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浙江省嘉兴市嘉兴一中实验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52712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5/12/3

1.简答题(共3题)

1.
某海洋化工集团用氨碱法生产的纯碱产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其产品包装袋上注明:碳酸钠≥96%。为测定该产品中含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实验:取11.0 g纯碱样品放入烧杯中,称得烧杯及所盛纯碱样品的总质量为158.0g,再把100g稀盐酸平均分成四份依次加入样品中,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所加盐酸的质量/g
25
50
75
100
烧杯及所盛物质总质量/g
181.2
204.4
228.6
253.6
 

请你据此分析计算:
(1)第一次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g。
(2)该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否合格?(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3)计算盐酸的质量分数,并确定碳酸钠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盐酸的质量,根据实验数据,在右边的坐标纸上绘制出所加稀盐酸质量与生成气体质量关系的曲线。
2.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长期使用的热水壶底部有一层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他们为了测定水垢中碳酸钙的含量,将90.8克的盐酸加入到12.5g水垢中,完全反应后产生CO2气体的情况如图所示。

(1)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假设水垢中除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外,不含有其它杂质,求完全反应后溶液中MgCl2的质量分数(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
有一固体粉末,可能含有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和硝酸钙,进行如图实验,由图可知,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题(共15题)

4.
在物质的运动变化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有()
A.干冰升华B.瓦斯爆炸C.烟花燃放D.铜器生锈
5.
下列用途与物质的性质不对应的一项是()
选项
物质的性质
用途
A
氮气较不活泼
食品防腐
B
铜有导电性
做导线
C
汽油易挥发
作燃料
D
稀硫酸能与氧化铁反应
除铁锈
 
A.AB.BC.CD.D
6.
某科学兴趣小组,为验证Fe、Ag、Cu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4种实验方案。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B.
C.D.
7.
等质量的镁和锌分别放置在两只烧杯中,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到过量,下图正确的是( )(相对原子质量:Mg-24,Zn-65)
A.
B.
C.
D.
8.
用Mg、MgO、Mg(OH)2、MgCO3与CuSO4、H2SO4的溶液两两混合, 能得到MgSO4的反应个数为()
A.4B.5C.6D.7
9.
下列实验设计方案中可行的是()
A.用过滤的方法分离NaCl与NaNO3的混合物
B.向某无色未知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证明存在SO42—
C.将H2、O2混合气通过盛有灼热氧化铜的试管,除去氢气
D.用稀盐酸除去铜粉中的少量镁粉和铝粉
10.
白蚂蚁会蛀蚀木头,它分泌的蚁酸是一种酸,还能腐蚀很多建筑材料。下列材料或制品最不容易被白蚂蚁腐蚀的是()
A.钢筋B.铜制品
C.黄铜(铜锌合金)制品D.铝合金
11.
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区别Na2CO3、AgNO3和稀H2SO4,这种试剂是()
A.KClB.BaCl2C.稀HClD.Ba(OH)2
12.
在Ca(OH)2饱和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冷却至室温,溶液pH没有太大改变的是()
A.CO2B.NaNO3C.Cu(NO32D.HCl
13.
利用无色酚酞试液可以鉴别的一组溶液是()
A.BaCl2、H2SO4、HClB.NaOH、KOH、HCl
C.K2CO3、Na2CO3、HClD.NaCl、NaOH、HCl
14.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4个推断正确的是( )
A.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
C.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的现象就是燃烧
D.醇类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甲醇是醇类的一种,所以甲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15.
物质分类的方法很多,有同学将CO2、CO、SO2归为一类,将CaO、Fe2O3、CuO归为另一类。他进行这样的分类不可能是依据()
A.颜色B.溶解性C.元素组成D.状态
16.
下列物质的转化能实现的是()
A.Fe2O3FeSO4B.SO2Na2SO3
C.Cu(OH)2NaOHD.NaNO3Ba(NO32
17.
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使人们认识到引入能量概念的重要性.在此理想实验中,能说明能量在小球运动过程中不变的理由是( )
A.小球滚下斜面时,高度降低,速度增大
B.小球滚上斜面时,高度增加,速度减小
C.小球总能准确地到达与起始点相同的高度
D.小球能在两斜面之间来回运动
18.
关于下列物质的转化过程:H2→H2O, CO→CO2, Mg→MgO。说法中错误的是()
A.都能通过化合反应实现B.都能通过置换反应实现
C.都能通过与单质反应实现D.变化前后都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3.填空题(共9题)

