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5题)
1.
下图中B处表示人体某处毛细血管网,A、C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B表示肌肉组织内的毛细血管网,则B血管血液中的氧分子将会与血红蛋白迅速 (填“结合”或“分离”)。
(2)若B表示肺泡壁毛细血管网,则图中 血管内的血液是暗红色的静脉血。

(1)若B表示肌肉组织内的毛细血管网,则B血管血液中的氧分子将会与血红蛋白迅速 (填“结合”或“分离”)。
(2)若B表示肺泡壁毛细血管网,则图中 血管内的血液是暗红色的静脉血。
2.
下图甲装置为含水量较少的种子呼吸作用及幼苗光合作用实验图(假设甲容器中两边的压强保持相等),图乙中的曲线表示种子呼吸作用(虚线)和幼苗光合作用(实线)的强度变化过程。试分析回答:

(1)水平玻璃管P处气体CO2和O2的流动方向分别是 。
(2)适当提高光照强度,此时叶肉细胞中有机物含量将 (填“增加”或“减少”)。
(3)t时刻,向装有种子的瓶内加入适量的水,此时种子呼吸作用及幼苗光合作用曲线如图丙所示,请简要解释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

(1)水平玻璃管P处气体CO2和O2的流动方向分别是 。
(2)适当提高光照强度,此时叶肉细胞中有机物含量将 (填“增加”或“减少”)。
(3)t时刻,向装有种子的瓶内加入适量的水,此时种子呼吸作用及幼苗光合作用曲线如图丙所示,请简要解释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
3.
用右图气体发生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小明把石灰石和100克稀盐酸装进发生器中,用天平称量发生器和里面物质的总质量,发现总质量的减小值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反应结束后还有少量石灰石剩余。请根据图像完成下列各题:

(1)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克。
(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 (要求列式计算)
(3)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克。
(4)要配制实验所用的稀盐酸需37%、密度为1.18g/cm3的浓盐酸______________毫升。

(1)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克。
(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 (要求列式计算)
(3)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克。
(4)要配制实验所用的稀盐酸需37%、密度为1.18g/cm3的浓盐酸______________毫升。
4.
小张同学在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中,用圆柱形容器制作了一个可以测量物体质量的装置,它的底部较重,可以竖直漂浮在水中,总质量为0.2千克、底面积为4×10 3米2。 不放物体时,在与水面所对应位置处标为质量“0”刻度线,
如图甲所示,请解答下列问题:

(1)不放物体时,该装置所受的浮力是多大?
(2)在该装置中放入质量为0.8千克的物块,如图乙所示,则水面与容器下底面的距离h是多少?
(3)如果用该装置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能在容器壁的刻度上直接读出,它的刻度是否均匀?为什么?
如图甲所示,请解答下列问题:

(1)不放物体时,该装置所受的浮力是多大?
(2)在该装置中放入质量为0.8千克的物块,如图乙所示,则水面与容器下底面的距离h是多少?
(3)如果用该装置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能在容器壁的刻度上直接读出,它的刻度是否均匀?为什么?
5.
某校科技小组的同学们用PTC元件(即半导体陶瓷材料)制作了一个电加热保温杯,利用这种元件的特性设定保温温度为60℃。常温下的凉开水放在杯内加热至60℃,即此时杯内元件发热功率跟杯散热功率相等,使杯中水保持在60℃。已知所用的PTC元件的阻值RT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使用时PTC元件按如图乙所示接入家庭电路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PTC元件温度为30℃时,它的电阻Rr是 。
(2)保温杯中开水在60℃保温时,保温杯消耗的电功率是多少?
(3)当保温杯中凉开水温度从20℃升高到60℃的过程中,通过它的最大电流是多少?

(1)当PTC元件温度为30℃时,它的电阻Rr是 。
(2)保温杯中开水在60℃保温时,保温杯消耗的电功率是多少?
(3)当保温杯中凉开水温度从20℃升高到60℃的过程中,通过它的最大电流是多少?
2.选择题- (共20题)
6.
如图所示某植物上的绿叶经锡箔覆盖处理后在阳光下照射24小时,将其脱色并用碘液处理,结果有锡箔覆盖的位置不呈蓝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分呈蓝色。该实验可以证明()

①光合作用需要CO2 ②光合作用需要光
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④光合作用放出氧 ⑤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①光合作用需要CO2 ②光合作用需要光
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④光合作用放出氧 ⑤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A.①② | B.③⑤ | C.②⑤ | D.①④ |
8.
小华同学根据平时观察和日常经验,对身边的一些科学量的大小进行了估测。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般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0米/秒 |
B.手托一个鸡蛋静止时,鸡蛋对手的力约10牛 |
C.教室里一盏日光灯正常发光时消耗的功率约为600瓦 |
D.把掉在地面上的科学课本从地面捡回桌面需克服重力做功约2焦 |
9.
某同学探究“不同营养液对草履虫培养效果的影响”,实验设计如下表。下列对该实验改进建议不合理的是( )
组别 | 营养液种类 | 营养液数量 | 营养液温度 | 草履虫数量 |
甲组 | 稻草浸出液 | 500毫升 | 25℃ | 2只 |
乙组 | 牛奶营养液 | 500毫升 | 10℃ | 2只 |
A.统一用稻草浸出液 |
B.营养液温度统一为25℃ |
C.草履虫数量改为20只 |
D.可设置用清水作培养液的对照组 |
10.
小明用显微镜观察不经染色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在视野里能清晰地看到细胞核,但看不清液泡(主要原因是液泡太淡,在光线较强时不容易看清),下列操作能帮助小明看清液泡的是()
①将反光镜由平面镜转成凹面镜 ②将反光镜由凹面镜转成平面镜
③增大光圈,增加通光量 ④缩小光圈,减小通光量
①将反光镜由平面镜转成凹面镜 ②将反光镜由凹面镜转成平面镜
③增大光圈,增加通光量 ④缩小光圈,减小通光量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④ | D.②③ |
13.
某一溶液由盐酸、稀硫酸、氯化钠、氯化镁、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现向该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产生的沉淀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体积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盐酸,不含稀硫酸 |
B.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稀硫酸,不含碳酸钠 |
C.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钠,不含氯化镁 |
D.该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不含氯化钠 |
15.
从冰箱的冷冻室中取出一袋冰冻的汤圆,倒进一个碟子里,然后将碟子放在电子砰上,每隔20分钟记录一次电子砰的示数,得到下表所示的数据:

