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4题)
1.
金属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常见属的活动性顺序如图:


回答下面问题:
(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X是_____元素。
(2)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了一会儿,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Zn粉,溶液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图中B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_


回答下面问题:
(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X是_____元素。
(2)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了一会儿,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Zn粉,溶液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图中B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_
2.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由硫酸铜、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检验其中的成分,按以下流程进行实验:

(1)根据实验现象,白色粉末中一定有_____。(填化学式)
(2)实验中不能用BaCl2溶液代替Ba(NO3)2溶液的理由是_____。

(1)根据实验现象,白色粉末中一定有_____。(填化学式)
(2)实验中不能用BaCl2溶液代替Ba(NO3)2溶液的理由是_____。
3.
下图是铁、盐酸、氢氧化钙、硫酸铜和氯化镁五种物质的反应与转化关系,“一”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在一定条件下的物质转化

(1)A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从物质反应规律分析,在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中,能与B反应生成D的物质有_________(填序号)。
①2类②3类③4类④5类

(1)A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从物质反应规律分析,在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中,能与B反应生成D的物质有_________(填序号)。
①2类②3类③4类④5类
4.
小金为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1: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将干燥的O2从导管a通入U形管(装置气密性良好,药品如图所示);待U形管内充满O2后,在导管b处连接一活塞推至底部的注射器,收集20mLO2后在导管a处连接乳胶管并用止水夹夹紧,如图乙所示。
步骤2:一段时间后,观察U形管内的铁丝,其现象如表所示。
(1)步骤一中,检查U形管内是否已充满O2的方法是_____。
(2)铁制品的锈蚀条件之一是需要O2,在此实验中能支持此条件的证据是_____。
(3)通过对比实验现象,此实验还可得出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是_____。

步骤1: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将干燥的O2从导管a通入U形管(装置气密性良好,药品如图所示);待U形管内充满O2后,在导管b处连接一活塞推至底部的注射器,收集20mLO2后在导管a处连接乳胶管并用止水夹夹紧,如图乙所示。
观察对象 | 现象 |
①干燥的普通铁丝 | 没有明显变化 |
②潮湿的普通铁丝 | 较多红褐色锈斑 |
③潮湿的纯铁丝 | 没有明显变化 |
步骤2:一段时间后,观察U形管内的铁丝,其现象如表所示。
(1)步骤一中,检查U形管内是否已充满O2的方法是_____。
(2)铁制品的锈蚀条件之一是需要O2,在此实验中能支持此条件的证据是_____。
(3)通过对比实验现象,此实验还可得出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是_____。
2.选择题- (共15题)
5.
将一定量的铜锌混合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不断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向得到的滤渣和滤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均无现象。则滤渣中( )
A.一定有银,可能有铜和锌 ![]() | B.一定有银,可能有铜,一定没有锌 |
C.一定有银和铜,可能有锌 ![]() | D.一定有银和铜,一定没有锌 |
6.
世界每年因锈蚀而损失的金属数量巨大,防止金属锈蚀已成为科学研究中的重大问题。下列有关金属锈蚀与保护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在铁表面刷油漆可以防止铁锈蚀 |
B.及时擦干被雨水淋湿的自行车可防止自行车生锈 |
C.铝的抗锈蚀性能比铁强,生活中可用钢丝球洗刷铝锅 |
D.铁锈蚀的实质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了化学变化 |
7.
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
A.CuSO4、NaCl、Zn(NO3)2 ![]() | B.MgCl2、Na2SO4、NaOH |
C.CaCl2、NaNO3、Ba(NO3)2![]() | D.H2SO4、NaNO3、NH4HCO3 |
8.
某同学对Fe2O3做了如图探究活动,已知氯气在水溶液中能将Fe2+转变为Fe3+,且每一步都充分反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无色气体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B.黑色粉末是Fe3O4 |
C.① 过程Fe2O3中的氧元素全部转人无色气体 | D.② 过程有置换反应发生 |
10.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杂质(少量) | 操作方法 |
A | N2 | O2 |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碳粉 |
B | NaOH溶液 | Na2CO3溶液 | 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
C | 氯化钠固体 | 泥沙 | 加水溶解,蒸发结晶 |
D | KCl溶液 | K2SO4溶液 | 加入适量Ba(NO3)2溶液,过滤 |
A.A ![]() | B.B ![]() | C.C ![]() | D.D |
11.
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 | 塑料瓶变瘪 | CO2能与水反应 |
点燃从导管放出的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 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 | 被点燃的气体是CH4 |
50℃时,将34g KCl固体加入100g蒸馏水中 | 完全溶解 | 50℃时,KCl的溶解度为34g |
将白磷浸没在热水中,再向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 | 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白磷燃烧 | 氧气是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 |
A.A | B.B | C.C | D.D |
13.
某废液中只含有Fe(NO3)2、Cu(NO3)2、Ba(NO3)2三种溶质。为了旧收金属、保护环境,小金同学设计了如图方案(所加试剂均过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固体a是混台物 | B.溶液B中的含有的盐是Ba(NO3)2和NaNO3 |
C.X可能是Na2CO3 | D.若回收到6.4g固体a,则加入的铁屑质量为5.6g |
14.
如图为物质转化关系,其中“→”表示某种物质可一步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则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对应“转化关系”的是


