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1.
我们可以利用如图一所示装置来比较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已知其他条件适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光照下,装置内植物光合作用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甲处气体的CO2浓度低于乙处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___呼吸作用.(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黑暗时,甲处测到的CO2主要来自___、___等.

(1)写出光照下,装置内植物光合作用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甲处气体的CO2浓度低于乙处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___呼吸作用.(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黑暗时,甲处测到的CO2主要来自___、___等.
2.
鉴别5瓶失去标签的溶液: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CuSO4溶液和BaCl2溶液。在不外加试剂的情况下进行鉴别,请完成实验:
(1)观察5溶液的颜色,溶液呈______色的是CuSO4溶液。
(2)取少量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放入四支试管中,再分别滴加CuSO4溶液,可鉴别出NaOH溶液和BaCl2溶液。
(3)简要写出对剩余两瓶溶液鉴别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将所有试管中的物质充分混合,过滤除去沉淀,得到蓝色滤液;取少量蓝色滤液分别与下列物质混合时,一定无明显现象的是_______.
A、Fe B、FeCl3溶液 C、KOH溶液 D、AgNO3溶液
(1)观察5溶液的颜色,溶液呈______色的是CuSO4溶液。
(2)取少量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放入四支试管中,再分别滴加CuSO4溶液,可鉴别出NaOH溶液和BaCl2溶液。
(3)简要写出对剩余两瓶溶液鉴别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将所有试管中的物质充分混合,过滤除去沉淀,得到蓝色滤液;取少量蓝色滤液分别与下列物质混合时,一定无明显现象的是_______.
A、Fe B、FeCl3溶液 C、KOH溶液 D、AgNO3溶液
2.选择题- (共20题)
3.
小金制作一密封的生态瓶置于向光的窗台上,下列四种环境中,生态瓶里小鱼存活时间最长的是( )
A.适量的水和水藻 |
B.适量的水和泥土 |
C.适量的水、水藻和泥土 |
D.适量蒸馏水、经过灭菌处理的水藻和灭菌消毒处理的泥土 |
4.
下列现象与解释相对应的是
A.人出现中暑现象散热大于产热 |
B.呆小症一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
C.盆景植物弯向光照充足的窗口生长一-植物的向光性 |
D.人的眼睛突遇强光会不自觉的闭合一激素的调节 |
7.
如图为生物常见的物质交换模型,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


A.若X为组织细胞,Y为毛细血管,则②可表示为营养物质和氧气 |
B.若X为肺泡,Y为毛细血管,则血液流经Y后,含氧量增加 |
C.若X为根毛细胞,①为水,则Y可表示输导组织 |
D.若X为叶肉细胞.①为水.则Y为叶脉中的导管 |
8.
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是


A.图甲比较铝.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
B.图乙探究铁的锈蚀是否需要水 |
C.图丙探究MnO2对H2O2分解的催化作用 |
D.图丁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
9.
近日,浙江省召升“五水共治”工作会议.提出全省到2017年底要全面实现无V类水。针对此目标,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A.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 B.禁止向河道内倾倒垃圾 |
C.拆除河流两岸乱指建的畜禽养殖场 | D.全面抑制水中生物的生长 |
10.
向图示的烧杯中加人一定量的水,仅有部分晶体溶解,且加水前后溶液温度保持不变。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描述正确的是


A.溶剂的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浅 |
B.溶质的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深 |
C.溶质的溶解度增大,溶液颜色不变 |
D.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溶液颜色不变 |
11.
金属冶炼是把金属从化合态变成游离态。如炼铜的方法有:
①湿法炼铜:Fe +CuSO4 =FeSO4+Cu:
②干法炼铜:H2 +CuO
Cu+H2O下列有关说质错误的是
①湿法炼铜:Fe +CuSO4 =FeSO4+Cu:
②干法炼铜:H2 +CuO

A.①湿法炼铜是利用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
B.②干法炼铜是利用H2具有还原性 |
C.①.2两种方法,反应后固体质量都有增加 |
D.①.②两种方法中所涉及的化学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
15.
如图所示,用一根自重可以忽略不计的撬棒撬动石块,若撬棒C点受到石块的压力为1500N,且AB=1.5m,BC=0.3m,CD=0.2m,则撬动石块的力应不小于


A.500N |
B.300N |
C.200N |
D.150N |
16.
小明观察如下漫画,总结了四个观点,错误的是()


