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浙江省温岭市泽国镇第三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52711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5/12/10

1.简答题(共4题)

1.
向100g稀H2SO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固体完全溶解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所得沉淀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OA段无沉淀产生,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加入镁粉的质量为    g;
(3)等所有物质恰好反应后,将沉淀过滤,所得滤液的溶质质量是多少g?
2.
为了验证铁锈蚀的条件,进行了如下图(略去了其中的夹持装置)所示三个对比实验。已知三个水槽中分别盛放了水、水、植物油这三种液体。一段时间后,A中铁丝发生锈蚀且试管中液面上升,B和C中均无明显现象。实验A中铁丝被锈蚀,是铁丝与___    ___同时作用的结果;实验B中气体y应该具备的性质是__    _____;进行实验C的目的是___ _  _________________。
3.
2013 年3 月14日,某市举行了初中科学知识应用暨探究技能比赛,其中的叶脉标签制作项目是由选手在规定时间内,根据自已的创意设计,对叶脉进行染色、绘画、裁割、拼接等艺术加工。比赛时某组选手配制了200克 10%的氢氧化钠溶液,比赛结束后他们对剩余的氢氧化钠废液用盐酸进行了中和处理。

(1)配制上述溶液时需要氢氧化钠固体   克。
(2)完全中和废液时用去 14.6 %的盐酸 100 克,则剩余废液中含氢氧化钠溶质多少克?(假设废液中的其他物质均不与盐酸发生反应)
4.
硫化氢(H2S)是一种具有臭鸡蛋气味的致命毒气,它的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形成氢硫酸,氢硫酸具有酸的通性。实验室常用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制得H2S,同时生成FeS04

(1)在上图中,应选用图    作为制取H2S的装置。
(2)收集H2S气体时,应从C装置中的 导管进入,对产生尾气的处理方法
是:   
(3) 实验室若制取6.8克的硫化氢气体,理论上需要多少克20%的硫酸溶液?

2.选择题(共18题)

5.
学习科学时我们要经常做实验,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B.C.D.
6.
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加热条件下,氨气能将氧化铜还原成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uO+2NH33Cu+3H2O+N2,如下图所示,挤压鼓气球把空气鼓入盛有浓氨水的集气瓶中,使氨气进入试管,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即可达到实验目的。关于该实验,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 实验中,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② 反应一段时间后,可看到试管内有红色物质生成;
③ 反应结束时,先撤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以免液体倒流;
④ 该装置没有对尾气进行处理,会污染空气。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只有①②
7.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寻找可以充分利用的、无毒害的原材料和能源。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用可降解塑料取代聚乙烯等塑料制品
B.禁止汽车使用含铅汽油
C.用太阳能发电代替燃煤发电
D.制取硫酸铜:Cu+2H2SO4(浓)CuSO4+SO2↑+2H2O
8.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正确的是()
A.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出现蓝色絮状沉淀
B.酚酞试液滴入食盐溶液中变蓝色
C.铁锈放入稀硫酸中溶液变蓝色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9.
废旧手机的某些部件中含有Mg、Al、Cu、Ag等金属,为了回收重金属,将旧手机的部件粉碎并浸入到足量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固体中含有的金属是( )
A.Mg和AlB.Al和CuC.Cu和AgD.Mg和Ag
10.
下列四个图像的变化趋势,能正确描述对应操作的是()
A.足量的铁片和铝片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B.将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
C.向氢氧化钠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
D.向pH=13的氢氧化钾溶液中不断加入水
11.
以下是小王同学对科学课本中图表信息获取情况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元素周期表,可直接查出元素的化合价
B.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判断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
C.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与盐酸是否发生置换反应
D.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12.
下列化学式与括号中的俗名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
A.CaO (生石灰)B.NaOH(纯碱)
C.CaCl2(食盐)D.Na2CO3(火碱)
13.
我校科学实验室将药品分类后放在不同的药品橱里,已存放的部分药品如下。最近,实验室新购进一些硝酸钾,应将它放在( )
A.B.
C.D.
14.
小明对某无色溶液所含溶质的记录,合理的是()
A.NaNO3、NaCl、FeCl3B.HCl、KOH、NaCl
C.NaOH、Na2CO3、NaClD.CuSO4、H2SO4、NaCl
15.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之间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则物质甲可能是(   )
A.SO2B.CuO
C.MgD.Cu
16.
逻辑推理是科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B.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17.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CaCl2溶液
稀盐酸
过量碳酸钙、过滤
B
KOH溶液
KCl
适量稀硫酸
C
NaCl溶液
Na2CO3
适量硝酸钡溶液、过滤
D
H2
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A.AB.BC.CD.D
18.
温岭享有“中国高橙之乡”之美誉。某果农发现其种植的高橙出现生长迟缓,叶色淡黄的现象,经农技员诊断必须追加相应的复合肥料,你认为合适的肥料是()
A.硫酸钾(K2SO4
B.磷酸二氢铵(NH4H2PO4
C.尿素[CO(NH2)2]
D.碳酸氢铵(NH4HCO3
19.
现有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钠溶液三种无色溶液,小丽认为可用下列四种试剂进行一次性鉴别,你觉得不可行的是()
A.pH试纸B.无色酚酞溶液C.Na2CO3溶液D.紫色石蕊溶液
20.
有些年轻人喜欢染发,染发时一般要用到一种着色剂——对苯二胺,它是一种有毒的化学药品,有致癌性,会对染发者的身体带来伤害,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对苯二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苯二胺的化学式为C6H8N2
B.对苯二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8
C.对苯二胺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3∶4∶1
D.对苯二胺能被皮肤少量吸收
21.
据报道,用于清洗龙虾的“洗虾粉”中含有柠檬酸钠、亚硫酸钠(Na2SO3)等物质,可能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危害。Na2SO3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
A.+6B.+4C.+2D.-2
22.
科学家成功地利用精密仪器从石墨中分离出单层的石墨片,这是目前世界上人工制得的最薄的材料,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石墨片说法错误的是( )
A.石墨片是一种单质
B.在一定条件下,石墨片可还原氧化铜
C.石墨片与金刚石是同种物质,具有导电性
D.石墨片在氧气中燃烧可以产生CO2

