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江苏省宜兴市周铁学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63809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7

1.单选题(共7题)

1.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有理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B.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它的顶角平分线
C.全等的两个图形一定成轴对称
D.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2.
如图,已知AB=AD,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ADC的是(    )
A.CB=CDB.∠BCA=∠DCA
C.∠BAC=∠DACD.∠B=∠D=90°
3.
如图,正方形网格中,已有两个小正方形被涂黑,再将图中其余小正方形涂黑一个,使整个图案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那么涂法共有(  )
A.3种B.4种C.5种D.6种
4.
下列四组线段中,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
A.4,5,6B.2,3,4C.,3,4D.1,,3
5.
一架2.5m长的梯子斜靠在一竖直的墙上,这时梯脚距离墙角0.7米,如果梯子的顶端沿墙下滑0.4米,那么梯脚移动的距离是(    ).
A.0.4mB.0.9mC.0.8mD.1.8m
6.
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图1)按如下步骤操作:
(1)以过点A的直线为折痕折叠纸片,使点B恰好落在AD边上,折痕与BC边交于点E(如图2);
(2)以过点E的直线为折痕折叠纸片,使点A落在BC边上,折痕EFAD边于点F(如图3);
(3)将纸片收展平,那么∠AFE的度数为(  )
A.60°B.67.5°C.72°D.75°
7.
如图,已知,添加下列条件后,仍不能判定的是(   )
A.B.
C.D.

2.填空题(共5题)

8.
如图,已知:∠BAC的平分线与BC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D,DE⊥AB,DF⊥AC,垂足分别为E、F,AB=6,AC=3,则BE=_____.
9.
如图,△OAD≌△OBC,且∠O=72°,∠C=20°,则∠AEB=________度.
10.
(1)16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2)比较大小: -7.
11.
如图,已知的平分线与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垂足分别为,则的长为__________.
12.
如图,△ABC中,AB=AC,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BCE的周长为16,BC=6,则AB长是

3.解答题(共6题)

13.
某学校正在进行校园环境的改造工程设计,准备在校内一块四边形花坛内栽上一棵黄桷树.如图,要求黄桷树的位置点P到边AB、BC的距离相等,并且点P到点A、D的距离也相等.请用尺规作图作出栽种黄桷树的位置点P(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14.
计算:
(1)
(2)解方程:9x2-121=0.
15.
如图,AD平分∠BAC,∠BAC+∠ACD=180°,E在AD上,BE的延长线交CD于F,连CE,且∠1=∠2,试说明AB=AC.
16.
如图,△ABC与△DEF是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BAC=∠D=90°,AB=AC=.现将△DEF与△ABC按如图所示的方式叠放在一起.现将△ABC保持不动,△DEF运动,且满足:点E在边BC上运动(不与B、C重合),且边DE始终经过点A,EF与AC交于M点.请问:在△DEF运动过程中,△AEM能否构成等腰三角形?若能,请求出BE的长;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17.
如图,将长方形纸片ABCD沿着EF折叠,使得点C与点A重合.

(1)求证:AE=AF;
(2)若AB=3,BC=9,试求CF的长;
(3)在(2)的条件下,试求EF的长.
18.
问题背景:在△ABC中,AB、BC、AC三边的长分别为,求这个三角形BC边上的高.辉辉同学在解答这道题时,先建立一个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再在网格中画出格点△ABC(即△ABC三个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处).借用网格等知识就能计算出这个三角形BC边上的高.

(1)请在正方形网格中画出格点△ABC;
(2)求出这个三角形BC边上的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填空题:(5道)

    解答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