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0题)
1.
恐龙曾是地球上的霸主,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迄今为止,科学家们提出的观点不下十几种,比较权威的观点认为恐龙灭绝和6500万年前的一颗大陨星撞击地球有关。科学家提出这种观点是属于科学探究中 ( )
A.建立假设 | B.提出问题 | C.收集证据 | D.设计方案 |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测量液体温度时,把温度计插入液体中立即读数 |
B.体温计测量体温时,离开人体读数就不准了 |
C.在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前,应看清量筒的量程和最小刻度 |
D.若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磨损,则不能测出准确结果 |
3.
酒精有很强的挥发性,也就是说很容易从液态酒精变成气态酒精。实验发现,酒精在挥发时,要从原来的酒精液体中带走很多热量,而使剩余的酒精温度降低。在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抽出,它的示数将( )。
A.一直升高 | B.一直降低 | C.先升高后降低 | D.先降低后升高 |
4.
有一支刻度不准的温度计,插入冰水混合物时读数为-3℃;插入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读数为77℃,现测得气温为17℃,那么室内实际气温是 ( )
A.18℃ | B.20℃ |
C.25℃ | D.17℃ |
5.
测量跳远成绩时,下列测量工具合适的是( )
A.分度值是 1cm 的 15m 的卷尺 | B.分度值是 1mm 的米尺 |
C.分度值是 1cm 的 1.5m 的钢卷尺 | D.分度值是 0.1mm 的游标卡尺 |
7.
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
A.1.5米=1.5米×1000毫米=1500毫米 | B.2.6kg=2.6×1000g=2600g |
C.1.5米=1.5×1000=1500毫米 | D.260g=260g×0.001=0.26kg |
11.
如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与图示相符的是( )


A.Ⅰ血液、Ⅱ血浆、Ⅲ血红蛋白 |
B.Ⅰ核糖体、Ⅱ核糖核苷酸、Ⅲ核糖核酸 |
C.Ⅰ生态系统、Ⅱ生物群落、Ⅲ生产者 |
D.Ⅰ致癌因子、Ⅱ病毒致癌因子、Ⅲ黄曲霉毒素 |
16.
如图所示的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①表示细胞分化过程,②表示细胞分裂过程 |
B.①过程产生的细胞和原细胞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
C.②过程产生的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 |
D.生物体通过①过程和②过程形成组织 |
17.
某同学制作并观察了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据如图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乙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植物细胞结构 |
B.下降显微镜镜筒时,眼睛应注视图丙中的① |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图丙中①与②放大倍数的乘积 |
D.图甲中带黑边的圆圈是气泡,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没有让其 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 |
20.
下列现象能够证明地球的形状是球体的有( )
①我们能观察到的地球以外的天体都是圆形的 ②离开港口的船只都是船身先消失,然后桅杆才慢慢消失 ③人越往高处去,看见的地平圈越大 ④地球在用哈勃天文望远镜拍摄的照片上是圆的
①我们能观察到的地球以外的天体都是圆形的 ②离开港口的船只都是船身先消失,然后桅杆才慢慢消失 ③人越往高处去,看见的地平圈越大 ④地球在用哈勃天文望远镜拍摄的照片上是圆的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③④ |
2.填空题- (共11题)
21.
如图,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 ________,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___。用它测得《科学》课本页码从第1页至188页的厚度为9.4毫米,则每一张纸的厚度为_______厘米。



24.
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在____________,读数时视线要与______________相平,如图所示量筒内的液体的体积是________ ,若小木在量取10毫升的液体时俯视读数,所测得液体的体积会比10毫升________。

27.
我国是诗的国度,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很多颂扬万物的诗句,如A“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B“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C“古道西风瘦马”;D“两个黄鹂鸣翠柳”;E“春蚕到死丝方尽”;F“海阔凭鱼跃”。请根据生物学知识和文学的联系,写出下图中①、②、③对应生物的诗句代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图1显微镜是生物实验中的放大仪器,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在视野中有污点影响观察,李玮转动[1],发现污点不动,说明污点有可能在[ ]________或玻片标本上。
(2) 李玮发现视野太亮刺眼,他可以使用______调节光线变弱。
(3) 李玮发现将原来使用的“5×”目镜和“10×”物镜的显微镜,调整为“16×”目镜后,原来的图像变模糊了,此时他应该使用________。此时显微镜放大倍数是________倍。
(4)根据图2甲图,物像偏了,李玮应将玻片标本向________移动。

(1)在视野中有污点影响观察,李玮转动[1],发现污点不动,说明污点有可能在[ ]________或玻片标本上。
(2) 李玮发现视野太亮刺眼,他可以使用______调节光线变弱。
(3) 李玮发现将原来使用的“5×”目镜和“10×”物镜的显微镜,调整为“16×”目镜后,原来的图像变模糊了,此时他应该使用________。此时显微镜放大倍数是________倍。
(4)根据图2甲图,物像偏了,李玮应将玻片标本向________移动。
30.
墨鱼俗称乌贼,我省沿海产量丰富。
(1)墨鱼是真正的贝类,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镜观察到的墨鱼体内放大120倍的内贝壳。
(2)请根据下表信息完成三种动物的简单检索表.______________
(1)墨鱼是真正的贝类,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镜观察到的墨鱼体内放大120倍的内贝壳。
(2)请根据下表信息完成三种动物的简单检索表.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0道)
填空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