从上表的数据中看出:冰冻汤圆拿出冰箱后,其质量开始随时间增加而增大,后保持不变。导致汤圆质量开始会增加的原因,其合理的解释是( )

从上表的数据中看出:冰冻汤圆拿出冰箱后,其质量开始随时间增加而增大,后保持不变。导致汤圆质量开始会增加的原因,其合理的解释是( )
A.汤圆受热膨胀导致质量增加 |
B.汤圆受热内能增加导致质量增加 |
C.汤圆受热熔化导致质量增加 |
D.空气中水蒸气凝结或液化到汤圆上导致质量增加 |
16.
下列对图示实验或现象的分析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甲图:说明通电时水分子发生了改变 |
B.乙图:棉花的作用是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 |
C.丙图:因为分子不停地运动,所以墨水在温度不同的水中扩散的快慢不同 |
D.丁图:由于具备了燃烧的三个条件,因此白磷能在水下燃烧 |
17.
PM2.5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是大气中粒径小于2μm的颗粒物。虽然细颗粒物粒径小,但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细颗粒物无法被鼻腔、咽喉等呼吸器官屏障阻挡,只能沉积在肺部,它会携带有害物质进入血液,由此产生血管内膜增厚、血管狭窄等症状;细颗粒物在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衡量空气污染的重要指标 |
B.会直接损害呼吸系统 |
C.可能诱发心血管疾病 |
D.可被人体免疫功能消除 |
18.
化学源自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化学知识可以用于解决许多生活问题。下列做法中不符合化学原理的是( )
A.用食醋除去热水瓶的薄层水垢 |
B.用米汤检验食用碘盐中的碘酸钾 |
C.人体被蜂、蚁等叮咬而射入蚁酸后,可用肥皂水消除相关症状 |
D.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毛织物 |
19.
如图为某物质的分子模型示意图,其中“
”代表氢原子,“
”代表氧原子。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此物质属于化合物 |
B.此物质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2价 |
C.此物质的一个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 |
D.此物质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16 |
20.
如图是两扇玻璃窗户的示意图。右边的一扇被一块飞来的石头击裂,左边这扇同样的窗户被与石头同重的网球以同样的速度击中却没有裂。其主要原因是()


A.石头对玻璃冲击动能较大 | B.网球对玻璃撞击力较大 |
C.石头对玻璃的压强较大 | D.网球对玻璃的压强较大 |
21.
在一堂科学活动课上,同学们正以“假如没有了……”为主题展开讨论。以下是几位同学对磁场提出的四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假如没有了磁体的存在,世界上就没有了磁场 |
B.假如没有了磁场,就不可能有电磁铁的应用 |
C.假如没有了磁场,就不可能有电磁感应现象 |
D.假如没有了地磁场,就不可能有指南针辨别方向的应用 |
3.填空题- (共8题)
27.
2012年3月22日“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在重庆一些乡镇曾经发生过连续60天连晴干旱,造成水稻大面积减产,有些甚至颗粒无收。从光合作用的角度分析,这一事例表明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_____________;如今人们把更多的目光投到了如何用水、爱水、护水。请你举出一种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近日,我国长三角地区发生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到4月9日晚17时已确诊病患28例,死亡8例。H7N9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尚未纳入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并且至2013年4月初尚未有疫苗推出。被该病毒感染的患者均在早期出现发热等症状,至2013年4月尚未证实此类病毒是否具有人传染人的特性。4月4日,上海市松江区沪淮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活禽交易区,被检测出含H7N9病毒的鸽子,为此,上海市政府根据相关法规,决定从4月6日起,在全市范围内暂停活禽交易,关闭所有活禽交易市场。
(1)上海市政府的上述决定在控制传染病流行的环节上属于 。
(2)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患者后,患者血液中的淋巴细胞会产生免疫反应,并在体内将产生一种抵抗该病毒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被称为 。(填“抗原”或“抗体”)
(1)上海市政府的上述决定在控制传染病流行的环节上属于 。
(2)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患者后,患者血液中的淋巴细胞会产生免疫反应,并在体内将产生一种抵抗该病毒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被称为 。(填“抗原”或“抗体”)
30.
最近浙江大学科学家们研究出了一种“超轻材料——全碳气凝胶(简称:碳海绵)”,它的密度仅为0.16毫克/厘米3,它不仅密度小,而且还具有高弹性、高隔热性和极强的吸附能力。如图是把一块约8厘米3的“碳海绵”立在桃花花蕊上,花蕊没有丝毫弯曲。那么这块“碳海绵”的质量约为_____;它对花蕊的压力约为__________。

31.
构建知识网络能帮助我们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下面分别是物质构成和盐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图,请你填写图中①和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图电路。他认为通过观察电路中灯泡的亮度变化可以粗略判断 a、b 两点间导体电阻的大小变化。可是,另有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对小明的电路作了如下的改进:甲把灯泡更换为电流表;乙在原电路中串连接入电流表。那么,甲、乙两同学改进的电路中,_________同学的更好一些,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5道)
选择题:(20道)
填空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