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2013年5月29日是人类登上珠穆朗玛峰60周年纪念日,科考队员登上珠峰时,他们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是()
A.体温下降
B.机体耗氧量降低
C.皮肤血管收缩
D.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减弱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5-12-08 09:07: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请结合所学科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日常生活中,许多人把抗生素当成了治疗感冒、咳嗽的灵丹妙药,但有时使用抗生素治疗流行性感冒效果并不显著,主要原因是引发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为病毒,而抗生素的作用对象一般是
。
(2)人体体温能够保持相对恒定,是由于
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当身体的冷觉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时,产生的兴奋由传入神经传至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可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该激素作用于全身细胞,提高细胞新陈代谢的速度,增加产热量;
(3)当体内有炎症时会出现发热现象,这有利于吞噬细胞和抗菌物质等转移炎症区,抵御病原体的攻击,此过程属于
免疫。人体注射乙型流感疫苗后,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产生的相应
不能识别并作用于侵入机体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
同类题2
下表所示人处于安静和活动情况下体内不同器官的产热量百分比,请回答:
(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正常人在睡眠状态下的主要产热器官是
(2)人体的体温之所以能维持稳定,主要是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这个动态平衡的调节过程受人体脑干中的________控制的.
(3)夏季,当环境温度高于体表温度时,人体主要通过_______散热.
同类题3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了8.1级地震。我国西藏日喀则等地也受到地震影响,出现人员伤亡。
(1)刚从平原进入高原的救援人员,由于高原上夜间气温低,许多人冻得瑟瑟发抖,这种行为的生理意义是_____。到了12月,一些援建人员发现,日喀则的一些哺乳动物换上了一层厚重的皮毛,这对动物来说有什么好处?_____。
(2)小玲是一名支援日喀则灾后重建的工作人员,一天她感冒发烧了,医生为其测量体温并认真检查,但小玲的体温在24小时内均在39 ℃左右,则小玲在这24小时内产热和散热的关系是(_____)
A.产热大于散热
B.产热等于散热
C.产热小于散热
同类题4
人体排出汗液的生理作用是()
A.皮肤分泌汗液是人体排出废物的一个途径
B.汗液蒸发是人体蒸发散热的主要方式
C.汗液蒸发是人体在35℃以上环境中散热的主要途径
D.以上三项都是
同类题5
如图表示某正常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手臂皮肤血管内血液在单位时间内的流量变化。在A分钟时刻,室内温度由15℃快速上升至40℃。这个温度维持了50min,然后在B分钟时刻又迅速下降至15℃并一直持续至C分钟时刻。
(1)在A时刻到B时刻期间,皮肤血管的血液流量发生了什么变化?
。有什么作用?
。
(2)从A至B期间,皮肤还发生了其他什么变化?________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
生命活动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