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2章 天气与气候 单元测试(含答案)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543937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8/18

1.选择题(共20题)

1.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大气层是这个“家园”的保护伞,没有了它,人类将无法生存。请你设想一下,假如地球周围没有大气层,以下现象将不再发生的是(  )
A.用天平称物体质量B.水往低处流
C.将衣服上的灰尘拍下D.用吸管喝饮料
2.
在制药时,为从溶液中提取抗菌素,要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菌素不能超过80℃的温度下提取,应采用的办法是(    )
A.增加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B.降低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C.缩短沸腾的时间D.用微水加热使其沸腾
3.
当两列高速行驶的火车相对驶过时,它们必须减速,否则车窗玻璃将会损坏,如果真的发生了这种现象,那么(  )
A.碎玻璃将会飞向车内B.碎玻璃将会飞向车外
C.碎玻璃沿竖直方向下落D.碎玻璃将会飞向车顶
4.
近年关于“吸物超人”的报道层出不穷,把陶瓷盘、塑料遥控器、金属勺等物往“超人”胖乎乎汗津津的身上按一下,物体就被身体“吸”住而不掉下来,下列分析中合理的是
A.“超人”身上有强磁性,所以能够吸物 B.“超人”身上有静电,所以能够吸物
C.“超人”身上有汗水,所以能够粘住物 D.“超人”身体吸物是假,大气压物是真
5.
如图所示,从倒置的漏斗口用力吸气或向下吹气,乒乓球都不会掉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吸气或吹气都减小了乒乓球上方气体的压强
B.吸气或吹气都增大了乒乓球下方气体的压强
C.吸气减小了乒乓球上方气体的压强,吹气增大了乒乓球下方气体的压强
D.吸气增大了乒乓球下方气体的压强,吹气减小了乒乓球上方气体的压强
6.
登山运动员徒手攀登海拔较高的山峰,在继续攀登海拔4000米以上高度时,尽管经过充足的休息后再爬,但是越往上爬越感觉到乏力,出现头晕、耳鸣和恶心等现象,其主要原因
A.山峰陡峭,人体能量消耗大B.高处气温太低
C.高山上空气稀薄,气压偏低D.该运动员体质太差
7.
有些跑车在车的尾部设计安装了一种“气流偏导器”,该结构主要是为了让跑车高速行驶时,车轮能更好地“抓紧”地。对“气流偏导器”的形状说法正确的是(  )
A.它的上表面平直,底部呈弧形凸起B.它的上表面呈弧形凸起,底部平直
C.它的上表面和底部平直D.它的上表面和底部均呈弧形凸起
8.
一成年人全身表面积大约为2米2,那么这个人全身所受到的大气压力约为2×105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已经被压习惯了,人结实所以不在乎
B.计算错了,哪能有这么大,真的是这么大一定会把人压扁了
C.因为上下、左右、前后压力对称,所以人受到的总压力为零,感觉不到
D.因为人体内部结构也有气体,所以人体里外压强可以互相抵消
9.
“和谐号”动车停靠在成都东站的情景如图所示。为避免人被“吸”向列车而发生事故,站台上设有距列车一定距离的安全线。这是因为列车进站时车体附近(  )
A.气流流速大,压强小B.气流流速大,压强大
C.气流流速小,压强大D.气流流速小,压强小
10.
塑料吸盘是家庭常用的小工具,小明做了如图的实验,在实验中吸盘都保持静止,但所挂钩码已是吸盘所能提起的最大重物,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如果将塑料吸盘戳个小孔,吸盘仍能吸在墙面上
B.甲图中大气对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码的重力
C.利用乙图的实验可以粗略测量大气压强的值
D.利用乙图的实验在海拔更高的地区仍能提起该重物
11.
下列四种飞行器,在飞行时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获升力的是(  )
A.热气球B.飞艇C.飞机D.火箭
12.
下列四幅降水量的年分布图中,最易发生旱涝灾害的是( )
A.B.
C.D.
13.
大气垂直分层的主要依据是()
A.空气的密度
B.空气的组成成分
C.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D.水汽含量的多少
14.
下列四副是天气预报中经常出现的图标,能够表示要下大雨的是(   )
A.B.C.D.
15.
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纬度位置相近,长江中下游平原是四季分明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青藏高原是高原山地气候,是全国7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造成两地气候明显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经度位置B.海拔高度C.海陆位置D.季风影响
16.
气象观测中用什么工具来测量风向和风速?(   )
A.百叶箱B.温度计C.雨量筒D.风向标和风速仪
17.
下列语句中,描述气候的是(  )
A.午后多云转晴B.明天大风降温
C.四季如春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8.
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季风气候特点的是
A.B.
C.D.
19.
图中表示的风向和风力是(    )
A.西南风四级B.东北风四级
C.西南风六级D.东北风六级
20.
冷锋常带来什么天气?(   )
A.阴雨连绵的天气B.降雨和气温升高
C.降雨、大风和气温降低D.降雪、大风和气温升高

2.填空题(共4题)

21.
在五一游戏晚会上,陈思同学演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排在一条线上的三个碗,中间碗内放一个乒乓球,当用小管向球斜上方吹气时,乒乓球将__________________。
22.
(1)一根长约10 cm左右的饮料吸管A插在盛水的杯子中,另一根吸管B的管口贴靠在A管的上端,往B管中轻轻吹气,会看到A管中液面_______,这是因为A管上方空气流速增大,使压强________而造成的结果。

(2)同学们每天的学习离不开钢笔,吸墨水时,先捏笔胆排出里面的空气,松手后墨水在_________作用下进入笔胆。
(3)地球的大气层中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一天之中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__________。
(5)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嫦娥三号”飞离地球的时候她依次经过了大气层的对流、平流层、_________、暖层、外层,其中最适宜飞机飞行的是_________。
24.
读A、B两地气温日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_,温差达到________℃。
(2)A、B两地分别表示海洋和陆地,那么________是海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0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