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九年级5月中考模拟科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53798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5/12/8

1.简答题(共4题)

1.
小丽同学利用学校实验室的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了洋葱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后,绘制了两个细胞结构图,如图所示。请指出图中存在的错误或不妥之处。图甲 ,图乙
2.
奥运冠军陈定在男子20千米竞走比赛中,用时1小时18分46秒。
(1)听到发令枪响,陈定立即开始行走。该反射活动的途径是:耳→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肌肉,其中“肌肉”属于反射弧中的   部分。
(2)陈定在竞走时,不断地用毛巾擦汗,他产热的主要器官是
3.
目前提倡一种含碳酸钙的环保“石头纸”: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称取100g碎纸样品。分别在5只烧杯中进行了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假设纸张其他成分既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烧杯①
烧杯②
烧杯③
烧杯④
烧杯⑤
加入样品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40
60
80
100
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的质量/g
1.76
3.52
X
7.04
7.04
 
(1)表中X的值为_____________;
(2)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
(3)求烧杯④中物质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_____________.
4.
酸碱盐性质的实验课上,小丽在一支干净的试管内加入2毫升左右的稀盐酸,再滴入2滴Na2CO3溶液,很快产生大量气泡。而同桌的小明则先加入2毫升左右的Na2CO3溶液,再滴入2滴稀盐酸,结果没有看到所预想的气泡;再滴入几滴稀盐酸才产生大量气泡。这是为什么呢?
小丽上网查阅:
Na2CO3与盐酸的反应分两步:第一步:Na2CO3 + HCl = NaHCO3+ NaCl,这一步没有气体产生。第二步:NaHCO3 + HCl =" NaCl" +H2O +CO2↑,这一步才有气体产生。请回答:
(1)写出盐酸和Na2C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请说出生活中酸碱灭火器的原料用NaHCO3而不用Na2CO3的理由:

2.选择题(共18题)

5.
在科学学习和研究中,我们对一些不能直接进行实验和测量的,可创造条件进行模拟研究。下列研究中,不属于模拟实验的(  )
A.研究星系运动特点进行的气球充气实验
B.研究分子间存在进行的黄豆和芝麻混合实验
C.研究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的实验
D.研究生命演化过程进行的米勒实验
6.
小明将质量相同的三块金属甲、乙、丙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表面平整的石蜡上,1小时后,石蜡的形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
B.该实验在研究科学量时采用了转换思想
C.从实验结果分析丙的比热容最大
D.该实验目的是为了研究影响热量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7.
小明同学建立了下图所示生物分类表,表中1、2、3可代表的生物分别是()
A.小麦酵母菌甲流病毒
B.草履虫乳酸杆菌衣藻
C.水稻大肠杆菌乙肝病毒
D.马尾松青霉大肠杆菌
8.
甲图为自然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乙图为城市生态系统的能量倒金字塔,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植物是两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B.甲图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比乙图系统强
C.乙生态系统一旦人的作用消失,对生态系统影响较大
D.甲生态系统受到农药污染,污染物浓度含量最高是绿色植物
9.
请认真分析下列甲、乙、丙、丁四组实验装置(实验的生物材料都具有生物活性,实验过程中的其他条件均适宜),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实验装置可用来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B.乙实验装置可用来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了二氧化碳
C.丙实验装置可用来探究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D.丁实验装置可用来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10.
2013年5月29日是人类登上珠穆朗玛峰60周年纪念日,科考队员登上珠峰时,他们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是()
A.体温下降B.机体耗氧量降低
C.皮肤血管收缩D.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减弱
11.
我县某校研究性小组成功地在一颗柿树上结出20多个品种不同的柿子,他们采用的方法是()
A.分根B.嫁接C.压条D.扦插
12.
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是杂质),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操作方法
A
Fe(Fe2O3
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B
CaO粉末(CaCO3粉末)
加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
C
NaOH溶液[Ca(OH)2溶液]
通入过量CO2气体,充分反应后过滤
D
CuSO4溶液(硫酸)
加入过量CuO粉末,加热,充分反应后过滤
 
