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3题)
1.
赤潮是世界性的水污染公害。右图表示2001~2004 年浙江赤潮累计污染海域面积的柱形图。

(1)从图中数据分析,赤潮对浙江海域污染的总体趋势是 。
(2)赤潮给近海养殖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主要原因是藻类的爆发性繁殖,使水中产生大量的微生物分解死亡,藻类消耗了水中大量的 ,直接导致水生动物死亡。

(1)从图中数据分析,赤潮对浙江海域污染的总体趋势是 。
(2)赤潮给近海养殖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主要原因是藻类的爆发性繁殖,使水中产生大量的微生物分解死亡,藻类消耗了水中大量的 ,直接导致水生动物死亡。
3.
医疗上常用生理盐水给病人补充体液,现要配制0.9%的生理盐水500g。请计算:
(1)需要固体氯化钠多少克?蒸馏水多少克?
(2)若用l0%的氯化钠溶液配制上述生理盐水,则需l0%的氯化钠溶液多少克?
(1)需要固体氯化钠多少克?蒸馏水多少克?
(2)若用l0%的氯化钠溶液配制上述生理盐水,则需l0%的氯化钠溶液多少克?
2.选择题- (共25题)
6.
室温为0℃,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在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如图所示。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


A.也熔化一部分 | B.全部熔化 |
C.一点儿都没熔化 | D.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 |
7.
汽水饮料拉开密封盖时,有气泡冒出,喝下去后又会打嗝,说明气体溶解度与压强和温度的关系是( )
A.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增大 |
B.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 |
C.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增大 |
D.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减小 |
8.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①溶液都是无色透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②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③糖水是溶液,盐水是溶液,混合在一起,既有糖又有盐,就不是溶液了。
④在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中再加入这种溶质,溶液的质量随之增大。
⑤一杯调好的糖水,喝第一口特别甜,越喝越不甜,说明后来喝的糖水要变稀些。
⑥把饱和溶液温度升高时,若溶质质量不变,则溶液质量也不变。( )
①溶液都是无色透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②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③糖水是溶液,盐水是溶液,混合在一起,既有糖又有盐,就不是溶液了。
④在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中再加入这种溶质,溶液的质量随之增大。
⑤一杯调好的糖水,喝第一口特别甜,越喝越不甜,说明后来喝的糖水要变稀些。
⑥把饱和溶液温度升高时,若溶质质量不变,则溶液质量也不变。( )
A.②④⑤⑥ | B.①③④⑤ | C.①②③④⑤ | D.①②③⑤⑥ |
12.
青藏铁路路基两旁各插有一排碗口粗细、高约2米的铁棒(如图所示),我们叫它热棒。热棒在路基下还埋有5米深,整个棒体是中空的,里面灌有液氨。热棒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当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态氨受热发生①,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将热量传导给空气,气态氨由此冷却②变成了液态氨,又沉入了棒底。这样,热棒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制冷机”。请问文中空格处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A.①汽化 ②液化 | B.①液化 ②汽化 |
C.①升华 ②液化 | D.①升华 ②凝华 |
13.
在农村有一些“装神弄鬼”骗人钱的人,他们有这样一手绝活:从翻滚的油锅中用手把“鬼”揪出来。其实奥妙在锅内的油中,上层是真正的菜油(沸点约在300摄氏度)。则下层是其他液体,这种液体沸点最有可能是()
A.50℃左右 | B.80℃左右 | C.100℃左右 | D.200℃左右 |
14.
已知20℃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为20克.则在20℃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下列质量关系成立的是( )
A.溶质:溶剂=1:4 | B.溶质:溶液=1:6 | C.溶质:溶液=5:6 | D.溶剂:溶质=2:3 |
15.
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
B.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见了,却看到了薄薄的一层霜,有人认为霜是由露变成的 |
C.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 |
D.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 |
16.
2012年元月媒体报道,广西河池龙江发生一起镉浓度超标时间,一度造成柳江上游河水受到严重污染,使得沿岸及下游居民饮水安全遭到严重威胁.下列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镉属于有害元素 |
B.工业废水要遵循“先净化,后排水”的原则 |
C.往江河里倾倒垃圾 |
D.水体污染,会破坏生态系统,还会危害人体健康 |
17.
有的科学家曾这样预言:“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下列主要原因中,属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是()
①虽然地球上总水量很多,但淡水资源却不充裕; ②地球上淡水分布很不均匀;
③水被污染的问题日益突出; ④不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 ⑤浪费水的现象依然严重。
①虽然地球上总水量很多,但淡水资源却不充裕; ②地球上淡水分布很不均匀;
③水被污染的问题日益突出; ④不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 ⑤浪费水的现象依然严重。
A.①② | B.③④⑤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⑤ |
18.
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直接原因是()
A.二氧化碳与石蕊直接作用 |
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后生成的碳酸不稳定 |
C.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
D.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后生成的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
21.
5月12日为“国家防灾减灾日”。下列关于火灾、灭火与逃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烧是一种缓慢的氧化反应 |
B.火灾时,只能用CO2灭火 |
C.高楼发生火灾,跳楼逃生 |
D.火场浓烟逃生,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势前行 |
22.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红磷燃烧时生成一种白色固态物质 |
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黄色火焰 |
C.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
D.燃着的火柴放在集满CO2的瓶内,火焰熄灭 |
26.
如图所示,经几小时后,U形管左、右两边的液面会出现的情况是(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过程中小老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A.左边下降,右边上升 |
B.左、右两边都下降 |
C.左边上升,右边下降 |
D.左、右两边都不变 |
27.
为鉴别分别盛有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的三瓶气体,应选用的方法是()
A.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 |
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
C.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 |
3.填空题- (共14题)
29.
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___ __(填“>”、“=”或“<”)乙物质的溶解度;
(2)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是____ _(填“甲”或“乙”)物质;
(3)t2℃时,把50g乙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是_ 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t2℃时,有一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可采用_____ __的方法(写1种)使它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1)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___ __(填“>”、“=”或“<”)乙物质的溶解度;
(2)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是____ _(填“甲”或“乙”)物质;
(3)t2℃时,把50g乙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是_ 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t2℃时,有一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可采用_____ __的方法(写1种)使它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31.
填出形成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的名称,并说出吸热或放热.
(1)雨后地面的水干了,是_____________现象,要____________热.
(2)早晨,树叶上的露珠的形成是_______________现象,要___________热.
(3)冬天北方树枝上的雾凇(俗称树挂)是_____________现象,要______________热.
(1)雨后地面的水干了,是_____________现象,要____________热.
(2)早晨,树叶上的露珠的形成是_______________现象,要___________热.
(3)冬天北方树枝上的雾凇(俗称树挂)是_____________现象,要______________热.
32.
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

