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5题)
2.
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勾股圆方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如图所示),如果大正方形的面积是25,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是a、b,那么
的值为( ).



A.49 | B.25 | C.13 | D.1 |
3.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某中学为了了解八年级学生的读书情况,随机调查了50名学生的册数,统计数据如表所示:
则这50名学生读数册数的众数、中位数是( )
册数 | 0 | 1 | 2 | 3 | 4 |
人数 | 3 | 13 | 16 | 17 | 1 |
则这50名学生读数册数的众数、中位数是( )
A.3,3 | B.3,2 | C.2,3 | D.2,2 |
4.
对于一次函数y=x+6,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函数值随自变量增大而增大 |
B.函数图象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18 |
C.函数图象不经过第四象限 |
D.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坐标是(0,﹣6) |
2.选择题- (共3题)
6.
杭州市一校长惊人发现:孩子成绩好坏居然与抽屉有关!“抽屉整齐,思维有条理,取资料迅速”。这告诉我们( )
①习惯决定着人们的行为 ②习惯影响人的办事效率
③培养好习惯需要有毅力 ④需要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3.填空题- (共3题)
4.解答题- (共5题)
15.
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8,0)和点B(0,6).
(1)确定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求坐标原点O到直线AB的距离.
(3)点P是线段AB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PM垂直于x轴于M,作PN垂直于y轴于N,记L=PM+PN,问L是否存在最大值和最小值?若存在,求出此时P点到原点O的距离,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确定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求坐标原点O到直线AB的距离.
(3)点P是线段AB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PM垂直于x轴于M,作PN垂直于y轴于N,记L=PM+PN,问L是否存在最大值和最小值?若存在,求出此时P点到原点O的距离,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3道)
解答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