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顾国和外语学校2019年初三科学中考模拟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526827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4

1.简答题(共3题)

1.
取50.00g某质量分数浓度的溶液,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后,再向溶液中逐滴滴入18.25%的盐酸,产生气体的质量(假设反应后完全逸出)与所加的盐酸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计算原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2)求NaOH溶液中通入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及其质量.(保留两位小数)_________
2.
下列初中化学常见的几种物质相互转化关系图,其中B为黑色固体,N为蓝色沉淀,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
(1)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B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
3.
某同学用盐酸与氢氧化钠按照如图的方式进行中和反应实验: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烧杯中逐滴滴入盐酸至过量,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
(3)以下证明盐酸过量的操作及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滴加石蕊溶液,搅拌后溶液变蓝
B.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后溶液颜色不变
C.加入蒸馏水,搅拌后溶液颜色不变
D.加入金属Zn片,产生气泡

2.选择题(共20题)

4.
下列图像反映相应的实验事实或结果错误的是(   )
A.甲图表示向一定量的硫酸和硫酸铁的混合物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x表示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y表示生成沉淀的质量
B.乙图表示向一定量的的混合液中加入,若取段固体,滴加稀盐酸,会产生气泡
C.丙图表示分别向等质量的金属镁和铝中滴加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x表示滴加稀硫酸的质量,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
D.丁图表示时,向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x表示硝酸钾固体的质量,y表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5.
往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质量为m的锌粉,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和Cu2+
B.bc段(不含两端点)析出的金属是Fe
C.ab段(不含两端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Ag+、Cu2+和Fe2+
D.若BC段和cd段中析出固体质量相等,爹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分别为m1和m2则m1>mz
6.
一瓶不纯的K2CO3粉末,所含杂质可能是KNO3、Ca(NO3)2、KCl、CuCl2、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得无色澄清溶液。
②取上述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有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的稀HNO3溶液,沉淀部分溶解。
③另称取1.38 g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1.97 g白色沉淀。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杂质中可能含有KNO3、Na2CO3
B.杂质中肯定不含有Ca(NO3)2、CuCl2、Na2CO3
C.杂质中肯定含有KCl,可能含有Na2CO3
D.杂质中肯定含有KCl、Na2CO3,可能含有KNO3
7.
1.6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论断:①一定含;②一定不含;③可能含;④一定含;⑤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比为1:2;⑥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比为1:4。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⑥B.①②⑤C.①③⑥D.①④⑤
8.
物质与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称为水解反应。例如:.根据上述方程式推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的水解产物是
B.的水解产物是
C.的水解产物是
D.水解产物是
9.
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量取3毫升的稀盐酸
B.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除去氢气中的水蒸气
10.
某金属的氯化物溶液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55%.向其中滴加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干燥得固体28.7g.该金属氯化物的化学式应为( )
A.B.C.D.
11.
甲、乙两烧杯中分别盛有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现向甲杯中加入,向乙杯中加入,充分反应后,有一只烧杯中仍有金属未溶解,则甲、乙烧杯中原有的溶质质量应为(  )
A.B.
C.D.
12.
小科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绘制了如图,每种物质中都有一种元素的化合价与纵坐标的数值对应,图中字母均表示初中科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已知A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C、D、E、F均含有铜元素.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的化学式为
B.D是一种不溶性碱
C.从E反应的到F是置换反应
D.F与B的稀溶液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13.
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是否改变,可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对于化学反应A+B=C+D,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该反应也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B.若该反应是置换反应,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C.若A、B分别为单质和化合物,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若C、D分别为盐和水,反应物A不一定为酸和碱
14.
在实验时,小明将一个正常的铁质外壳测力计的挂钩挂在铁架台上,静止时有如图所示的示数。接着,他把这个测力计像如图中乙那样,上下各挂一个50g的钩码,并挂到甲测力计下,则甲、乙两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    )
A.1.0N和1.5N
B.1.0N和0.5N
C.2.0N和1.0N
D.2.0N和1.5N
15.
黑暗的房间里有两盏电灯,只有一盏灯点亮,但人能看到未点亮的灯泡。以下对于“看到未点亮灯泡”所画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A.B.
C. D.
16.
在电视节目中我们看到“特斯拉线圈”表演,表演者通过变压器与电磁振荡制造出人工闪电,放出美妙的电火花。对此你认为对人体不会造成危害的原因是( )
A.“特斯拉线圈”产生的电火花电压很低,电流很小
B.表演者穿的防护服是绝缘的,电流没有流经防护服
C.人体的电阻很小,“特斯拉线圈”产生的电流经人体导入地面
D.表演者穿的防护服里有很多金属丝,电流都沿防护服流过
17.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容器形状不同,现有两块完全相同的金属块用细线系着分别浸没入同样深度,这时两容器的水面相平齐,如果将金属块匀速提升一段位移,直到金属块提离水面,不计水的阻力,则(  )
A.在甲容器中提升时,拉力做功较多
B.在乙容器中提升时,拉力做功较多
C.在两个容器中提升时,拉力做功相同
D.做功多少无法比较
18.
游泳池池边有一位运动员甲可通过水面看到路灯的倒影,水下有一运动员乙正在潜水可通过水面看到岸上的路灯,当运动员甲从A地走到B地,运动员乙从C地潜到D地,有关他们所看到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看到灯的位置在变化乙看到灯的位置不变
B.乙看到灯的位置在变化甲看到灯的位置不变
C.两人看到的灯的位置都不变
D.两人看到灯的位置都在变化
19.
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一端系在墙上的O点,自由伸长到B点,今用一小物体把弹簧压缩到A点,然后释放,小物体能运动到C点静止,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力恒定,试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从AB动能越来越大,从BC动能越来越小
B.物体从AB动能越来越小,从BC所受合力不变
C.物体从AB动能先增大后减小,从BC动能一直减小
D.物体在B点动能为零
20.
如图所示的装置中,R是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片,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跟滑杆连接,滑杆可以绕固定轴O转动,另一端固定一个漂在油面上的浮子。小明想在此装置中接入一块电压表,使油量增加时电压表示数变大。电压表应并连接在图中的( )
A.AC之间B.CD之间C.AD之间D.AO之间
21.
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拉力的作用,该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拉力在2s内的功不为零B.物体在2s末回到起点
C.拉力在2s末的功率最大D.物体在2s末的速度为零
22.
如图所示,轻绳两端分别与A、C两物体相连接,=1kg,=2kg,=3kg,物体A、B、C及C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1,轻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可忽略不计。若要用力将C物拉动,则作用在C物上水平向左的拉力最小为(  )
A.6NB.8N
C.10ND.12N
23.
如图所示,竖直固定的测力计下端挂一个滑轮组,滑轮组下端挂有物体B,滑轮组绳的末端通过定滑轮沿水平方向与物体A相连。此时物体A在绳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450N;在物体B下加挂重为60N的物体C后,用水平向右的力F拉动物体A可使其沿水平桌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B上升的速度大小为5cm/s.已知每个滑轮重均为50N,若不计绳重及滑轮的摩擦,g取10N/k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A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为100N
B.水平向右的力F的大小为420N
C.物体B所受重力为600N
D.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63W

