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检测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527851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8

1.简答题(共3题)

1.
用已知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可以测定未知溶液的质量分数,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模糊的稀盐酸,某同学为了测定其溶质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一洁净的锥形瓶称量,然后往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并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质量忽略不计),重新称量);
②往上述锥形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氢氧化钠溶液,边滴加边振荡,当观察到溶液由红色恰好变为紫色时,停止滴加,再次称量,数据如下表:
 
锥形瓶
锥形瓶+稀盐酸
锥形瓶+反应后溶液
质量(克)
35.5
55.5
80.5
 
(1)若要配制500克16%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氢氧化钠固体__克;
(2)本次实验中,实际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克;
(3)请通过计算确定该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
(4)另有同学做了同样实验,却得到了不同的结果,于是用精密pH试纸测得反应后锥形瓶内溶液的pH为8.2,则他测出的盐酸溶质质量分数__(选填“偏大”或“偏小”),造成这一偏差的原因是__。
2.
现有3瓶无标签溶液,已知分别是 NaOH 溶液、Na2CO3溶液、Na2SO4溶液,如何设计实验进行鉴别?________ (请写出具体的步骤及结论)
3.
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吗?三位同学为探究此问题进行了下列实验:

(1)甲同学取10mL10%的NaOH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10%的稀硫酸,随着硫酸的加入,烧杯中溶液温度与加入硫酸体积之间的变化关系如甲图所示。本实验选用 10%的NaOH 溶液而不选用 NaOH 固体的原因是________。   
(2)乙同学按乙图装置进行实验,其中饱和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   
(3)丙同学按丙图实验,可以根据________现象也能证明中和反应是放热的。

2.选择题(共15题)

4.
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块制成冰雕B.利用膜法从海水中获得淡水
C.泥土烧成瓷器D.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
5.
做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后,废液缸中盛有大量的盐酸与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不考虑其他杂质).某同学处理废液时做了如下实验:取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烧杯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至过量.记录滴入Na2CO3溶液质量(x)与有关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图中纵坐标(y)表示生成CO2的质量
B.反应进行到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C.C点溶液的pH>7
D.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2HCl═2NaCl+H2O+CO2
6.
有如下三种物质:①pH试纸 ②无色酚酞试液  ③紫色石蕊试液,其中能用于鉴别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是()
A.只有①B.只有③C.只有②和③D.①②③都可以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粗盐提纯中蒸发时用玻璃棒搅拌是为了加快水分的蒸发
B.稀释浓硫酸需将水沿器壁缓慢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C.酸雨形成的原因是 CO2和 H2O 反应生成了 H2CO3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8.
向某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B.bc段发生反应的类型为置换反应
C.根据图中数据可以计算出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
D.d点溶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为Na+、Cu2+、OH-、S042-
9.
下列资源的利用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风力发电B.石油蒸馏得到汽油等C.海水晒盐D.煤分解得到煤焦油等
10.
将稀盐酸分别慢慢滴入装有Na2CO3溶液和 NaHCO3溶液的两试管中会发现装有 NaHCO3溶液的试管中很快产生气泡,而装有Na2CO3溶液的试管中开始没有气泡产生,但随着滴入稀盐酸的量增加,会产生气泡。Na2CO3溶液试管中发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Na2CO3溶液开始与稀盐酸不反应
B.与CaCO3和过量CO2水溶液反应类似,Na2CO3溶液与稀盐酸反应先生成了 NaHCO3
C.NaHCO3溶液碱性比Na2CO3溶液强,与盐酸反应快
D.Na2CO3溶液呈酸性
11.
当人被蜜蜂或蚂蚁叮咬时,昆虫会向人体射入一种“蚁酸”(具有酸性的物质),使皮肤发红、瘙痒甚至疼痛,要消除或减少这种症状,可在昆虫叮咬处涂抹下列那种物质(已知食醋的pH为3,牙膏的pH为9,食盐水的pH为7,肥皂水的pH为10,火碱液的pH为13)(  )
A.牙膏或肥皂水B.食盐水C.火碱液D.食醋
12.
在Na2CO3溶液中逐渐加入盐酸,反应中溶液pH随加入盐酸质量变化的关系为()
A.B.C.D.
13.
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溶液,一瓶是稀盐酸,另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试剂不能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 )
A.酚酞溶液B.镁条C.氯化钾溶液D.氯化铜溶液
14.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该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急救病人B.干冰用于制冷剂
C.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D.氦气用于磁悬浮列车
15.
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某同学依据实验事实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至b段对应溶液的pH逐渐减小
B.b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钠
C.c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种类最少
D.a至d段硫酸钠的质量逐渐增大
16.
无色液体X是下列四种物质中的一种。将其分成等量的三份,向其中分别加入少量的稀盐酸、石灰水、酚酞试液,产生的现象如表。则X是下列选项中的()
加入的物质
稀盐酸
石灰水
酚酞试液
现象
有气泡冒出
有白色沉淀
变成红色
 
