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3题)
1.
小明为了研究液体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将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分别装入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然后将它们放置在同一房间(相同环境)里.过了一段时间,他观察到酒精液面明显低于水的液面。试根据这个蒸发快慢的现象,提出一个相关的问题_____。
2.选择题- (共25题)
4.
下表是几种物质的熔点,在南极进行科学考察活动时,应选用哪一种温度计来测量温度( )
物质 | 熔点/0C |
固态煤油 | -30 |
固态水银 | -39 |
固态酒精 | -114 |
A.水银温度计 | B.煤油温度计 |
C.酒精温度计 | D.水银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都可以 |
5.
有甲、乙、丙三支温度计,其中一支刻度不正确,现把它们分别放在空气中、盛酒精的开口瓶中和密封的盛有酒精的瓶中(如图),一段时间后,三支温度计的示数均为18℃,则( )


A.甲温度不准确; | B.乙温度不准确; | C.丙温度不准确; | D.不能确定。 |
7.
在足球比赛中常常可
见:当一球员脚被撞伤倒地不能起来时,一名医生马上跑过去在受伤部位喷上一种液体,这种液体汽化后能使受伤部位温度下降,起到暂时止痛作用。这种液体沸点最有可能的是( )

A.12 ℃ | B.32 ℃ |
C.40 ℃ | D.100 ℃ |
8.
甲、乙两盆水里都有冰块,甲盆里的冰块多一些,乙盆里的冰块少一些,甲盆放在背阴处,乙盆放在阳光下,在两盆里的冰都未完全熔化时,两盆水的温度相比( )
A.甲盆中水的温度高; | B.乙盆中水温度高; | C.两盆中水的温度一样高; | D.无法判断。 |
10.
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A.水的沸点低于或者高于100℃ |
B.-10℃的冰块放在0℃的水中,冰块会熔化 |
C.物体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
D.在敞开锅中烧水至沸腾,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也不会升高。 |
11.
通过测定,我们可以得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植物 | 葡萄汁 | 苹果汁 | 牛奶 | 鸡蛋清 |
pH | 3.5~4.5 | 2.9~3.3 | 6.3~6.6 | 7.6~8.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胃酸过多的人应该多吃苹果; | B.苹果汁的酸性比葡萄汁弱; |
C.牛奶和鸡蛋清都是碱性食物; | D.葡萄汁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
13.
下列被中央电视台曝光的质量问题事件中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用工业石蜡等给瓜子“美容” | B.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奶粉” |
C.用硫磺燃烧法熏蒸粉丝 | D.用毛发水、酱色、水、盐等兑换成“假酱油” |
14.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我国古代早就有人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留下了许多史料记载.下列有关记载和相应物理本质的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山顶有泉,煮米不成饭”— 山顶气压较低,泉水的沸点较高,水不容易沸腾 |
B.“下雪不冷,化雪冷” —雪融化时要吸收热量 |
C.“花气习人知昼暖”— 温度升高,分子的热运动加剧 |
D.“墙内开花墙外香”—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
17.
小华两次煮鸡蛋,第一次在水开后继续用急火煮,直到煮熟;第二次在水开后用小火煮,保持锅中水一直沸腾,直到煮熟。则
A.第一次比第二次既省燃料,又省时间 |
B.第一次比第二次费燃料,但省时间 |
C.第一次比第二次省燃料,但费时间 |
D.第二次比第一次省燃料,且时间差不多 |
19.
喝开水时,人们经常向水面吹气,这样喝起来就不太烫,这是因为( )
A.吹气加快了蒸发,而蒸发要吸热,使水温降低得快一些; |
B.将冷气吹入水中,使水的温度降低; |
C.吹气使水杯中热的水下沉,冷的留在上部; |
D.吹水的气把水的热量带走了。 |
21.
如图是研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过程,这个探究方案中正确的是( )

①图a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大小关系的;
②图b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关系的;
③图c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附近气流快慢关系的;
④整个过程中是利用“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进行探究的。

①图a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大小关系的;
②图b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关系的;
③图c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附近气流快慢关系的;
④整个过程中是利用“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进行探究的。
A.只有①② | B.只有③④ | C.只有①②③ | D.①②③④均正确 |
22.
夏天有人用湿毛巾包在牛奶瓶外,希望牛奶不会很快变质。这种做法( )
A.毫无意义,因为物体间温度相同时不发生热传递 |
B.错误,湿毛巾包裹使奶瓶散热困难,牛奶反而要变质 |
C.正确,湿毛巾中的水分蒸发,要从奶瓶吸收部分热量,从而延缓牛奶变质 |
D.很难说,可能会变质,可能不会变质 |
24.
炎热的夏天,铺有沥青的路面会变软,这是因为( )
A.沥青是晶体,受热后达到熔点,所以变软 |
B.沥青是非晶体,受热后达到熔点,所以变软 |
C.沥青是晶体,受热后它的硬度要降低,所以变软 |
D.沥青是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受热后逐渐变软 |
26.
关于蒸发和沸腾有以下说法:(1)都属汽化现象(2)都要吸收热量(3)都发生在液体表面(4)都要在一定温度下进行(5)都是温度越高进行得越快。其中正确的是( )
A.(1)(2) | B.(1)(2)(3) | C.(1)(2)(4) | D.(1)(2)(5) |
27.
小明和小芳两位同学分别在自己的杯子里倒了相同体积的白开水,小明用的是热开水,小芳用的是冷开水,随后,他们很快在自己各自的杯子里溶解蔗糖,两位同学都将蔗糖溶解到不能再溶解为止。则结果是( )
A.小明的糖水更; | B.小芳的糖水更甜; | C.小明溶解的糖要少一些; | D.两杯水一样甜 |
3.填空题- (共10题)
31.
2003年10月15至16日,我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火箭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射到发射台的地面,很多物体遇到这样的高温火焰都会_____。为了保护发射台底,就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中,利用水的_____来吸收巨大的热,大量的“白气”从发射台底部的大水池中涌出,这是_____形成的。
32.
小华想吃冰棍,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发现冒出一股“白气”,这是_____形成的;他拿出冰棍,发现硬邦邦的冰棍上粘着白花花的“粉”,这是_____形成的;剥开包装纸,冰棍就冒“白气”,这是_____现象;在把这冰棍放进茶杯里,茶杯外壁冒“汗”,这是_____现象。
33.
在取暖室的散热器里,通入的是100℃的水蒸气,出来的水也是100℃。
(1)此物态变化叫_____,向外界_____(填“释放”或“吸收“)热量;
(2)猜测一下:当100℃的水变成100℃的水蒸气时,需要_____(填“放热”或“吸热“)。
(1)此物态变化叫_____,向外界_____(填“释放”或“吸收“)热量;
(2)猜测一下:当100℃的水变成100℃的水蒸气时,需要_____(填“放热”或“吸热“)。
35.
小青把驱蚊片放到电驱蚊器的发热板上,通电一段时间后,在整个房间里就能闻到驱蚊片的气味,这种科学现象是________现象;如果驱蚊片不加热,在房间里就很难闻到驱蚊片的气味,可见,_________越高,这种现象就越明显。
37.
将下列现象与对应的变化用字母填到下面空行内。
物理变化_____;化学变化_____。
A.木炭可以燃烧 | B.苹果烂了 | C.湿衣服变干 | D.樟脑丸变小 | E.金刚石很硬 | F.晶体有熔点 | G.煤燃烧 H.钢铁会生锈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选择题:(25道)
填空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8