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余姚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54431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7/9

1.简答题(共2题)

1.
实验室需配制980克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溶液,需要质量分数为98%硫酸多少克?需水多少克?_____
2.
将25克食盐完全溶解到100g水中,
(1)试求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
(2)若要使它的溶质质量分数变成30%,需要加多少食盐?(计算结果均保留小数点后一位)____
(3)若要使它的溶质质量分数变成30%,需要蒸发多少水?____

2.选择题(共25题)

3.
用滴管从瓶中吸取酒精,滴在手上,感觉凉凉的,小明就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两种猜想,猜想1:酒精的温度低于手的温度;猜想2:酒精蒸发时吸热,有致冷作用。随后,他在烧杯中倒入适量酒精,用相同的温度计分别测量手的温度t1和烧杯中酒精的温度t2,并重复多次,均发现t1>t2,由此,他(  )
A.只能验证猜想1B.只能验证猜想2
C.既不能验证猜想1,也不能验证猜想2D.既能验证猜想1,也能验证猜想2
4.
在量筒量取20ml水时,正确的读数方法是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若某同学仰视读数,则实际水量应为(   )
A.>20mlB.=20ml
C.<20mlD.不能确定
5.
70℃时的m g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在恒温下蒸发水分至有较多的晶体析出,然后冷却至30℃并保持温度不变.能正确表示此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x%)与时间(t)的关系的示意图是(  )
A.B.
C.D.
6.
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碘在下列四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能最快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且对人体无害的是(  )
溶质

