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0题)
2.
如图,甲乙两个相同的枝条,将乙的叶片全部摘除后,同时插入两个装有红色溶液的烧杯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 | B.乙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 |
C.两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一样快![]() | D.两枝条内都只是韧皮部被染成红色 |
3.
浇花过勤,花土总是含有大量的水分,这样会导致烂根,植物死亡,其原因是()
A.水分过多,根无法吸收 | B.水分过多,根无法呼吸 |
C.水分过多,使细菌大量繁殖,导致根烂掉 | D.根吸收的水分过多而死亡 |
4.
图表示在光照强度一定的情况下,温室中某种蔬菜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用单位时间合成或分解的有机物量来表示)受温度影响的曲线图。据图可得出的结论是( )


A.光合作用的强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B.植物生长最快时的温度就是光合作用强度最大时的温度 |
C.在00C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为0 |
D.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提高温度能增大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 |
5.
我国计划在2025年实现首次载人登月。已知月球上无大气、无磁场,物体在月球上所受重力只相当于地球上的1/6,假设月球表面粗糙程度与地面相同。在月球上,你认为下列情况可能的是( )
A.月球车行驶时所受摩擦力变小 | B.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
C.利用降落伞降落,以确保安全落月 | D.月球车可以用燃料燃烧驱动 |
6.
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质量相等,密度关系如图所示,当在甲、乙两物块上,别放重为G1、G2的物体或分别施加竖直向上的力F1、F2(F1、F2均小于物块重力)时,甲、乙两物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则G1与G2、F1与F2的大小关系是( )


A.G1 > G2 ,F1 > F2 | B.G1 > G2 ,F1 < F2 |
C.G1 < G2 ,F1 > F2 | D.G1 < G2 ,F1 < F2 |
7.
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速度越大越难以停下来,说明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
B.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甲队获胜,说明甲队拉乙队的力大于乙队拉甲队的力 |
C.推门时手离门轴越远越省力,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
D.汽车可处于静止状态,也可处于运动状态。但房子总处于静止状态 |
8.
有甲、乙两个溢水杯,甲溢水杯盛满酒精,乙溢水杯盛满某种液体。将一不吸水的小球轻轻放入甲溢水杯中,小球下沉到杯底,溢出酒精的质量是40g;将小球从甲溢水杯中取出擦干,轻轻放入乙溢水杯中,小球漂浮且有1/11的体积露出液面,溢出液体的质量是50g,已知ρ酒精=0.8×103kg/m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①小球的质量是40g ②小球的体积是50cm3 ③液体的密度是1.1×103kg/m3 ④小球的密度是0.9×103kg/m3
①小球的质量是40g ②小球的体积是50cm3 ③液体的密度是1.1×103kg/m3 ④小球的密度是0.9×103kg/m3
A.只有①②正确 | B.只有②③正确 | C.只有②④正确 | D.只有①③正确 |
9.
临近考试,许多同学的案头上都积累了厚厚的书本和资料,如图所示。小金发现抽出数学试卷比抽出科学试卷要困难一些。对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A.科学卷的惯性较小,较易抽出 |
B.数学卷的质量较大,较难抽出 |
C.科学卷的表面光滑,摩擦力小,较易抽出 |
D.数学卷受到压力大,摩擦力大,较难抽出 |
10.
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小球甲、乙、丙、丁,静止在容器的水中,如图所示,这四个小球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F丙、F丁 ,则( )


A.F甲=F乙 | B.F甲<F丁 | C.F乙>F丙 | D.F丙>F丁 |
12.
某同学在测量某液体密度时,将两端开口、底部带有阀门K的三通U形玻璃管倒置在两个容器中,左侧容器盛有密度己知的液体,右侧容器盛有待测液体。先用抽气机抽出U 形管内部分空气,再关闭阀门K,如图所示。下列操作中首先要做的是( )


