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5题)
1.
已知某混合气体由H2、CO和CO2三种气体组成。为验证该混合气体成分,科学研究小组的同学经过讨论,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方案。

根据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C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
(2)仅根据D装置中黑色粉末变红这一现象,能否证明混合气体中一定存在CO?请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
(3)小丁根据装置E中出现白色硫酸铜粉末变成蓝色的实验现象,得出该混合气体中有氢气存在的结论。你认为结论是否可靠?若可靠,请说明理由;若不可靠,请对图1实验装置提出改进意见。________。
(4)图1方案中B装置可用来吸收CO2但没有现象。为证明CO2和NaOH能发生反应,小丁又设计了图2所示的方案。则图2方案中所加试剂X应该是________。

根据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C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
(2)仅根据D装置中黑色粉末变红这一现象,能否证明混合气体中一定存在CO?请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
(3)小丁根据装置E中出现白色硫酸铜粉末变成蓝色的实验现象,得出该混合气体中有氢气存在的结论。你认为结论是否可靠?若可靠,请说明理由;若不可靠,请对图1实验装置提出改进意见。________。
(4)图1方案中B装置可用来吸收CO2但没有现象。为证明CO2和NaOH能发生反应,小丁又设计了图2所示的方案。则图2方案中所加试剂X应该是________。
2.
(2018·江苏常州)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多次连续进行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的实验。

(1)仪器Y的名称是______。
(2)水泥负载二氧化锰小球用于实验的主要优点是______。该实验中收集氧气的方法是____。
(3)做氧气的性质实验时,实验不同,Z的作用不同。
①铁丝燃烧:Z为水,其作用是______。
②硫粉燃烧:Z为NaOH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
③蜡烛燃烧:Z为_______,其作用是验证蜡烛中含有碳元素。
(4)实验时需要1.6 g氧气,至少需要加入多少克5%的过氧化氢溶液?(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

(1)仪器Y的名称是______。
(2)水泥负载二氧化锰小球用于实验的主要优点是______。该实验中收集氧气的方法是____。
(3)做氧气的性质实验时,实验不同,Z的作用不同。
①铁丝燃烧:Z为水,其作用是______。
②硫粉燃烧:Z为NaOH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
③蜡烛燃烧:Z为_______,其作用是验证蜡烛中含有碳元素。
(4)实验时需要1.6 g氧气,至少需要加入多少克5%的过氧化氢溶液?(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
3.
下列是初中科学常见的仪器和装置,请回答相关问题:


(1)B装置中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
(2)若将装置A和E(药品为高锰酸钾)连接制取并收集氧气,其中装置E中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向装置B、E(此时E中去掉棉花)中分别加入药品都可以制得氧气,如果两个反应都用到同一种试剂,这种相同的试剂一般是_____,该试剂的作用____(填“相同”或“不同”)。
(4)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同时检验二氧化碳。请按照气体流动(开始到末尾)的方向,用仪器接口字母表示连接顺序:_________;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1)B装置中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
(2)若将装置A和E(药品为高锰酸钾)连接制取并收集氧气,其中装置E中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向装置B、E(此时E中去掉棉花)中分别加入药品都可以制得氧气,如果两个反应都用到同一种试剂,这种相同的试剂一般是_____,该试剂的作用____(填“相同”或“不同”)。
(4)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同时检验二氧化碳。请按照气体流动(开始到末尾)的方向,用仪器接口字母表示连接顺序:_________;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
如图所示为常见的实验装置(用途不一),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装置可重复使用。提示:H2+CuO
Cu+H2O,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为蓝色。

(1)将含有水蒸气的氢气干燥后还原氧化铜,则该气体先要通过装置_____。(填字母,下同)
(2)如果要验证混合气体由H2、CO组成,那么需要连接的仪器顺序为_______。
(3)如果要验证混合气体由CO、CO2组成,那么需要连接的仪器顺序为_______。
(4)如果要验证混合气体由H2、H2O组成,那么需要连接的仪器顺序为______。
(5)如果要验证混合气体由CO2、CO、H2组成,那么需要连接的仪器顺序为______。


(1)将含有水蒸气的氢气干燥后还原氧化铜,则该气体先要通过装置_____。(填字母,下同)
(2)如果要验证混合气体由H2、CO组成,那么需要连接的仪器顺序为_______。
(3)如果要验证混合气体由CO、CO2组成,那么需要连接的仪器顺序为_______。
(4)如果要验证混合气体由H2、H2O组成,那么需要连接的仪器顺序为______。
(5)如果要验证混合气体由CO2、CO、H2组成,那么需要连接的仪器顺序为______。
5.
(2018·河南)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做CO还原Fe2O3的实验并检验该反应的气体生成物。已知由一氧化碳发生装置得到的CO中混有杂质CO2和H2O。

(1)写出B装置玻璃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从环保角度考虑,请写出一种尾气处理方法。______
(3)若没有A装置,则该实验不能达到检验气体生成物的目的,请说明原因。______

(1)写出B装置玻璃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从环保角度考虑,请写出一种尾气处理方法。
(3)若没有A装置,则该实验不能达到检验气体生成物的目的,请说明原因。
2.选择题- (共6题)
6.
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加热条件下,氨气能将氧化铜还原成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3CuO
N2+3Cu+3H2O。如图所示,挤压鼓气球把空气鼓入盛有浓氨水的集气瓶中,使氨气进入试管,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即可达到实验目的。关于该实验有下列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①实验中,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②反应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试管内有红色固体生成
③反应结束后,先撤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以免液体倒流
④装置没有对尾气进行处理,会污染环境


①实验中,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②反应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试管内有红色固体生成
③反应结束后,先撤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以免液体倒流
④装置没有对尾气进行处理,会污染环境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只有①② |
7.
如图所示,将气体X和气体Y同时通入液体Z,最终一定能看到液体变浑浊的是( )

A.A B.B C.C D.D

选项 | X | Y | Z |
A. | O2 | CO | 石灰水 |
B. | HCl | CO2 | 石灰水 |
C. | CO2 | CO | 氯化钙溶液 |
D. | HCl | H2 | 硝酸银溶液 |
A.A B.B C.C D.D
9.
如图所示为一套检验气体性质的实验装置,向装置中持续通入气体X,若打开活塞K,只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若关闭活塞K,可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据此判断气体X和洗瓶内的液体Y可能是( )

A.A B.B C.C D.D

选项 | A. | B. | C. | D. |
X | 二氧化碳 | 氯化氢 | 二氧化碳 | 氯化氢 |
Y(足量) | 水 | 碳酸钠溶液 | 氢氧化钠溶液 | 氢氧化钠溶液 |
A.A B.B C.C D.D
10.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模拟炼铁,现将a g Fe2O3在高温下与足量CO反应,实验结束后测得B中产生6.00 g白色沉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开始应该先打开弹簧夹① |
B.该实验过程中共消耗1.68 g CO |
C.氧化铁质量为3.2 g |
D.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 |
11.
(2018·山东威海)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制取、收集、干燥、存放气体的装置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② |
B.实验室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③,气体从b端进入 |
C.实验室干燥氯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④,气体从c端进入 |
D.实验室收集的氯气和二氧化碳,均可如图⑤所示临时存放 |
3.填空题- (共3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5道)
选择题:(6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