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右图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15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
__________________
(写化学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填空题 更新时间:2015-12-02 08:29: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从微观视角看物质的变化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下面三幅示意图分别表示生成氯化钠的不同化学反应.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图1是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由图1可知,氯化钠由______构成
(2)图2描述了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C处应填入的物质化学式______
(3)图3表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同类题2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和碱的反应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1)Ⅰ、写出该酸和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
(2)Ⅱ、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可能是CaCl
2
和Ca(OH)
2
;
猜想二:可能只有CaCl
2
;
猜想三:________
(3)(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实验现象:________ ,结论:猜想一不正确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实验现象:先有气体产生,后产生沉淀,结论: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
(4)(反思与拓展)
(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____
(2)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l,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________ (填序号)
a.pH试纸 b.铜 c.紫色石蕊溶液 d.硝酸银溶液
(3)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_______ (写一条)
同类题3
2012年5月12日,某市举行了初中科学知识应用暨探究技能比赛,其中的叶脉标签制作项目是由选手在规定时间内,根据自己的创意设计,对叶脉进行染色、绘画、裁割、拼接等艺术加工。比赛时某组选手配制了20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比赛结束后他们对剩余的氢氧化钠废液用盐酸进行了中和处理。
(1)配制上述溶液时需要氢氧化钠固体
克;
(2)完全中和废液时用去14.6%的盐酸100克,则剩余废液中含氢氧化钠溶质多少克?(假设废液中的其他物质均不与盐酸发生反应)
同类题4
下列实验过程与图象相符的是( )
A.
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固体
B.
向等量的镁、锌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C.
向稀盐酸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
向盐酸和氯化镁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同类题5
10克10%的盐酸与1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能与下列物质反应的是( )
A.CuSO
4
溶液
B.CO
2
C.CuO
D.H
2
SO
4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常见的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