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0题)
1.
检验某化合物是否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在该物质燃烧前后还必须进行的是( )
①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②用无水硫酸铜检验;
③用澄清石灰水检验; ④称量反应物与生成物.
①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②用无水硫酸铜检验;
③用澄清石灰水检验; ④称量反应物与生成物.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2.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除去![]() |
B.除去![]() ![]() ![]() |
C.除去![]() ![]() ![]() |
D.除去![]() ![]() |
3.
如图,将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入入左、右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室温,金属均有剩余,(U型管内为水,初始液面相平,反应过程中装置气密性良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右试管中溶液为黄色 | B.两试管中所得溶液的质量相等 |
C.U型管中液面左升右降 | D.U型管中液面仍相平 |
5.
相同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H2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活动性:N>M | B.生成H2的质量相等 |
C.相对原子质量:N>M | D.消耗盐酸的质量相等 |
6.
下列各组溶液混合,能发生化学反应,并且一定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CuSO4,NaOH,NaCl | B.NaCl,KCl,KNO3 |
C.NaOH,NaCl,HCl | D.MgCl2,AgNO3,NaOH |
7.
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其中不需要另加其他试剂即可鉴别开来的是( )
A.KCl、KOH、NaCl | B.K2SO4、BaCl2、HCl |
C.CuSO4、HCl、NaOH | D.Na2CO3、KCl、Na2SO4 |
8.
类推是科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中正确的是( )
A.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NaOH的水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
B.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
C.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就是燃烧 |
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
9.
如图所示,烧瓶内盛有X气体,若挤压滴管的胶头a,使液体Y进入烧瓶中,振荡烧瓶,并倒放在铁架台上,将导管插入滴有Z的水,打开弹簧夹b,可见烧瓶液体如喷泉一样喷入烧瓶,并出现颜色改变,则X、Y、Z可能是( )


A.X是O2,Y是硫酸溶液,Z是石蕊试液 |
B.X是CO2,Y是氢氧化钠溶液,Z是酚酞试液 |
C.X是CO,Y是氢氧化钙溶液,Z是酚酞试液 |
D.X是HCl,Y是硝酸钾溶液,Z是石蕊试液 |
11.
某学生将沾有清水的细铁丝放在如图的装置中,经过几天后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铁丝不变,导管中水面上升 | B.铁丝不变,导管中水面不变 |
C.铁丝生锈,导管中水面上升 | D.铁丝生锈,导管中水面不变 |
12.
化学扑克中有一种叫“争上游”的玩法,规则是:上家出一张牌,下家跟着出一张牌,要求两张牌中的物质要能发生反应,依此规则出牌,先出完的为上游,最后出的为下游。在某局牌中,上家出了一张如图的“碳“牌,下面是ABCD四位玩家手中都剩下的一张牌,则你认为最后下游的应该是( )


A.![]() | B.![]() | C.![]() | D.![]() |
13.
现有铁、氧化铁、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五种物质。存在如图所示的相互反应和转化关系。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问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


A.X一定是碳酸钠溶液 |
B.Y一定是碳酸钠 |
C.N转化为铁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
D.X、Y、M两两之间都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 |
14.
现有CO、CO2混合气体,小芳同学按如下顺序进行操作(如图所示装置中a是弹簧夹,b是分液漏斗活塞):①关b开a;②通入混合气体;③收集气体;④关a开b;⑤收集气体.通过上述操作小芳( )


A.只收集到CO气体 | B.先收集到CO气体,后收集到CO2气体 |
C.只收集到CO2气体 | D.先收集到CO2气体,后收集到CO气体 |
17.
常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现取3.2g某有机物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gCO2和5.4gH2O,则该有机物中( )
A.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
B.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
C.一定含有C、O两种元素,可能含有H元素 |
D.只有C、H两种元素,不含有O元素 |
18.
某些电子集成电路常用黄金镀膜。废旧电子产品上的黄金通过某种溶液的溶解后,加入某种金属,即可回收。对黄金在电子产品上的应用和回收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集成电路用黄金镀膜可防止线路氧化 |
B.回收时往溶液中加入的金属可以选用铜 |
C.回收时溶解黄金的溶液不会是硫酸 |
D.回收时加入的金属与溶液发生了化合反应 |
19.
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
序号 | 化学反应事实 |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
A |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 反应物浓度 |
B |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发生反应 | 反应温度 |
C | 双氧水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 催化剂 |
D |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 反应物的种类 |
A.A | B.B | C.C | D.D |
2.填空题- (共6题)
21.
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把该气体依次通过下列装置后,测得装有浓硫酸的装置质量增加,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装置质量不变.

(1)该气体一定不存在_____。
(2)若实验中观察到_____现象,就可证明原气体中存在氢气。

(1)该气体一定不存在_____。
(2)若实验中观察到_____现象,就可证明原气体中存在氢气。
22.
药品分类存放是实验室管理的基本要求。某校实验室的药品柜里已存放的部分药品如下:
(1)若要在每个柜子门上贴上物质类别的标签,则③号柜的标签上应写________。
(2)上述柜子中的有些物质间能发生置换反应。请从柜中选择两种物质,写出它们之间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药品柜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药品 |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 盐酸 硫酸 | 二氧化锰 氧化铜 | 氯化钠 硫酸铜 | 锌粒 铜片 |
(1)若要在每个柜子门上贴上物质类别的标签,则③号柜的标签上应写________。
(2)上述柜子中的有些物质间能发生置换反应。请从柜中选择两种物质,写出它们之间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3.
某化学小组的同学们对一份固体样品进行了探究.通过实验已确定该样品由氧化铁和铁粉混合而成。他们取了7.2g固体样品,用图1所示的装置继续实验,测定的部分数据如图2所示。

请计算:
(1)该样品中铁粉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该样品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

请计算:
(1)该样品中铁粉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该样品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
24.
金属材料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

(1)图A是金属的一个应用实例,利用了金属的_____。
(2)图B是两块金属片相互刻划后,在纯铜片上有明显的划痕,该实验探究的目的是: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_____。

(1)图A是金属的一个应用实例,利用了金属的_____。
(2)图B是两块金属片相互刻划后,在纯铜片上有明显的划痕,该实验探究的目的是: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_____。
25.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FeCl3、CaCO3、BaCl2、Na2SO4、KOH、KNO3中的一种或几种,为证明其组成,进行如图实验: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
①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_____,一定含有_____,可能含有_____;
②上述过程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_____;
③写出滴加稀盐酸白色沉淀全部溶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
①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_____,一定含有_____,可能含有_____;
②上述过程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_____;
③写出滴加稀盐酸白色沉淀全部溶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0道)
填空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