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4题)
2.选择题- (共15题)
5.
用托盘天平称1粒米的质量,较好的办法是
A.认真仔细地直接多次测量,然后求均值 |
B.先称一粒米与一块铁块的总质量,再测铁块质量,最后用总质量减去铁块质量计算求得 |
C.先称100g质量的米.然后再数粒数,计算求得 |
D.先称100粒米的质量,然后计算求得 |
7.
下列注意事项中,为了保护天平横梁刀口的是
A.砝码要用镊子夹取,不准用手拿 |
B.往盘里加减砝码要轻拿轻放 |
C.不准把潮湿的东西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盘里 |
D.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范围 |
11.
冰的密度为0﹒9×103㎏/m3,它表示
A.冰块的质量是0﹒9×103㎏/m3 | B.冰块的体积是1m3 |
C.体积为1m3的冰,其质量为0﹒9×103㎏/m3 | D.体积为1m3的冰,其质量为0﹒9t |
14.
一物体沿着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体离凸透镜10㎝时,能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当物体离凸透镜5㎝时,它的像一定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 | B.倒立放大的实像 | C.正立放大的虚像 | D.倒立放大的实像 |
15.
某同学在学习“眼球折光系统”一节时,制作了一个眼球模型,如图,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烧瓶的后壁相当于视网膜,烧瓶里放有一种透明液体表示玻璃体,则图示表示的眼球模型和应采取的矫正措施分别是( )。


A.远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 |
B.近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 |
C.近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 |
D.远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 |
17.
小李同学用一副老花镜,通过调节镜片与白纸板之间的距离,终于看到了窗外景物成在纸上的清晰的像,他所看到的像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 | B.倒立缩小的实像 |
C.正立放大的虚像 | D.正立缩小的实像 |
3.填空题- (共15题)
25.
质量为54g,体积为20cm3的金属可能是_______,将这块金属切掉一半,剩下的密度是:__________kg/m3。(ρ铝=2.7×103㎏/m3、ρ玻璃=2.7×103㎏/m3)
31.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点燃蜡烛分别放在a 、b、c、d、e五个位置,如图所示,其中蜡烛放在________处所得到的实像最大,放在________处所得到的实像与烛焰的大小相同,放在________处所得到的实像比烛焰小,放在________处能看到放大的虚像。若在实验中发现光屏上所成的烛焰像偏右偏上,为了能使烛焰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向________、向________调节烛焰的位置。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4道)
选择题:(15道)
填空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