3.填空题(共5题)

24.
910℃以下纯铁晶体的基本结构单元如图所示,910℃以上转变为如图所示的结构单元,在两种晶体中最邻近的铁原子间距离相同。

(1)在910℃以下的纯铁晶体中,与铁原子等距离且最近的铁原子数为_____个,在910℃以上的纯铁晶体中,与铁原子等距离且最近的铁原子数为_____个。
(2)纯铁晶体在晶型转变前后,二者基本结构单元的边长之比为(910℃以下与910℃以上之比)___________.
(3)转变温度前后两者的密度之比(910℃以下与910℃以上之比)_____________.
25.
用一根长为L重为的均匀铁棒,插入一个边长为、重为的正方体物块的底部,在另一端施加一个向上的力,将物块撬起一个很小的角度(如图所示,图中的角度已被放大).如果铁棒插入物块底部的长度为物块边长的三分之一,则要撬动物块,作用在铁捧最右端的力至少为_________________.
26.
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则闭合开关后这三只电阻的实际功率之比为____________.
27.
如图所示,在研究滑轮组时,测得A物体重为6N,当拉动甲测力计,使A以0.2m/s的速度匀速右移时,甲、乙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1.0N和2.4N.则拉动甲测力计的功率为_____W,在匀速拉动4s时间内所做的额外功为_____J.
28.
干电池本身有一定的电阻,因此,实际干电池可以等效为一个没有电阻的理想干电池和一个阻值一定的电阻相串联而成.如图所示,电源由几个相同的干电池组成.合上开关S,变阻器的滑片从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电路中的一些物理量的变化,如图甲、乙、丙所示,图甲为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关系,图乙为干电池输出功率跟电压表示数关系,图丙为干电池输出电能的效率η与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大小的关系,不计电表、导线对电路的影响,求:

(1)串联的干电池个数______.
(2)变阻器的总电阻______________.
(3)甲、乙、丙三个图上的a、b、c各点的坐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选择题:(20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