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4题)
2.
奥运冠军陈定在男子20千米竞走比赛中,用时1小时18分46秒。
(1)听到发令枪响,陈定立即开始行走。该反射活动的途径是:耳→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肌肉,其中“肌肉”属于反射弧中的 部分。
(2)陈定在竞走时,不断地用毛巾擦汗,他产热的主要器官是 。
(1)听到发令枪响,陈定立即开始行走。该反射活动的途径是:耳→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肌肉,其中“肌肉”属于反射弧中的 部分。
(2)陈定在竞走时,不断地用毛巾擦汗,他产热的主要器官是 。
3.
目前提倡一种含碳酸钙的环保“石头纸”: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称取100g碎纸样品。分别在5只烧杯中进行了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假设纸张其他成分既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1)表中X的值为_____________;
(2)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
(3)求烧杯④中物质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_____________.
| 烧杯① | 烧杯② | 烧杯③ | 烧杯④ | 烧杯⑤ |
加入样品的质量/g | 20 | 20 | 20 | 20 | 20 |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 20 | 40 | 60 | 80 | 100 |
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的质量/g | 1.76 | 3.52 | X | 7.04 | 7.04 |
(1)表中X的值为_____________;
(2)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
(3)求烧杯④中物质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_____________.
4.
酸碱盐性质的实验课上,小丽在一支干净的试管内加入2毫升左右的稀盐酸,再滴入2滴Na2CO3溶液,很快产生大量气泡。而同桌的小明则先加入2毫升左右的Na2CO3溶液,再滴入2滴稀盐酸,结果没有看到所预想的气泡;再滴入几滴稀盐酸才产生大量气泡。这是为什么呢?
小丽上网查阅:
Na2CO3与盐酸的反应分两步:第一步:Na2CO3 + HCl = NaHCO3+ NaCl,这一步没有气体产生。第二步:NaHCO3 + HCl =" NaCl" +H2O +CO2↑,这一步才有气体产生。请回答:
(1)写出盐酸和Na2C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请说出生活中酸碱灭火器的原料用NaHCO3而不用Na2CO3的理由: 。
小丽上网查阅:
Na2CO3与盐酸的反应分两步:第一步:Na2CO3 + HCl = NaHCO3+ NaCl,这一步没有气体产生。第二步:NaHCO3 + HCl =" NaCl" +H2O +CO2↑,这一步才有气体产生。请回答:
(1)写出盐酸和Na2C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请说出生活中酸碱灭火器的原料用NaHCO3而不用Na2CO3的理由: 。
2.选择题- (共18题)
5.
在科学学习和研究中,我们对一些不能直接进行实验和测量的,可创造条件进行模拟研究。下列研究中,不属于模拟实验的( )
A.![]() |
B.![]() |
C.![]() |
D.![]() |
6.
小明将质量相同的三块金属甲、乙、丙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表面平整的石蜡上,1小时后,石蜡的形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 | B.该实验在研究科学量时采用了转换思想 | C.从实验结果分析丙的比热容最大 | D.该实验目的是为了研究影响热量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
8.
甲图为自然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乙图为城市生态系统的能量倒金字塔,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植物是两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
B.甲图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比乙图系统强 |
C.乙生态系统一旦人的作用消失,对生态系统影响较大 |
D.甲生态系统受到农药污染,污染物浓度含量最高是绿色植物 |
9.
请认真分析下列甲、乙、丙、丁四组实验装置(实验的生物材料都具有生物活性,实验过程中的其他条件均适宜),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实验装置可用来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
B.乙实验装置可用来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了二氧化碳 |
C.丙实验装置可用来探究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
D.丁实验装置可用来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
10.
2013年5月29日是人类登上珠穆朗玛峰60周年纪念日,科考队员登上珠峰时,他们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是()
A.体温下降 | B.机体耗氧量降低 |
C.皮肤血管收缩 | D.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减弱 |
12.
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是杂质),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操作方法 |
A | Fe(Fe2O3) | 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
B | CaO粉末(CaCO3粉末) | 加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 |
C | NaOH溶液[Ca(OH)2溶液] | 通入过量CO2气体,充分反应后过滤 |
D | CuSO4溶液(硫酸) | 加入过量CuO粉末,加热,充分反应后过滤 |
A.A | B.B | C.C | D.D |
13.
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与空气和氧气反应,现象如下表所示:
以上信息,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 甲 | 乙 | 丙 |
空气 | 剧烈燃烧 | 变黑 | 变黑 |
氧气 | 更剧烈燃烧 | 变黑 | 剧烈燃烧 |
以上信息,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甲>丙>乙 | B.甲>乙>丙 |
C.乙>丙>甲 | D.丙>乙>甲 |
14.
善于发现规律是学习科学必备的一项基本素质。例如:CH4、C2H6、C3H8、C4H10是根据C、H原子个数从小到大排列。下列各组物质的排列没有规律的是()
A.Ag、Cu、Zn、K |
B.H2、CO2、NH3、NaNO2 |
C.HCl、Cl2、HClO2、KClO3 |
D.Cl2、CO2、O2、H2 |
18.
轮滑是小朋友非常喜爱的运动。用力推物体时,物体未动,而小朋友却远离而去。虽然小朋友没有再用力蹬地, 但仍然能滑很远。要解释这些现象,可利用下列知识中()
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②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③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②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③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②③ |
2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正月初一这天晚上,如果天晴可以看到一轮弯弯的月亮 |
B.流水、风、冰川都是导致地形变化的外力因素 |
C.火山喷发和地震都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 |
D.星系光谱研究还不能说明地球是宇宙大爆炸的中心 |
3.填空题- (共3题)
23.
科学兴趣小组在调查一化工厂时,发现有个车间排出的废水澄清透明,呈黄色。为测定该废水中所含的物质,他们进行如下实验(假设能发生的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
(1)用pH试纸测试,测得pH为2。
(2)取一定量废水溶液,加入Ba(NO3)2溶液,无现象。
(3)另取一定量废水溶液,加入AgNO3溶液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A和滤液。
(4)向滤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到红褐色沉淀B。
由此可知:该废水溶液呈 性;所得的红褐色沉淀B为 ;废水溶液中肯定含有的盐是 。
(1)用pH试纸测试,测得pH为2。
(2)取一定量废水溶液,加入Ba(NO3)2溶液,无现象。
(3)另取一定量废水溶液,加入AgNO3溶液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A和滤液。
(4)向滤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到红褐色沉淀B。
由此可知:该废水溶液呈 性;所得的红褐色沉淀B为 ;废水溶液中肯定含有的盐是 。
24.
(1)现今不少青少年都戴上了近视眼镜。戴眼镜会带来许多不便,如在寒冷的冬天___________(填“从室外进入教室”或“从教室走到室外”)的时候眼镜会变模糊,该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___。
(2)“月球车”已经在月球的进行软着陆探测,着陆时着陆器不能借助降落伞,是因为月球上没有___________。
(2)“月球车”已经在月球的进行软着陆探测,着陆时着陆器不能借助降落伞,是因为月球上没有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4道)
选择题:(18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