角度分析这两种反应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发生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与其大小,性质及细胞膜的结构有关。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抗体以胞吐(外排)的方式排出细胞
B.氧气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C.K
+
进出细胞的速率仅与膜内外两侧浓度差有关
D.被动运输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
相关知识点
分子与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