(1)计算:所需氯化钠的质量__ _g和水的体积__ __克。
(2)称量及量取:氯化钠应放于托盘天平的_ _盘(填“左”或“右”)。
(3)溶解:把氯化钠和水全部转移到烧杯中,用__ __(填玻璃仪器名称)搅拌直到固体全部溶解。

(1)计算:所需氯化钠的质量__ _g和水的体积__ __克。
(2)称量及量取:氯化钠应放于托盘天平的_ _盘(填“左”或“右”)。
(3)溶解:把氯化钠和水全部转移到烧杯中,用__ __(填玻璃仪器名称)搅拌直到固体全部溶解。
33.
如图所示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请根据你所了解的知识填空:

(1)A管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这种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2)A管与B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相同条件下氧气的溶解度大于氢气的溶解度,实验中测得结果比理论值偏____________________(填“小”或“大”)。
(3)写出水的电解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A管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这种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2)A管与B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相同条件下氧气的溶解度大于氢气的溶解度,实验中测得结果比理论值偏____________________(填“小”或“大”)。
(3)写出水的电解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
空气污染已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空气质量日报、预报是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的环境信息,可及时准确地反映空气质量状况,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下表为某日我国部分地区的空气质量日报内容:
根据上表,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当日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是 (填字母)。
(2)当日影响以上四个城市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是 、 和 .
城市 | 首要污染物 | 空气污染指数 | 空气质量级别 |
A | 可吸入颗粒物 | 111 | Ⅲ轻度污染 |
B | 二氧化氮 | 104 | Ⅲ轻度污染 |
C | 二氧化硫 | 61 | Ⅱ良 |
D | —— | 24 | Ⅰ优 |
根据上表,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当日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是 (填字母)。
(2)当日影响以上四个城市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是 、 和 .
36.
下列物质中可用于火箭燃料的是____________;可用于舞台上产生云雾缭绕的幻景的是___________;可用于制霓虹灯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A:氧气;B:氢气;C:氮气;D:二氧化碳;E:稀有气体)
37.
小华同学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点燃铁丝。请分析回答:

(1)实验前需要在集气瓶里加入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铁丝放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当铁丝发红时,把铁丝移入盛有氧气和少量水的集气瓶内,铁丝并不能燃烧(如图甲所示),这是因为将发红的铁丝移至集气瓶内时,______;
(3)改用火柴引燃铁丝,铁丝在盛有氧气和少量水的集气瓶内产生的现象____________;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实验前需要在集气瓶里加入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铁丝放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当铁丝发红时,把铁丝移入盛有氧气和少量水的集气瓶内,铁丝并不能燃烧(如图甲所示),这是因为将发红的铁丝移至集气瓶内时,______;
(3)改用火柴引燃铁丝,铁丝在盛有氧气和少量水的集气瓶内产生的现象____________;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
探索宇宙是人类永恒的课题。下表是科学家研究发现的三个行星的大气特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金星大气浓密,________气体的含量很高,导致金星的温室效应很强烈。
(2)人体质量的
以上是______,“机遇号”火星探测器登上火星的目的之一就是寻找是否有这种物质的存在。
(3)随着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科学家在开发新能源的过程中还把目光投向宇宙,天王星上丰富的氢气和甲烷使它可能成为“太空加油站”。请写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
行星 | 大气特点 |
天王星 | 主要是氢气和甲烷 |
金星 | 大气浓密,二氧化碳占97% |
火星 | 大气非常稀薄,二氧化碳占96% |
(1)由于金星大气浓密,________气体的含量很高,导致金星的温室效应很强烈。
(2)人体质量的

(3)随着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科学家在开发新能源的过程中还把目光投向宇宙,天王星上丰富的氢气和甲烷使它可能成为“太空加油站”。请写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
39.
课堂上周老师做了一个实验:将液态空气倒入一只烧杯中,发现立即冒出大量气泡,把一根燃着小木条置于烧杯口,小木条火焰熄灭;过一会儿再把燃着的小木条置于烧杯口,此时小木条不但没有熄灭,反而燃烧更旺,据此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液氮的沸点比液氧的沸点_______________ (填“高”或“低”),导致____________ 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
(2)“过一会儿,小木条不但没有熄灭,反而燃烧更旺”,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由于液氮的沸点比液氧的沸点
(2)“过一会儿,小木条不但没有熄灭,反而燃烧更旺”,其原因是
40.
炒菜时油锅着火,最简单的灭火方法是______________,其目的是消除燃烧必备的三个条件中的__________________;草原着火时,在火场周围把草割成防火道的目的是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选择题:(25道)
填空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