19.
下图是实验室用于制取、干燥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科学实验课上同学们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并收集氢气,请回答问题:

(1)制取氢气实验的发生装置应选择(填装置编号)______________。
(2)现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氢气,请在上述装置中选择合适的装置,按气体的流向用导管的编号将装置连接好: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炎炎夏日,喝上一杯汽水会给我们带来清爽凉快的感觉。下表是某种雪碧汽水标签中的部分内容,小明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柠檬酸是一种无色晶体,能溶于水,属于有机酸,具有酸的通性。香料、苯甲酸钠、白砂糖等不显酸性。小明想利用此种雪碧汽水和同学们验证柠檬酸的酸性:
品名
雪碧汽水(清爽柠檬味)
配料
碳酸水(水、二氧化碳)、白沙糖、柠檬酸、香料、苯甲酸钠
保质期
18个月
注意
禁止加热、避免阳光直晒
 
①小明首先将适量的雪碧汽水倒入一洁净的试管中,然后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发现石蕊试液变红色。据此,小明断定柠檬酸确实具有酸性。
②小红认为小明的实验结论不够严密,她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她建议在原来试验的基础上再进行一步操作,即把①中已经变红的混合液体加热,若看到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就能充分证明柠檬酸确实具有酸性了。
21.
空气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悬浮颗粒物不易沉降,它与空气中的SO2、O2接触时,SO2会部分转化为SO3,悬浮颗粒物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①氧化剂 ②还原剂 ③催化剂 ④吸附剂)。氮氧化物也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目前治理NO的方法是在400摄氏度左右,有催化剂的条件下,用氨气可将有毒气体NO还原为水和氮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右图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15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3.
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用澄清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来制取氢氧化钠溶液。
小王同学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后得到无色溶液,他说:“我制得了氢氧化钠溶液!”小李同学却说:“这种无色溶液中不一定含有氢氧化钠。”为此,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试管取无色溶液少许,滴入2滴无色酚酞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无色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小张认为小李的实验方案也不严密,不能证实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理由是
小张设计了另一个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试管取无色溶液少许,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在滤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
无色溶液中确实含有氢氧化钠
 
显然小张的实验可靠性比小李的实验好,原因是
24.
归纳是学习的重要方法,小红在复习硫酸和盐酸的性质时归纳出硫酸和盐酸的五条化学性质(如图所示,连线表示相互反应)。

(1)它们都能除铁锈,反应了酸的性质③,写出盐酸与铁锈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酸的性质⑤可以把硫酸转变为盐酸,写出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小兵在一本参考书上发现,镁居然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于是他迫不及待的做起了这个实验: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盛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一种白色粉末和一种黑色粉末单质。
燃烧的方程式为:,其中R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反应物中,______________是氧化剂。该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__反应。
26.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研究过量的炭粉与Fe2O3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的气体产物成分。探究过程如下:
(1)提出假设:气体产物全部是C02
(2)查阅资料:a.氮气不能与炭粉及Fe2O3反应。b.高温下可以发生下列反应:2Fe203+3C4Fe+3CO2↑  C+C022CO
(3)设计方案:将一定量氧化铁在隔绝空气的环境下与过量炭粉充分反应。用实验中实际测得产生气体的质量,与理论计算得到的CO2的质量进行比较。

(4)实验操作:①称量:反应前Fe2O3的质量3.20 g;炭粉的质量2.00g;玻璃管C的质量48.48g。反应后玻璃管与残留固体共52.24 g。②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氮气,再夹紧弹簧夹T,点燃酒精喷灯加热。
(5)问题分析:
①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氮气的目的是    
②理论计算:若氧化铁与炭粉反应的气体产物全部是C02,求3.2g氧化铁完全反应时生成CO2的质量(Fe-56  O-16  C-12)。
③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实验中实际获得气体的质量
(6)结论:反应后气体产物的成分是
27.
嘉兴市推行公共自行车交通服务。许多市民开始不使用汽车而骑自行车上班。
(1)从环保角度看,这主要有利于减少城市的_________污染。

A.大气污染
B.水污染
C.土壤污染
D.白色污染
 
(2)骑车上班还有利于身体健康。体重80千克的刘老师每天骑车(车的质量约20千克)上班“减肥”。若他以5米/秒的速度匀速前行,受到的阻力约为人与车总重的0.04倍,则他消耗的功率约为_________________瓦。
(3)不同的运动方式,人体消耗的能量是不同的。由表中数据可知,刘老师运动减肥的最佳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选择题:(15道)

    填空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