A.应保持两容器内液面相平 | B.尽可能将管内空气抽出 |
C.用刻度尺测量h1和h2 | D.调节阀门K,改变h1和h2 |
13.
如图所示,王爷爷推着失去动力的汽车在平直道路上匀速前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
B.汽车所受的推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
C.汽车所受的重力与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
D.汽车对王爷爷的推力与地面对王爷爷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
14.
小明用矿泉水瓶和小玻璃瓶制作了一个“浮沉子”(如图),他将装有适量水的小玻璃瓶瓶口朝下,使其漂浮在矿泉水瓶内的水面上,矿泉水瓶内留有少量空气,拧紧瓶盖使其密封,用力挤压矿泉水瓶侧面时“浮沉子”下沉,松手后“浮沉子”即上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浮沉子”下沉时,所受重力大于它受到的浮力 |
B.无论怎样挤压矿泉水瓶侧面,“浮沉子”不可能悬浮在水中 |
C.“浮沉子”上浮时,小瓶内的压缩空气会将内部的水压出 |
D.潜水艇与“浮沉子”浮沉的原理相同 |
16.
俗话说“瓜浮李沉”,意思是西瓜投入水中会漂浮,李子投入水中会下沉。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西瓜的密度比李子的密度大 | B.西瓜漂浮时所受浮力大于重力 |
C.李子下沉过程中所受水的压强不变 | D.李子浸没后,下沉过程所受浮力大小不变 |
17.
图是一只猴子在竹杆上玩耍的情景,猴子双手握住竖直竹杆匀速下滑时,它所受的摩擦力为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力F向下,F=mg | B.摩擦力F向上,F<mg |
C.摩擦力F向上,F=mg | D.摩擦力F向下,F>mg |
18.
关于物体沉浮条件及应用实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同一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时,所受浮力大小相同 |
B.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吃水深度变大 |
C.橡皮泥捏成小船后可以漂浮在水面,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实现的 |
D.潜水艇靠改变排开水的体积来改变浮力,从而实现上浮和下沉 |
19.
2017年4月,我国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从文吕发射场升空,飞行过程中与太空中的天宫二号实现交会对接(成为一体)并完成补给任务.则从发射到完成补给的过程中,天舟一号( )
A.始终具有质量和惯性 | B.与天宫二号间无万有引力 |
C.相对天宫二号始终是静止的 | D.相对天宫二号始终是运动的 |
20.
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使它沿同一水平木板滑动,如图所示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两次受到的拉力一样大 | B.木块第一次受到的拉力较大 |
C.木块两次具有的动能一样大 | D.两次拉力无法比较大小 |
2.填空题- (共11题)
21.
根据如图回答:

(1)A、B两果实中,不能继续长大的是:________,其原因是切断了运输有机物的________.
(2)枝条上部的叶片不会因树皮环剥而萎缩,是因为________是通过茎里的________向上运输的.
(3)枝条上部位1~4中,会出现明显肿胀的是:________.

(1)A、B两果实中,不能继续长大的是:________,其原因是切断了运输有机物的________.
(2)枝条上部的叶片不会因树皮环剥而萎缩,是因为________是通过茎里的________向上运输的.
(3)枝条上部位1~4中,会出现明显肿胀的是:________.
22.
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1中的b为________,它的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分裂形成的新细胞向外形成________,向内形成________.
(2)图2中气体进出植物的门户是标号()________(填结构名称),它的开闭受________的控制。

(1)图1中的b为________,它的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分裂形成的新细胞向外形成________,向内形成________.
(2)图2中气体进出植物的门户是标号()________(填结构名称),它的开闭受________的控制。
23.
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小李想测量玉石项坠的密度,制定如下实验计划:①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②将项坠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此时液面示数;③将项坠放在左盘内,往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读出质量;④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液面示数;⑤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小石块的密度。测量项坠密度的实验顺序正确的:________;如果玉石项坠摔成两块,它的密度将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5.
作图:
(1)一质量为3千克的木块浮于水面,用力的图示法作出木块所受的力。
(____________)

(2)请画出在图中放在斜面上静止的物体所受作用力的示意图。
(__________)
(1)一质量为3千克的木块浮于水面,用力的图示法作出木块所受的力。
(____________)

(2)请画出在图中放在斜面上静止的物体所受作用力的示意图。
(__________)

26.
如图所示,将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实心球形和碗形,分别放入相同的甲、乙两杯水中,静止时甲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________ 乙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________ 杯中水面升高得多。 

29.
截面积均为S=1cm2的物体A与塑料B粘合成一个粘合体,全长为L=50cm。粘合体放入水中时漂浮在水面,浸入水中的长度为
,如图所示。现将浮出水面部分切去,以后每浮出水面一部分,稳定后就把它切掉。已知ρ水=1.0×103kg/m3、ρB=0.4×103kg/m3,求:

(1)粘合体未被切前的总质量________
(2)第一次切掉后,稳定时浸入水中的长度________
(3)切去二次后,粘合体的最下端对水的压强是多少?________


(1)粘合体未被切前的总质量________
(2)第一次切掉后,稳定时浸入水中的长度________
(3)切去二次后,粘合体的最下端对水的压强是多少?________
30.
浸在液体中物体一定受到浮力吗?老师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取一只去底的矿泉水透明塑料瓶,瓶口朝下,瓶口略小于乒乓球。放入乒乓球,往塑料瓶里面注水,发现乒乓球没有浮起,同时有水从塑料瓶口漏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用瓶塞(或手)堵住漏水的瓶口,一段时间后你能观察的现象是: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0道)
填空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