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 浙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二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526701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9/5

1.简答题(共4题)

1.
某小组用耐强碱的反应管等仪器组装成如图实验装置,以研究铜酸钠(NaCuO2)跟H2的反应,实验中观察到如下现象:①固体中出现紫红色物质:②试管中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

回答:
(1)经检验紫红色物质为一种金属单质,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CuO2+3H2 2NaOH+_______+_________。   
(2)若实验过程中包含下列步骤(没有根据操作顺序排列):①停止通H2;②通纯净H2排净装置里空气;③点燃酒精灯加热:④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3)根据题干中给出的实验现象_________选填(“①”或“②”),可直接判断氢气发生了化学变化。
(4)完全反应后,为了测定固体产物中Cu的质量,要用蒸馏水多次洗涤后晾干,称量。在洗涤环节中判断洗涤干净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
2.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其中氮气可用作本实验的保护气,盛放氧化铁的是一支带有支管的试管,其支管可用于导出试管内的气体,酒精灯带网罩,整套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实验前,弹簧夹a、b均处于关闭状态,开始实验时,打开a,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点燃酒精灯,再关闭a打开b,通入一氧化碳。请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
(2)实验结束时,应先打开a通入氮气,再______,最后继续通氮气直至装置冷却;
(3)广口瓶中引出的导管伸到火焰处的好处是______。
3.
工业上用氨气(NH3)制取硝酸(HNO3),工业流程如下:

①4NH+5O2 ===4NO +6H2O ②2NO +O=== 2NO③3NO2+H2O ===2HNO+ NO
(1)上述反应涉及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___种;
(2)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
(3)制取硝酸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
电解法是工业上制铜的主要方法:控制一定条件,电解硫酸铜溶液,析出的铜附着在阴极板上,化学方程式为:2CuSO4+2H2O2Cu↓+O2↑+2H2SO4,取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在实验室中模拟工业条件进行电解,当硫酸铜恰好完全反应时,得到488.0g溶液和9.6gCu。(不考虑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
求:原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写出解题过程)

2.选择题(共15题)

5.
人们在长期的研究中发现,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某些性质有助于判断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通常情况下,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它的单质越容易与氢气反应形成气态氢化物,气态氢化物越稳定;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它的单质可以置换出非金属性较弱的单质等。下列有关说法能判断出Cl的非金属性比S强的组合是 (   )
①HCl的酸性比H2S强②HCl的稳定性比H2S强③HClO4的酸性比H2SO4
④H2与C12混合,光照时发生爆炸;H2与S化合需要不断加热
⑤Na2S+C12=2NaCl+S  ⑥C12和S均能与Na化合
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⑤⑥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⑥
6.
如图,给出了三种物质可能存在的转化关系,根据所学的物质性质及化学变化规律,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不能一步实现转化的有① ②B.实现③ 转化,可通至氯化钠溶液
C.实现⑤ 转化,可加入碳酸钙粉末D.实现⑥ 转化,可加入氢氧化钾溶液
7.
某同学对Fe2O3做了如图探究活动,已知氯气在水溶液中能将Fe2+转变为Fe3+,且每一步都充分反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无色气体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黑色粉末是Fe3O4
C.① 过程Fe2O3中的氧元素全部转人无色气体D.② 过程有置换反应发生
8.
甲和乙分别是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实验试管口向下倾斜可防止反应生成的水倒流
B.乙实验只能通过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C.甲、乙两实验中,都应先使试管、玻璃管均匀受热,再通入气体,以防止发生爆炸
D.甲、乙两实验中,氢气和一氧化碳都将氧化铜变成游离态的铜,都发生了置换反应
9.
分类是科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    )
A.单质:金刚石、液氧、钢锌合金B.氧化物:生石灰、铁锈、干冰
C.复合肥:磷酸钾、磷酸铵、硝酸钾D.有机物:甲烷、萄萄糖、二氧化碳
10.
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CuCuSO4Cu(OH)2B.SSO2H2SO4
C.FeFeCl3AgClD.CCO2CaCO3
11.
如下无机物转化关系图中,每个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按箭头方向一步实现的是( )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③
D.①②③都是
12.
如图是CO与CuO反应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①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成了红色
②CO被还原为CO2
③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④既有效地防止了CO对空气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能源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13.
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6的有机物,A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B、C、D,常温下C和D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其中C可用于灭火,E在空气中的含量居第二位。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是CH4
B.E→B、E→C只能通过化合反应实现
C.E是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单质
D.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为CO2+C2CO
14.
为了研究和识别物质,需要对它们进行分门别类。表中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选项



氧化物
A
HNO3
Na2CO3
Cu(NO32
Fe3O4
B
HCl
NaOH
NaCl
C2H6O
C
H2SO4
KOH
NH4NO3
H2O
D
H2O2
Ca(OH)2
ZnSO4
O2
 