3.填空题(共6题)

23.
今年5月,广州某果蔬批发市场检出来自某地的“甲醛白菜”(喷洒甲醛溶液保鲜的大白菜)。甲醛(HCHO)有毒,易溶于水,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吸收,引起蛋白质变性。
(1)甲醛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这些属于甲醛的_____________性质。
(2)食品安全至关重要。根据以上信息,食用白菜前应减少可能由甲醛带来的危害,请
你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Cu-Zn合金的颜色于黄金相似,经常被人误认为是黄金。为了测定某Cu-Zn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某课外兴趣小组利用该合金与实验室中的一瓶稀硫酸反应,进行了若干次实验.现将其中的三次实验数据摘录如下:
实验次数
1
2
3
稀硫酸的质量(g)
100
100
100
加入合金的质量(g)
5
10
15
产生氢气的质量(g)
0.1
0.2
0.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u-Zn合金是_________________(选“纯净物”或“混合物”)
(2)第___________次实验,Cu-Zn合金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3)计算Cu-Zn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
25.
构建知识网络,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右图是盐酸与不同类别物质之间反应的知识网络。

(1)图中M应为  类物质。
(2)写出用盐酸除铁锈(主要成分Fe2O3)的化学方程式是
26.
U形管中是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向左、右两管中分别同时滴加2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20g10%的稀盐酸(如图所示)。

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的溶液呈___     __色,往反应后的U形管中加入下列物质,不能发生反应的有____     ___(填序号)。
①硝酸银   ②硫酸铜   ③硫酸  ④碳酸钠   ⑤锡
27.
现有:a盐酸 b石灰石c熟石灰d酒精等四种物质,请用一种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可以中和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______。
(2)可以用作建筑材料的是_______________。
(3)常用于消毒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存在于人的胃液中可帮助消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在有机化学以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环状化合物中,从含三个碳原子到含十个碳原子的碳、氢化合物都按丙、丁、戊、已、庚、辛、壬、癸来标记碳原子数,并根据碳原子数命名为“环某烷”,如环丙烷,其化学式为C3H6,结构式如右图(1),也可简写为右图(2)。现有一种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环状化合物,其结构式简写成右图(3) ,该物质的名称是 ,化学式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4道)

    选择题:(18道)

    填空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