A.H2O2、O2、H2O |
B.NaOH、NaCl、NaNO3 |
C.CuO、Cu、Cu(NO3)2 |
D.Na2CO3、CO2、CaCO3 |
15.
已知某混合溶液由HCl、Na2CO3、H2SO4、CuCl2中的两种混合而成,向该混合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产生沉淀与加入的Ba(OH)2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该混合液由HCl、H2SO4组成 | B.该混合液由H2SO4、CuCl2组成 |
C.该混合液由HCl、CuCl2组成 | D.该混合液由Na2CO3、CuCl2组成 |
16.
新型镁锂合金是目前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已应用于我国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中的高分辨率微纳卫星上。新型镁锂合金具有减震、消噪和抗电磁干扰性能,同样大小的新型镁锂合金重量仅是铝合金的一半。关于该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材料对电磁波有屏蔽作用 |
B.该材料可有效的降低卫星发射时的噪音 |
C.镁锂合金材料大幅减轻了卫星重量,显著提高有效载荷,降低了发射成本 |
D.该材料的熔点很低 |
17.
金属、金属材料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不锈钢抗腐蚀性好,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械 |
B.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用于制造炊具 |
C.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常用来制造人造骨 |
D.银具有很好的导电性,常用于制电线 |
18.
下列各组物质中符合“酸、碱、盐、氧化物”顺序的是( )
A.H2SO4、Na2O、MgCl2、CO2 | B.NaHSO4、Ba(OH)2、Na2CO3、ZnS |
C.HNO3、KOH、Na2CO3、O2 | D.HCl、KOH、Na2CO3、MnO2 |
19.
2017年7月,中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首次试采圆满成功(如图),取得了持续产气时间最长、产气总量最大、气流稳定、环境安全等多项重大突破性成果,创造了产气时长和总量的世界纪录。“可燃冰”是( )


A.纯净物 | B.化合物 | C.混合物 | D.氧化物 |
3.填空题- (共3题)
20.
2019年5月,我国目前推力最大的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成功,该发动机用甲烷作燃料。
(1)甲烷(CH4)属于化合物中的________ 。
(2)用甲烷作燃料,具有清洁无毒的特点,其原因是________ 。
(1)甲烷(CH4)属于化合物中的________ 。
(2)用甲烷作燃料,具有清洁无毒的特点,其原因是________ 。
21.
从废铝锅上剪下6g铝片(表面被氧化,且含有不与酸反应的杂质)放在烧杯中,将100g稀盐酸分5次加入烧杯中,测得烧杯中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求:
(1)第5次加入稀盐酸时,烧杯中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在右图中画出生成H2的质量与所加稀盐酸的质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所加稀盐酸的容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己被氧化的铝占未被氧化前铝片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第5次 |
加盐酸的质量/g | 20 | 20 | 20 | 20 | 20 |
烧杯中的质量/g | 26 | 46 | 65.9 | 85.8 | 105.8 |
(1)第5次加入稀盐酸时,烧杯中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在右图中画出生成H2的质量与所加稀盐酸的质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所加稀盐酸的容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己被氧化的铝占未被氧化前铝片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4道)
选择题:(15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