A.AB.BC.CD.D
15.
煤中含有硫,燃烧会产生SO2。某火力发电厂利用新方法,在吸收SO2的同时还能得到某种产物。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通过该流程的反应可以获得产物H2SO4
B.整个反应持续进行需要不断加入FeSO4
C.FeSO4→Fe2(SO4)3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D.反应中只有 Fe、S 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16.
下列图示是化学概念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不正确的是(    )
A.B.
C.D.
17.
华为使中国的芯片技术领先于世界。芯片是电脑、智能家电的核心部件,它是以高纯度的单质硅(Si)为材料制成的。硅及其氧化物能发生如下反应:
①Si+O2SiO2
②SiO2+Na2CO3Na2SiO3+CO2
③SiO2+2CSi+2CO↑
④Si+2NaOH+H2ONa2SiO3+2H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③属于置换反应B.上述反应中共生成三种可燃性气体
C.Na2SiO3中Si为+4价D.Si和Si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8.
提升“中国芯”的性能是我国信息产业的当务之急。“中国芯”的核心材料是高纯度的单质硅,工业上制取粗硅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C  Si+2C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比氧元素多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
C.在此反应中硅元素的化合价升高D.该反应体现了碳的氧化性
19.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化合反应的反应物一定是单质,生成物一定是化合物
C.Fe2O3+3CO2Fe+3CO2,该反应有单质生成,属于置换反应
D.2KMnO4K2MnO4+MnO2+O2↑,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3.填空题(共7题)

20.
已知镉(Cd)的金属活动性与铁、锌相近,镉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2价.
(1)将镉丝插入下列溶液有明显现象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NaCl溶液    ②HCl溶液    ③AgNO3溶液 ④NaOH溶液
(2)镍镉电池应用广泛,为了防止污染环境,从废旧镍镉电池中回收镉的一种方法如下:
步骤1:将废旧电池破碎成细颗粒后焙烧,将镉转化为氧化镉(CdO);
步骤2:将含氧化镉的细颗粒和炭粉混合后,隔绝空气加热至1200℃,可得镉蒸气和一氧化碳.
步骤2中氧化镉变成镉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
某化学小组利用混有少量CO2的CO气体还原氧化铜,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
(1)请写出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现有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可重复使用)。按气体从左到右的方向,装置连接顺序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b→c→a→b→d B、a→c→b→a→d 
C、a→b→c→b→d D、b→a→c→a→d
22.
结构观、微粒观、元素观和转化观都是化学学科的基本观念。
(1)将“宏观﹣微观﹣符号”表征相结合是化学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科学家最近在-100℃合成了一种化合物,其分子模型如图所示。该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该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在制备物质时,根据所制物质的组成成分选择原料,要考虑原料中能否提供产品所需的成分,且能够转化到产品中。如利用海水中的NaCl制纯碱(Na2CO3)的过程中,NaCl只提供了Na2CO3所需的“Na”,则还需要能提供含有_____元素的物质。按此思路,若用Na2CO3制取NaOH,需要用到生活中一种常见的廉价原料是_____(填俗称)。
(3)已知由Cu到Cu(OH)2可经三步转化:Cu→CuO→CuSO4→Cu(OH)2,而Fe经两步反应得到Fe(OH)2,请补全转化的过程:Fe→_____→Fe(OH)2
23.
钛(Ti)和钛合金是二十一世纪重要的金属材料,享有“未来金属”的美称,可用于制造航天飞机、船舶等。钛的治炼方法很多,方法之一是利用二氧化钛和金属铝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制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_____,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_____。
24.
甲醇(CH3OH)有毒,误饮可使眼睛失明,甚至死亡。最新研究证明用氨气(NH3)处理含有甲醇的工业废水,能使其转变成无毒的物质。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CH3OH+12O2+6NH33B+5CO2+19H2O。
(1)上述反应中B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甲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
(2)若处理含有0.32%甲醇的工业废水500t,理论上需要氨气多少吨?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25.
海绵铁是多孔隙的块状固体物质,主要成分是铁单质,常用于除去工业循环冷却水中的溶解氧。当含有氧气的水通过海绵铁时,其中铁单质跟氧气等物质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红褐色氢氧化物。回答:
(1)写出上述生成红褐色氢氧化物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海绵铁除去溶解氧的反应中,氧气表现了_____性(选填“氧化”或“还原”)。跟成分相同的普通铁块相比较,海辐铁除氧效果要好得多,原因 _____。
26.
铜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冶炼铜的方法有多种。
(1)湿法炼铜中的一个环节是铁和硫酸铜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CuSO4+Fe=FeSO4+Cu,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反应。
(2)实验室可采用氢气和氧化铜反应制取金属铜,是因为氢气具有______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4道)

    选择题:(15道)

    填空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