A.甲图此刻人对箱子推力等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
B.乙图此刻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大于甲图此刻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
C.丙图此刻人对箱子推力大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
D.丙图箱子在同一水平面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
17.
在电影《斯巴达三百勇土》中波斯军队用投石车投出巨石来攻击斯巴达克城的城墙,在巨石被投出到击中城墙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巨石在最高点时动能最大 |
B.巨石在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小 |
C.巨石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
D.巨石的重力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
21.
为了验证土壤成分,小金用矿泉水瓶装了1/3瓶的土壤,盖上瓶盖,放在太阳光下晒了一个小时,结聚在矿泉水瓶的内壁出现大量水珠。这实验说明土壤中含有
A.水 | B.空气 | C.腐殖质 | D.矿物质颗粒 |
22.
2017年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做好以垃圾分类处置为重点的“五废其治”,以提升生活环境质量。下列选项是某小区垃圾分类箱上的说明示意图.则废旧金属应放入
A.![]() | B.![]() | C.![]() | D.![]() |
3.填空题- (共9题)
23.
在南瓜花蕾期,用适宜浓度的“2,4-D”处理花蕾可提高坐果率,促进增产。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确定施用“2,4-D”的最适浓度。
①将生长发育(或状态)相同的南瓜__________分成若干组;
②配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统计分析不同组的南瓜坐果率,确定最适施用浓度。
①将生长发育(或状态)相同的南瓜__________分成若干组;
②配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统计分析不同组的南瓜坐果率,确定最适施用浓度。
24.
如图是成熟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 对细胞有保护和支持作用的结构是( )____________
(2)控制“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现象的物质存在于( ) _______

(1) 对细胞有保护和支持作用的结构是( )____________
(2)控制“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现象的物质存在于( ) _______
25.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物质在体内的运输与循环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血管B的名称是______,它与心脏的右心房相连。
(2)血液流经______后,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3)餐后两小时,A,B,C,D四处血液中血糖含量最高的部位是______(填字母标号).

(1)血管B的名称是______,它与心脏的右心房相连。
(2)血液流经______后,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3)餐后两小时,A,B,C,D四处血液中血糖含量最高的部位是______(填字母标号).
26.
图甲为甲烷燃烧实验,图乙为甲烷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烷属于____________(选填“有机”或“无机”)物;在图甲实验中,可观察到烧杯内壁有__________,若要检验甲烷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可将烧杯正放,并向其中加入适量_______________,振荡并观察现象;
(2)由图乙可知,一个甲烷分子是由________构成的,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水分子的相同点是________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


(1)甲烷属于____________(选填“有机”或“无机”)物;在图甲实验中,可观察到烧杯内壁有__________,若要检验甲烷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可将烧杯正放,并向其中加入适量_______________,振荡并观察现象;
(2)由图乙可知,一个甲烷分子是由________构成的,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水分子的相同点是________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
27.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B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 下列有关氧气收集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步骤有: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按要求装配好仪器:③向分液斗中加入盐酸;④向锥形瓶中放入大理石;⑤收集气体;⑥打开分液漏斗活塞。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填序号);其中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1)B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 下列有关氧气收集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可选用C装置收集氧气,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
B.可选用D装置收集氧气,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
C.可选用E装置收集氧气,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
D.可选用F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导管口b通入 |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填序号);其中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28.
标有“220V 100W”和“220V 60W”的甲、乙两盏白炽灯,甲灯丝的电阻是____Ω ,当它们串联在家庭电路中时,较亮的是____________灯(选填“甲”或“乙”)。
29.
小金在一根一端密封的空心玻璃管下端绕上一段细铁丝,制成一支自制密度计,用它来测量液体密度,测量过程中杯内液体总量没有变化,小金先用天平称出空心玻璃管和细铁丝的总质量为100g。(本题中取g=10N/kg)

(1)当密度计在杯中漂浮时,液面高度在A处(如图甲).此时,密度计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为_________m3。
(2)使用中,小柯发现细铁丝很容易滑落,于是他改变这段细铁丝的形状,并把铁丝置于玻璃管内,再次测量同一杯液体密度(如图乙),杯中液面将__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仍在A处”)

(1)当密度计在杯中漂浮时,液面高度在A处(如图甲).此时,密度计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为_________m3。
(2)使用中,小柯发现细铁丝很容易滑落,于是他改变这段细铁丝的形状,并把铁丝置于玻璃管内,再次测量同一杯液体密度(如图乙),杯中液面将__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仍在A处”)
30.
如图,一卡车车厢底板据地面1.5m高,小明把一块3m长的钢板AB搭在车厢底板上,构成一个斜面,他通过这个斜面,用F=800N的力,已知木箱重1200N.求:
(1)小明推木箱做了多少有用功?_______
(2)该斜面的机械效率._______
(3)木箱受到的摩擦力._______
(1)小明推木箱做了多少有用功?_______
(2)该斜面的机械效率._______
(3)木箱受到的摩擦力.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选择题:(20道)
填空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