A.Na2CO3溶液B.稀硫酸C.NaOH溶液D.NaCl溶液
17.
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A.纯碱用于改良酸性土壤B.一氧化碳做燃料
C.氧气用于炼钢D.石墨做电极
18.
下列物质的性质中,既包含物理性质,又包含化学性质的是()
A.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碱式碳酸铜呈绿色,受热易分解
C.铝是银白色固体、易导电、传热D.石墨是灰黑色固体,熔点较高

3.填空题(共10题)

19.
在一烧杯中盛有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100g,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Na2CO3溶液,混合溶液的质量与所滴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1)在实验过程中,其中出现冒气泡的是______(填“PA”或“AB”)段。
(2)逐渐滴入碳酸钠溶液的过程中,杯中溶液的pH如何变化?______
(3)原溶液中HCl的质量是多少克?______
(4)当滴入Na2CO3溶液至图中B点时,通过计算求烧杯中(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0.
胃内壁上有胃腺能分泌胃液,正常人胃液的pH________7(选填“>”、“<”或“=”),胃液具有________、消化和保护的作用,但分泌过多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如图所示是某品牌胃舒平片的部分说明书,根据信息可知,胃舒平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写化学式)。 
胃舒平
(主要成分)氢氧化铝
(作用与用途)
本品有中和胃酸,减少胃液分泌和解痉止疼作用.用于胃酸过多、胃溃疡及胃痛等.
21.
硫酸、盐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浓硫酸在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因为浓硫酸有________性.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用熟石灰中和硫酸厂排出的废水________
②将生锈铁钉加入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后铁锈消失铁钉表面有气泡:________;________.
③稀硫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________
(3)盐酸的下列用途中,不能用硫酸代替盐酸的是________(填编号)
①金属表面除锈   ②制造药物氯化锌   ③除去NaCl中的少量NaOH.
22.
我市某校“绿色”环保小组的同学用精密酸度计测得实验室的甲、乙、丙、丁四种废液的 pH 如下表。现请你和他们一起实验并回答:
废液酸碱度




pH
6.5
11.3
7.0
2.0
 
(1)各取溶液少许,分别滴入 1~2 滴无色酚酞试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废液是________。   
(2)乙、丁分别是未用完的氢氧化钾溶液和稀硝酸。为了防止废液对环境的污染,小聪将丁溶液逐滴滴入乙中,刚好完全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农作物生长所需的肥料。该肥料属于________(填“氮肥”、“磷肥”、 “钾肥”、“复合肥”)。
23.
归纳总结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用图甲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变化).

(1)为了验证反应①,小明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变成________色.
(2)依据反应②说明NaOH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会变质,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小明用微观示意图(如图乙)来说明反应③的发生,在反应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离子是:________;从该图中可以看出,反应后的溶液pH________(填“>”、“<”或“=”)7.
(4)为了验证反应④能够发生,你选择的物质是________填序号).
A. Na2CO3   B. HCl C. CuSO4 D. NaCl.
24.
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动物的肌肉、毛、皮等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蛋清、鲜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一些可溶性的重金属盐(如Pb2+、Cu2+、Ag+、Ba2+等可溶性盐)会使蛋白质丧失生理功能,因此可溶性重金属盐为有毒物质。请回答:
(1)下列物质中,误食后不会引起人体中毒的是__________。
A. BaCO3     B. Pb(NO3)2 C. CuSO4     D. BaSO4
(2)医疗上用X射线检查肠胃病时,病人服用的“钡餐”中不能含有BaCO3,其原因是BaCO3与人的胃液中含有的少量盐酸反应产生有毒的BaCl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
(3)AgNO3遇到蛋白质即生成黑色的蛋白银。有一天学生小王实验时不慎在手指上沾染了少量AgNO3溶液,第二天发现手指上沾染过AgNO3溶液的皮肤颜色________ 。
25.
浓盐酸具有________性气味,还具有________性,还有,所以当打开盛放浓盐酸的试剂瓶盖时,瓶口可以看到________,盛放浓盐酸的试剂瓶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不考虑水分蒸发),则溶液的质量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同上);实验室浓硫酸能用干燥气体,是因为它有________性.
26.
《中国剪报》最近报道,慢性腹泻者宜喝酸牛奶.酸牛奶中酪蛋白易于消化吸收,能使胃容物的酸性增强,还可促进钙的吸收.钙是维持人体神经、肌肉、骨骼系统以及细胞膜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功能正常运作所必需的常量元素.
(1)喝酸牛奶后,胃容物的pH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2)“别把含乳饮料当作牛奶喝”,是因为含乳饮料中_____等营养素的含量比牛奶和酸牛奶低.
(3)“钙尔奇D”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补钙剂,现摘自某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钙尔奇D600”说明书的一部分内容如下:本品“每片含主要成分碳酸钙1.5g(相当于钙600mg)”.你认为此说明中的数字有科学依据吗?_____(填“有”或“没有”)请列式计算说明.
27.
如将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浓硫酸的质量将会________,溶质质量分数将会________;如将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将会________(填“增加”、“减小”或“不变”),在瓶口会产生________。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要密封保存原因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8.
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这种现象叫做 ________。因此,氢氧化钠可做某些气体的 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选择题:(15道)

    填空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