A.AB.BC.CD.D
13.
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与空气和氧气反应,现象如下表所示:
 



空气
剧烈燃烧
变黑
变黑
氧气
更剧烈燃烧
变黑
剧烈燃烧
 
以上信息,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甲>丙>乙B.甲>乙>丙
C.乙>丙>甲D.丙>乙>甲
14.
善于发现规律是学习科学必备的一项基本素质。例如:CH4、C2H6、C3H8、C4H10是根据C、H原子个数从小到大排列。下列各组物质的排列没有规律的是()
A.Ag、Cu、Zn、K
B.H2、CO2、NH3、NaNO2
C.HCl、Cl2、HClO2、KClO3
D.Cl2、CO2、O2、H2
15.
向四只分别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不断加入下列物质,直至过量,最终溶液pH等于7的物质是()
A.BaCl2B.Mg(OH)2C.NaOHD.Na2O
16.
概念之间、化学反应之间具有包含、并列、交叉等关系。下表中X、Y符合下图所示关系的是(  )
 
A
B
C
D
X
异化作用
单质
DNA
动能
Y
新陈代谢
化合物
基因
势能
 
A.AB.BC.CD.D
17.
右图为太阳系演变过程中某固体样品中各种元素的质量分数比例关系图。此样品中不可能含有的化合物是()
A.氧化铝B.氧化铁
C.碳酸钙D.二氧化硅
18.
轮滑是小朋友非常喜爱的运动。用力推物体时,物体未动,而小朋友却远离而去。虽然小朋友没有再用力蹬地, 但仍然能滑很远。要解释这些现象,可利用下列知识中()
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②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③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19.
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 )
A.B.C.D.
20.
如图所示,粗心的小明把电流表当作电压表接在了Ll的两端。此时如果闭合开关,一定会发生(  )
A.电源短路B.L1不亮
C.电流表损坏D.L2的灯丝烧断
21.
如图所示,进入人眼睛的光线是由( )
A.平面镜发出的B.像s′发出的
C.平面镜反射的D.人的眼睛发出的
2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正月初一这天晚上,如果天晴可以看到一轮弯弯的月亮
B.流水、风、冰川都是导致地形变化的外力因素
C.火山喷发和地震都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
D.星系光谱研究还不能说明地球是宇宙大爆炸的中心

3.填空题(共3题)

23.
科学兴趣小组在调查一化工厂时,发现有个车间排出的废水澄清透明,呈黄色。为测定该废水中所含的物质,他们进行如下实验(假设能发生的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
(1)用pH试纸测试,测得pH为2。
(2)取一定量废水溶液,加入Ba(NO3)2溶液,无现象。
(3)另取一定量废水溶液,加入AgNO3溶液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A和滤液。
(4)向滤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到红褐色沉淀B。
由此可知:该废水溶液呈 性;所得的红褐色沉淀B为 ;废水溶液中肯定含有的盐是
24.
(1)现今不少青少年都戴上了近视眼镜。戴眼镜会带来许多不便,如在寒冷的冬天___________(填“从室外进入教室”或“从教室走到室外”)的时候眼镜会变模糊,该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___。
(2)“月球车”已经在月球的进行软着陆探测,着陆时着陆器不能借助降落伞,是因为月球上没有___________。
25.
夏天,被蚊子叮咬之处常会出现肿胀和瘙痒等症状,这是人体对蚊子毒素(其主要成分为二甲基亚硝胺(CH3)2N2O)的过敏引起的。回答下列问题:
(1)二甲基亚硝胺(CH3)2N2O在分类上属于 ;(选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英国科学家罗斯因为在按蚊体内发现了疟原虫从而在1902年获得诺贝尔奖,疟原虫属于 (选填“病原体”或“传染源”)。
(3)灭蚊奇招:CCTV-10《我爱发明》栏目中介绍有效灭蚊方法,在电蚊拍的一侧安装小电扇,利用气体流速越大气压越 的原理,把蚊子吸入其中。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4道)

    选择题:(18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