溶剂

酒精
汽油
苯(有毒)
溶解性
微溶
可溶
易溶
易溶
 
A.水B.酒精C.汽油D.苯
7.
用食盐固体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现有下列操作:①溶解;②称取食盐;③过滤;④量取水;⑤计算;⑥蒸发。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B.⑤②④①
C.①③⑤②④①D.①③⑥⑤②④①
8.
已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某同学在两支装有水的试管中加入甲、乙两种物质均有剩余,又同时向两试管加入某物质后,甲物质减少,乙物质反而增加,则加入的物质不可能是(    )
A.生石灰固体B.氢氧化钠固体C.浓硫酸D.硝酸铵固体
9.
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会引起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
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B.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C.用天平称量氯化钠时,指针左偏,其他操作均正常
D.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的溶液溅出
10.
下表为氯化铵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氯化铵溶解度/g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氯化钠溶解度/g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A.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
B.由表中数据可知,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物质是氯化钠
C.氯化钠与氯化铵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10℃-20℃之间
D.50℃时,配制100克的氯化铵饱和溶液,再冷却到20℃,能够析出13.2克固体
11.
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说明(   )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水里有氢气和氧气D.将氢气和氧气充分混合,就能得到水
12.
下列现象中对应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正确的是(   )
A.春天,冰封的河面开始消融—熔化、吸热B.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汽化、放热
C.秋天,早晨草上出现的露珠—液化、吸热D.冬季,地面草丛上出现的霜—凝固、放热
13.
如图三条溶解度曲线,当它们的溶液接近饱和时,分别采用降低温度、蒸发溶剂、增加溶质的方法,均可使它变为饱和溶液的是: (   )
A.a溶液B.b、c溶液
C.c溶液D.a、b溶液
14.
夏天,人们站在吊扇下吹风有凉爽的感觉,如果把一支表面干燥的温度计放在吊扇下吹风,温度计的示数将( )
A.先降低后升高B.不变C.降低D.升高
15.
下列做法中,可能会造成水污染的是(    )
A.生活中污水经处理排放B.禁止含磷洗衣粉的使用
C.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D.在水库周边兴建造纸厂
16.
某温度下,A物质的溶解度为20克。则关于其饱和溶液中各物质的质量比(    )
A.溶液:溶剂=2:1B.溶剂:溶质=5:1C.溶液:溶质=5:1D.都不正确
17.
冬天北方地区常用地窖储藏大白菜,同时地窖中央又常放有几桶水,这样做可以防止大白菜冻坏,其理由(    )
A.水具有防止大白菜冻坏的功能B.水结冰时会放热,防止大白菜冻坏
C.水结冰时会吸热,防止大白菜冻坏D.水蒸发时会放热,防止大白菜冻坏
18.
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冬,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的窗户玻璃上,一般会出现凝结水珠的现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内表面
B.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外表面
C.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内表面
D.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外表面
19.
如图所示,容器底部放水,水上面浮有一层沸点比水高的油,如果对容器底部加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先沸腾,油后沸腾,但水和油同时蒸发
B.油蒸发,水不蒸发,然后同时沸腾
C.油蒸发,水不蒸发,直到水全部汽化后,油才沸腾
D.油蒸发,水不蒸发,然后水先沸腾,最后同时沸腾
20.
欲将某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变成不饱和,且不改变其溶液质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升温B.降温
C.加水D.加不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
21.
现要配制l00g 12%的氯化钠溶液,称量过程中误将砝码(砝码盒中的砝码规格有50g、20g、10g、5g,称量时5g以下用游码)和称量物放反了,其他过程没有错误,则实际配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12%B.8%
C.8.3%D.10%
22.
下列事例不能直接证明大气中含有水的是( )
A.露置的饼干潮了B.下雨下雪C.空调管有水流出D.河水结冰了
23.
下列物质是溶液的是(    )
A.牛奶B.泥水混合物C.冰水混合物D.盐水
24.
下列物质依次为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一组(   )
A.牛奶、雪碧、石灰浆B.矿泉水、自来水、汽油和水的混合物
C.泥浆水、油水振荡后的液体、碘酒D.淀粉水、可口可乐、糖水
25.
水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一种资源,但地球上的陆地淡水只占总水量的2.53%。如图是地球上各大洲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和人口数量各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示意图。可见(    )
A.亚洲水资源人均拥有量最少
B.全球水资源的分布是均衡的
C.水是循环的,没有必要担心水资源不足
D.亚洲水资源总量最多,不存在水资源缺乏问题
26.
在如图所示的水循环模式中最能代表台风登陆过程的是(   )
A.①③B.②③
C.③④D.③⑤
27.
有的科学家曾这样预言:“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下列主要原因中,属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是(  )
①虽然地球上总水量很多,但淡水资源却不充裕;②地球上淡水分布很不均匀;③水被污染的问题日益突出;④不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⑤浪费水的现象依然严重。
A.①②B.③④⑤C.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3.填空题(共4题)

28.
下图是小梅配制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上图中的玻璃仪器分别是广口瓶、量筒、烧杯和____________ 。
(2)指出图中的一处错误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配制时应选择____ (选填“10mL”或“50mL”或“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
(4)下列操作可能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______)
A 称量时,砝码放在左盘,氯化钠放右盘 B 量取水时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
C 将量取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溅出 D 将溶液装瓶存放时,不慎洒落
29.
如图所示,玻璃管中有色液体的左右移动可反映出瓶内气体温度的变化。当向盛有水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固体氢氧化钠时,发现有色液体向右移动,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而当向盛有水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硝酸铵时,发现有色液体向左移动,这又说明了____________。
30.
请你各举一个实例,说明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是错误的。
(1)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实例:________
(2)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固体。实例:________________
(3)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实例:____
(4)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实例:_____
31.
2019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七届“世界水日”,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在实验过程中,试管b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 (填名称)。试管b与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大约是________,已知在相同条件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氢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则实验中测得结果比理论值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写出水电解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电解水实验中,为了增强水的导电能力,常在水中添加少量的________,反应一段时间后,该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__ (填“变大”、“不变”、“变小”)
(3)水是最常见的溶剂,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__
A.面粉B.白糖C.植物油D.硝酸钾
(4)图乙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t2℃ 时将30克a物质加入到50克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该溶液为_____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②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选择题:(25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